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邊、在各大社交平台、在公交車站,這樣誘惑的廣告語讓不少囊中羞澀的年輕人心生嚮往。當他們忍不住登錄網址、撥打電話、填寫信息時,一隻腳就踏進了放貸團伙為他們量身定做的陷阱中。
沒有收入證明?沒關係。
沒有房產證明?也行。
沒有抵押物品?都可以。
只要你手持身份證拍張裸照,奢侈化妝品、最新款電子產品、歐洲N國游,都不再是夢。聽起來是不是很心動?於是,在虛榮心、攀比心作祟的情況下,許多年輕人前赴後繼地走進「網貸」的不歸之路。
然而,貸款一時爽,還款火葬場。近年來,年輕學生因還不起貸款自殺、被威脅等新聞層出不窮,深圳自然也不乏這樣的案例。
今天,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深圳市首宗「校園貸」典型案例的最新進展。借這個機會,深晚九點檔今晚就聊一下讓成千上萬學生飽受還款之苦的「校園貸」。
小方是深圳某高校的學生,原本應該前途無量。上大學以來,為了「賺點零花錢」,他迷上了網路賭博,也因此欠下了不少債。正當小方苦惱之際,身邊同學極力向他推薦了一個校園貸款公司,無需抵押,無需財產證明。
想再次「搏一搏」,小方嘗試借了6000元。沒想到,他不僅沒能把原來的窟窿堵上,還因還不起貸款,欠款數目從6000元累積到10餘萬元,翻了近20倍。
走投無路的小方只能不斷躲著貸款公司。於是,貸款公司又找上了小方父母,恐嚇威脅小方父母替小方償還貸款……
與小方遭遇類似的還有阿圓。熱衷於電子產品的他看上了一款價格為1.3萬元的筆記本電腦,因手頭緊張,又不想伸手找父母要,便找了個網貸公司。原本想著省吃儉用能還上,但不到兩年,這筆欠款竟然變成110萬元,翻了將近100倍。
如果你認為這些學生是「自作自受」,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哪些人會「自投羅網」,放貸團伙心中早有數。
記者從深圳警方了解到,在深圳,有這麼一個放貸團伙。他們在各大高校投放業務員,通過這些業務員接觸到一些有借款需求的在校大學生,再通過審查個人資料、家庭信息等,掌握了一批以深圳戶口、家庭條件優越、有超前消費習慣、自控能力差等為特點的在校大學生資源。
找好「獵物」之後,團伙便引誘他們簽訂離譜的合同,再利用大學生害怕被家長知道對外負債的心理,頻繁通過打電話、發信息等方式威脅恐嚇學生們還錢,趁機要求學生們 「借新還舊」。當他們的債務翻倍上漲,團伙再以各種手段逼債要錢。
今年8月,南山區檢察院對一「校園貸」團伙提起公訴。該團伙通過堵塞鎖孔等方式滋擾欠款學生家人,同時用欠款學生借款時被迫拍攝的裸體視頻要挾,最終非法獲利金額1400411.77元。這筆不義之財,讓7個學生家庭飽受還款壓力,甚至差點破裂。
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該團伙主要成員張某有期徒刑十年,其他10人也分別被判刑。
來源: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