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佳 北京報道
繼國有大行面向小部分客群內測「個人養老金」賬戶後,股份制銀行也開通了 「個人養老金」專區。
這其中不乏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和興業銀行等身影。
儘管個人養老金賬戶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公布,但從各家商業銀行APP看到已上線的「個人養老金」專區內均有政策解讀和投資者教育等相關內容。
甚至有的銀行推出預約「個人養老金活動」可抽取現金紅包,以此來鎖定客戶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一場客戶爭奪戰悄然打響。「流量即是王道」,對銀行而言亦是如此。
多家銀行積極「備戰」
今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明確指出,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參加人應當指定或者開立一個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於個人養老金繳費、歸集收益、支付和繳納個人所得稅。
《意見》同時指出,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於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
由此可知,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度不僅是建立一個養老儲蓄賬戶,更重要的是通過資產端制度安排,優化個人、家庭資產配置結構,將部分預期收益率偏低的「防禦性儲蓄」轉換為「久期投資」,從而實現居民金融資產的跨周期優化配置。
簡言之就是儲蓄養老向投資養老轉化,有效發揮資金「長線」優勢,解決客戶在第三支柱中的養老規劃。
「隨著國內人口結構的變化,未來第三支柱前景廣闊,沒有銀行能夠忽視。」某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多家銀行早已摩拳擦掌,瞄準這片藍海。
9月初,國有大行率先開始在小範圍內測試首批個人養老金賬戶,測試客戶可以在該行手機銀行APP中查看到相關「個人養老金」專區。由於是內測階段,尚未有產品上架。
無獨有偶,招商銀行則是在APP中單獨設立「個人養老金」功能專區,內含社保賬戶、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三個模塊。
其中在個人養老金模塊下,詳細介紹了個人養老金的相關知識。招商銀行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由於個人養老金功能尚未開通,僅是預約提醒,客戶在訂閱後,會提示「已訂閱」。後續業務正式開放會通過App第一時間發送通知。這期間還會有一些相關資訊發送,供客戶參考了解。
不過該行為了吸引客戶訂閱,頁面右側有一個「預約有禮」浮窗,客戶在訂閱後可隨機抽取現金紅包,最高金額為66元。
該行在活動規則中明確指出,抽紅包活動對象必須是I類或面核II類借記卡客戶,合計紅包數量共30萬。以金額倒推,該行也是加大了不少物力投入。
中信銀行頁面展示與招商銀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在該行推出的「幸福+」養老賬本中,亦涵蓋電子社保卡、企業年金、個人養老金等功能。點擊進入個人養老金模塊後,同樣是個人養老金的介紹。
此外,平安銀行在平安口袋銀行APP中設置了養老專區,目前僅提供用戶個人養老金測算及養老保險、基金等業務介紹。
興業銀行在其APP中也推出了「個人養老金」功能,該頁面僅有養老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解釋,但尚未開通服務。
《華夏時報》記者也查閱了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APP,上述兩家銀行僅有個人養老金測算及養老保險、理財基金等業務介紹,並無更多內容模塊。
「從目前來看,不少銀行在積極『備戰』個人養老金賬戶業務,由於該業務涉及軟硬體設施,同時需要與監管部門做好充分溝通,具體何時落地,不僅取決於機構軟硬體是否就緒,還與監管綜合評估有關。」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唯一賬戶需仔細選擇
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銀行如何增厚產品和服務來鎖住客戶?
在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伙人陳元看來,金融產品是否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範、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是影響用戶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關鍵所在。
「客戶開戶賬戶的決策亦受銀行服務質量影響,例如:業務辦理是否快捷高效、能否結合線上線下場景,服務是否更有溫度,是否高效解決客戶難度、痛點等。」 他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
而從各家銀行養老專區的搭建可知,其目的在於打造一個包含養老金賬戶在內的養老金融一站式服務平台。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作為承接養老業務的重要載體,銀行機構需要緊抓互聯網「銀髮經濟」特點及「年輕態」低齡老人結構改變的機遇,以數字化渠道向老人群體加大普及力度,並將專屬服務、盜刷保障、養老金關聯代發、金融反詐課堂等彙集到APP,形成養老金融服務統一平台,在更好服務老年群體同時,也能夠緊抓養老金融帶來的歷史機遇,通過創新產品的打造以及優質服務的提供,使得客戶有意識、有興趣來開立賬戶。
不過在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後,該賬戶實行封閉運行,其權益歸參加人所有,除另有規定之外不得提前支取。
陳元提醒到,《意見》雖然指出,參加人可以變更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將原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內的資金轉移至新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並註銷原資金賬戶,但考慮到變更賬戶需要經過經信息平台核驗,以及受所配置金融產品期限限制等因素,中途更換阻力可能較大。
蘇筱芮也持有同樣的觀點。她表示,在開立唯一賬戶時客戶需要仔細選擇,後續若要更改為其他服務銀行,需要經歷比較複雜的流程手續。因此,客戶可根據自身對銀行的了解和熟悉程度、銀行服務水平、使用習慣等進行綜合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