
從2G到5G的變化。圖片來源:台灣《中時電子報》
歷經261回合纏鬥,5G首波釋照競價落幕,維持「三大兩小」局面,就結果來看,台灣中華電信有了面子、台灣大哥大贏了里子,遠傳取得「彎道超車」的機會,台灣之星解除「怕活不下去」的危機,亞太電有最大空間,家家都有各自的盤算,就待時間驗證。
5G競標之前,台灣中華電、台灣大就先喊話要標到上限100MHz,但或許是這次競標太激烈,結果出爐,中華電毫無懸念地拿下最多帶寬,90MHz雖然跟先前標滿的目標差了一點,但就面子來說絕對顧到,穩住龍頭地位。
爭面子或里子 精打細算
這次投標中,最關鍵的是被中華電指要 「彎道超車」的遠傳。遠傳的想法很簡單,若要甩掉台灣大、力拚中華電,帶寬絕對不能少,所以非用力標不可,這回拿下80MHz,僅次於中華、略多於台灣大的結果,就是如此,求的就是個能超台趕中的機會。
只不過,帶寬是否等於市佔率、也等於獲利表現?從台灣大標得60MHz,是另一種思考。相較於遠傳,台灣大在標金上省下100億元(新台幣,下同),算是贏了里子,關鍵是看這60MHz怎麼用,要證明如何用較少的錢,也能當「老二」。
用過往經驗看,台灣大不是頻譜標售上最敢沖的,但絕對是最精打細算的,不管是資費或營銷,總是用比較少的資源,達到市佔與獲利高人一等,5G能否如法炮製,也是與遠傳兩強間的競爭延長賽。
誰是贏家 有待時間驗證
台灣之星、亞太電信屬兩小,競標前就非常怕被三雄擠掉,危機感爆表,果不其然,台灣之星搶下40MHz,釋放出的訊息就是「我要拿到門票、我要活下去」,標售結果確實展現出非要擠進窄門的決心,如今危機解除。
至於亞太電信,缺席3.5GHz感覺上落後一截,但別忘了,就此省下200多億元,加上5G可共網,可以思考如何合作,未必吃虧。況且5G不是單標頻譜就好,還要花錢建設,跟錢坑沒兩樣,保留現金未必不是好事。
對亞太來說,手握龐大銀彈,能揮灑的空間相當大,就算合作碰壁,隨著5G技術進步,仍有機會後發先制,只要撐過2年,就有機會等到下波頻譜競標,到時再補足帶寬也可,或許有那麼點賭運氣,但誰說不是奇招?來源:台灣《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