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忠謀創立台積電。說白了,台積電一開始就是為美系公司服務的。
那時候日本的半導體產業一度威脅到美國的科技霸權,為此美國扶持了台積電與三星,台積電一開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承接日本失業晶元人才,接受美國技術轉移。
不可否認,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台積電已成為全球第一的晶元代工企業,在晶元代工市場的份額高達51.6%,佔據了超過半數的晶元組裝市場。諸如華為蘋果高通等科技公司都是台積電的大客戶。
從台積電最新的股權結構來看,美國的花旗佔據了台積電超20%的股份,為此很多網友說台積電是一家歐美資本為主的公司。
說台積電是歐美主導的公司,其實還是過於片面了。為何呢?因為控股多少不重要,重要的在於股權治理結構。治理規則制定的好,1%的股權也照樣能控制公司。
比如美股投資者通過花旗託管存托憑證持有台積電20.54%的股份,但這些持股正如前面分析的一樣,非常分散,大多只是財務投資,並不會對台積電的生產經營帶來影響。
雖然歐美資本並不能對台積電的運營有影響,但有必要提及的是,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可是美國籍。這讓不少網友們擔心。
在春公子看來,台積電未來走向何方,更多程度上取決於張忠謀個人對美國的態度。
前段時間,美國要求台積電交出商業數據,結果遭到了台積電的嚴詞拒絕,這說明台積電雖然早期受益於美國的技術,但現在翅膀也是真的長大了,不願意交出核心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美國這些年一直希望提升製造業並且把更多的半導體核心技術帶回美國。對於這個問題,張忠謀也發表了看法。
張忠謀表示,過去的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給世界帶來蓬勃發展,Thomas L. Friedman過去寫過「世界是平的」,但當前世界已不再是平的。他認為,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不完整,生產成本高,他認為美國要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不可能會成功。
美國之所以對台積電施壓,主要還是進一步控制台積電乃至晶元產業。為何呢?因為美國明白,目前台積電是全球最有實力的晶元代工廠,只要掌握了台積電客戶的數據,那麼美國就能對競爭對手做出了一系列的針對。
有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為台積電最大市場,營收佔比達61.07%;中國大陸市場排名第二,佔台積電全年總營收的17.45%。
由於歐美資本有台積電的股權,加之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又是美國籍,美系公司和台積電做生意,台積電可能讓利或者說優先為美系科技公司服務,但現在美國要台積電交出商業數據,一個公司失去核心秘密,他還能是一個獨立的公司嗎?答案是必然的不是。
很多網友擔心張忠謀是美國籍,因而台積電會對美國妥協。其實從最近張忠謀幾次回應來看,張忠謀顯然不會這樣做。因為張忠謀比任何人都明白日本半導體產業是如何走向沒落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