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結束的中國隊與中國台北隊爭奪8強席位的比賽,何冰嬌二單出場,苦戰三局,局局都在落後中奮力追趕,最終以2比1逆轉檯北二單宋碩雲,值得點贊。
有人要說,以何冰嬌的實力打台北一個二單都如此吃力,為什麼還要肯定?
我認為,何冰嬌遇到了打法上的剋星,她也正是在破解對方的打法中,顯示了巨大的進步。
試析之——
第一、解決了自己體力不足的老毛病,扛住了對方拉吊突擊的剋制性打法。
何冰嬌是扣殺凌厲、線路多變、快速突擊的攻擊性選手。
場面上都能看到,她比對手扣殺多,突擊多,也迅速消耗了她的體力。隨著體力的下降,她的失誤明顯增加,到了第三局,就很難跟上對手的節奏。
這是她以往的老毛病。
而宋碩雲是攻擊性防守的打法,針對何冰嬌的戰術也十分明確,就是拉吊突擊,堅持打何冰嬌後場兩個大角的高球,把何冰嬌死死的壓到後場,然後輕吊網前,或者斜線點殺,迫使何冰嬌大範圍前後跑動。
她的後場高遠球,到邊到角,降低了何冰嬌殺球的威力。而且作為防守型的球員,體力的準備要更為充沛。與何冰嬌比賽的第一局,我們可以看到他,她的跑動異常靈活,腳步及時到位,不但扛住了何冰嬌的重殺,而且保證了拉後場高遠球的質量。
這種軟纏硬磨、迫使對手失誤的打法,確實,給何冰嬌製造了巨大的麻煩。如果是以往的何冰嬌,早就被這種打法拖垮了。
但這一次何冰嬌的表現異常出色,腳步快速,跑動積極,在後場重殺無果的情況下,她能迅速移動到前場,或搓網前短球,或將球放回對方的後場。體力儘管消耗很大,但與宋碩雲相較,一點不落下風。最後打防守的宋碩芸反而被累垮了,跟不上何冰嬌的速度。何冰嬌平時大運動量的訓練,此時結出了碩果。
第二、堅持了強勢攻擊,快速變化制敵的打法。
經過近兩年的刻苦訓練,何冰嬌頗有點男子化的風範。
對宋碩雲後場高遠球,她能像男子一樣,雙腳起跳重殺,而且還能得分,這在女子中是少有的。
而且她加快節奏,用快速的平高球反覆攻擊對方的正手後場,對手回的球如果不能放到底,她立即起跳斜線重磅扣殺,或者是斜線劈吊,斜線點殺。宋碩雲由於是防守型打法,需要付出更大的體力,更寬範圍的跑動。隨著體力的消耗,她漸漸跟不上何冰嬌的節奏和速度。經常被何冰突然的斜線扣殺打死。
第三、頑強的意志,促使何冰嬌拼搏到底。
由於羽毛球場地大,球速快,如果打到第三局,雙方的體力消耗都會達到極限。像後場重殺的戰術就不太敢做。因為殺傷力下降,被對方防起來以後,自己又要往前場快速奔跑,說實話,這個時候確實是跑不動了。
所以,雙方拼到最後,就看誰先倒下,誰成軟腳蝦?
但何冰嬌在第三局表現了強大的意志,堅持攻擊,攻擊,再攻擊。對手防守再嚴密,唯快必破。他能從16比18落後,追到18平,就是堅持進攻的效果。從18平又連得3分取得最後勝利,同樣是連續力壓敵方正手,然後突擊斜線的效果。
最後這5分,她咬住了牙,蹬開了沉重的雙腿。反觀宋碩芸,隨著連續丟分,精神出現了崩潰,對何冰嬌的斜線披薩已經跑不動救不了了。意志一旦崩潰,人就迅速敗下陣來。
所以,何冰嬌局局追趕,後來居上,確實值得點贊。
因為打逆風球取得的勝利比打順風球得勝的質量要大得多!它考驗了體力,考驗了戰術,更考驗了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