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總參謀部在27日早上新聞簡報中說,俄羅斯正試圖佔領東部城市利曼,同時還試圖切斷烏克蘭在巴赫穆特市駐軍與外界的聯繫,同時炮擊斯洛維揚斯克的烏軍隊陣地……。也就是說烏軍早上的時候還在烏軍手中,然而……
同樣是5月27日稍晚一些時候,澤連斯基的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根據未經證實的報道,利曼市已經失守。俄軍佔領它的方式表明,那裡有非常有才華的指揮官……俄軍戰術水平在提高。」他還說:就速度而言,我們現在已經輸給了俄羅斯軍隊。俄羅斯比我們更快地設法積累了更多的戰爭物資儲備。」
這是互聯網上烏軍撤退的兩段視頻,顯示他們撤退得非常匆忙,但是似乎是有組織地「撤退」,他們在林中接上夥伴,車輛都從未停下,一路飛奔,上車後為逃出生天比著「V」。英國獨立電視台27日報道稱,隨著最後一批烏克蘭士兵的撤離,他們炸毀了進入城鎮的唯一橋樑,防止俄羅斯軍隊利用它向河對岸突擊。這可能就是烏克蘭在「有序撤退,以保護有生力量」。
那麼為什麼烏軍為什麼放棄馬里烏波爾那樣的死守待援,還能大規模殺傷俄軍的巷戰、陣地戰呢?這可能在阿列斯托維奇上面的話里找到一部分答案。從他的話里,可以理解出四層意思:一、有才華的指揮官,二、戰術水平提高了,三、戰爭物資籌備特別多、特別快,四、烏克蘭國內、國際矛盾。
一、有才華的指揮官,俄羅斯是慢熱型選手,他們擅長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俄烏衝突中,據說已更換了幾位主帥,好在俄羅斯的軍事能力比烏克蘭高上幾個量級,從而能從容應對,才沒有釀成大的慘局,如果真碰上二戰德國那樣勢均力敵的對手,俄羅斯就慘了。
二、戰術水平提高了,俄羅斯儘管成了BTG營級戰術群,但其獲取信息的手段與北約支持的烏克蘭還是有差距,第二階段經過加強「道爾」「凱甲」防空系統隨行支持,有效的抑制了烏克蘭無人機的效能,其次俄羅斯的無人戰車、激光武器及電子戰武器的悉熟登場,還有就是俄羅斯也開始大量使用無人機、巡飛彈,但在這方面還有缺陷,一是紅色探測手段弱於烏克蘭,二是缺乏信息共享手段,有些信息還要用人工傳遞。
三、戰爭物資籌備特別多、特別快,俄軍稱,在過去的幾天,烏克蘭武裝部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火力打擊。俄烏激烈爭奪紅色利曼市,在市區動用了重炮轟擊。除了動用「鬱金香」外,應該還動用了以下武器,也這是烏軍「亡命逃亡」的原因之一。但是據西方媒體報道:如此大規模的重火力使用,將對俄羅斯的庫存、後勤補給線是個很大壓力。其實也在應襯著西方的軍援「緩慢」。
下圖:9M22S火箭彈通過122毫米「冰雹」火箭炮齊射,每個火箭彈攜帶180枚小型燃燒彈,這是一種由鎂合金外殼構成的小型燃燒彈,內部裝填著鋁熱劑燃燒劑,燃燒溫度大約2500攝氏度。
下圖:一枚9M22S火箭彈的縱火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一門122毫米「冰雹」火箭炮齊射40枚燃燒火箭彈的縱火面積高達20萬平方米以上。
下圖:俄軍使用TOS-1A噴火坦克齊射重型火箭彈,猛烈轟炸了頓涅茨克地區新米哈伊利夫卡附近的烏軍陣地。
目前,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在5月28日的電視直播中表示,俄羅斯國防部關於俄方已完全控制紅利曼的消息不屬實。她強調,該地區仍在進行激烈的戰鬥,雖然情況很困難,但烏軍正在進行反擊,在這種情況下城市已被控制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紅利曼到底在誰手中,也許用英國首相約翰遜最近的一句話詮釋是最恰當不過了:俄軍正蠶食頓巴斯的土地。他正繼續取得漸進的、緩慢的,但恐怕是明顯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