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7-Eleven在美國地區進行了品牌重塑。洛杉磯圖形藝術家、設計師 Adhemas Batista對其logo整體進行了「微調」。
右側為新logo
對此,善於運用線條的Adhemas Batista表示創作靈感來源於7-Eleven的歷史。
1946年,在將營業時間延長為上午7時至晚上11時,便利店名字隨之改成7-Eleven後,logo也第一次使用醒目的數字7和大寫的Eleven,而至於為什麼背景使用四葉草,大概還是因為單純對生意興隆的期望。不過很快,四葉草就被取代,成為「最短命」的背景圖案。但綠色主題依然保留。
這一傳統一直保留到去年。
而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從1969年開始,logo中Eleven的n一直採用小寫,一直未變。
這是為什麼呢?根據坊間有幾種說法:
其一:美國商標法中不允許數詞作為商標來註冊,為了規避,才做了修改。
其二,便利店的營業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小寫n是為了提醒顧客eleven是指晚上(night)的7點。
其三,便利店的選址多在街角,小寫的n更像街道轉角。
其四,公司總裁的妻子認為,如果logo全部使用大寫,有點刺眼,所以建議用小寫的n,這樣會更「優雅」。
最後一個,則多少有點迷信。因為大寫的N的最後一划往外,會將錢財散出去,而小寫n更加「平滑」,且像個磁鐵,會把吸引錢財和運氣進來。
真實原因不得而知,但小寫n卻一直保留在logo的設計中。
具體到本次logo的改變,最顯著的特徵就是7和Eleven以相對獨立的形態呈現,最大限度突出重點信息。更簡潔和數字化的風格也有助於logo在更多環境下使用。畢竟,7-Eleven早已不單是便利店性質的存在,新的品牌形象更著重體現其在戰略、競爭研究、類別和消費者等角度的考量。
同時,品牌也更新了字體,並加強了標誌性的三色條紋的視覺體驗。
字體
全新調色板
新版識別手冊
圖標設計
除logo以外,設計公司還為7-Eleven定製了一系列三色標誌性條紋圖案,用於商品包裝、海報設計、社交媒體、數字廣告等。
而至於為什麼要調整,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品牌在美國市場的深度發展——如何將更講究效率的美國消費者留在自己的便利店中。畢竟在美國,7-Eleven可沒有在日本那樣的聲望。根據最新的數據,未來美國市場將再開約4000家7-Eleven門店,逐漸適應進而改變消費者的習慣是品牌必須做的。
對此,網友則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有些網友覺得太過美式,甚至有漢堡王的影子;
另一些網友覺得,與其說現代,不如說是復古了;
更直接的網友則表示,好看是好看了,但沒了品牌的靈魂;
不過對大多數人,看不出變化才是真實的反饋。
漢堡王logo
當然這也並不是7-Eleven第一次做品牌重塑,2010年他們曾邀請日本廣告業界與設計業界的風雲人物佐藤可士和對日本地區的7-Eleven進行過品牌重塑,重新設計超過1700項商品包裝,引發了不小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