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廠都「瘋SUV」的氛圍下,原本分工明確的捷豹/路虎集團,終於也以捷豹品牌推出了旗下首款SUV產品,F-Pace。為此,我特別飛往巴爾幹半島上的蒙特內哥羅,期待能一探F-Pace的產品實力。
從本次活動所準備的車輛數量看來 (圖中僅為其中一部分車輛),這是一場規模相當大的媒體活動,顯見捷豹對F-Pace的企圖心。
蒙特內哥羅,人口只有60萬人,國土面積並不大。這個大部分國人都陌生的國度,若說到它是前南斯拉夫成員共和國之一,或許就比較有點概念了。
這個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南的小國,國名Montenegro,由Monte (山) 與Negro (黑) 二個字組成,中國更直接翻譯為「黑山共和國」,顧名思義,這是個多山的國度。
捷豹挑選此地,做為品牌首款SUV產品F-Pace全球媒體試駕活動的場地,大概是想透過此處多樣的地貌,極具挑戰性的試駕路線,來彰顯F-Pace優異的性能實力。
經過了20個小時的飛行,甫下了飛機,跳上這次要試駕的捷豹 F-Pace,才開了一小段,我便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這是一部比起我個人坐駕保時捷 Macan還厲害的車。
F-Pace擊敗Macan?
逐漸發展成市場板塊最大的「豪華中型SUV」級別,競爭者眾。而其中的保時捷 Macan,不僅性能強悍,以位居頂端的品牌形象,並在國內市場規划了極具侵略性的價格設定,早已是該級別中最具強的產品之一。
F-Pace比Macan厲害?第一時間做出這樣的結論,或許不太客觀。由於我個人坐駕Macan是入門款,採用四缸2.0T動力,最大出力「僅有237匹馬力 (2016推出的小改款動力則提升為252匹)。而我正握者方向盤的這部F-Pace,則是搭載3.0升雙機械增壓,出力高達380匹馬力的F-Pace S。
底盤配置也有所不同,這款F-Pace S標配有主動式懸掛。因此,若要將F-Pace與Macan放在一起較量,所比較的應該是標配PASM主動式懸掛的Macan GTS (360匹) 或Macan Turbo (400匹),比較公平。
就算是動力略低的F-Pace R-Sport汽油車型,最大馬力也達到340匹,類比的應該也至少是Macan S才行 (最大出力同為340匹馬力)。因此,我不應該拿頂級動力的F-Pace S與我個人的Macan入門款相比,但即便如此,捷豹 F-Pace已讓我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
跑車化SUV
時間倒轉至出發至蒙特內哥羅之前,我先研讀了原廠資料。捷豹宣稱,他們已經打造出一款全新跑車化SUV產品,產品力足以超越市場上其他競爭對手。
依據先前廠方所公布的各種素材,廠方要人們期待,F-Pace是一款有著SUV機能與空間,但性能與操控與XE、XF相當,甚至具備F-Type的性能風格。聽起來有點誇張,但在實際體驗後, 捷豹廠方所言並不離譜,F-Pace的確操控極佳,性能表現相當出色。
在實際體驗後, 捷豹廠方所言並不離譜,F-Pace的確操控極佳,性能表現相當出色。
或許有些人不覺得這項成就特別困難。事實上,要打造一款具備優異操控性能的SUV車款,難度很高。
首先,不能犧牲舒適度。不論F-Pace或是Macan,皆屬於「豪華中型SUV」級別。既然是屬於「豪華」級別,自然在舒適度上要有高水準的演出。而操控性能往往是舒適性的天敵。舉例來說,一方面要求路感清楚,卻又得「馴化」這些從底盤傳來的路面反應,以免驚擾了挑剔的車內成員。
F-Pace以二項主要的方式,用以克服了SUV先天不利於操控性能的障礙,一是輕量化材質的運用,二是優異的底盤技術。
再者,SUV具備寬闊的乘坐空間與裝載機能,先天上具備較高的車高,意味著車體重心較高。較長的懸掛行程,雖然攻克惡劣地形很實用,但懸掛行程長容易有較大的車體起伏,這都不利於操控性能。基本上,F-Pace以二項主要的方式,用以克服了以上的障礙,一是輕量化材質的運用,二是優異的底盤技術。
全鋁合金底盤
捷豹從2003年推出全鋁合金車體的旗艦XJ以來,鋁合金車體的大量應用,已讓捷豹成為具備輕量化材料運用優勢的車廠。鋁合金較傳統鋼材,具備更高的強度與更輕的重量。F-Pace為捷豹第三款使用全鋁合金D7a智慧型底盤的作品,底盤採用鋁合金前雙A臂、後一體式多連桿構成的懸掛系統。
F-Pace全車的80%由鋁合金材質所打造,因此F-Pace車重僅1,665 kg,輕盈的車體創造出有利於操控的先天優勢。
前懸掛所採用的雙A臂結構,能在過彎時立即產生側向力,對轉向指令反應更迅速,使入彎快速。雙A臂結構並且能補償側傾產生的外傾角,維持最大的輪胎接地面積。
再者,捷豹長年在賽道上有著優異的傳統,賽道上的經驗累積不少底盤調教的經驗。而先前首度運用於F-Type AWD的IDD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亦搭載於F-Pace上。
IDD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
一般認為,四輪驅動可以同時有二個面向的好處,首先,由於四個輪胎均具備抓地力,因此有更好的循跡性能,這是On-Road方面的好處。此外,四驅帶來了應付惡劣地面的Off-Road基礎能力。
但如果沒有更進階的控制機構,陽春的四輪驅動,對於On-Road和Off-Road性能提升,大概也只能有「基本」的程度。而拜電子系統進步所賜,車廠發展出更多的車輛控制系統,顯著地提昇了這二個面向的性能。
捷豹發展了二種控制系統的來使用四輪驅動,分別是以IDD和ASPC。IDD系統 (Intelligen Driveline Dynamics) 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能,ASPC (All Surface Progress Control) 則用於Off-Road方面。
因此,捷豹發展了二種控制系統的來使用四輪驅動,分別是以IDD和ASPC。IDD系統 (Intelligen Driveline Dynamics) 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能,ASPC (All Surface Progress Control) 則用於Off-Road方面。
IDD是捷豹 / 路虎自家研發的全時四輪驅動控制系統,最早搭載在捷豹的雙門跑車F-Type的AWD車型之上。透過精密的感知器網路與電腦運算,精確地控制動力的輸出,讓車輛能兼顧後輪驅動車輛卓越的運動性能,與四輪驅動系統的良好循跡性。
IDD系統不僅會評估各個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抓地狀況,還會進一步預估各個接地面距離抓地力極限的狀況,搭配快速的扭矩分配調整機構。IDD系統透適當分配前後輪的扭矩分配,即便是全然後輪驅動 (0:100) 的情況下,切換為前後50:50的扭矩分配僅需0.165秒,駕駛者難以感受切換的遲滯。
因此,IDD系統讓車輛在各種狀況之下都能同時提供最佳的操控性與抓地力。而F-Pace亦將Torque Vectoring扭矩轉向輔助功能列為全車系標配,在彎道時為內側輪精確地加上適當的剎車力道,避免轉向不足的發生,讓車輛保持在最佳的路線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精確重現捷豹 DNA里的賽車精神,表現最佳的操控樂趣與轉向精準,F-Pace的Torque Vectoring控制電腦是由捷豹工程師自行調校而成,與其他直接購買現成模組的品牌不同,展現捷豹對於品牌性能風格的堅持。
精準的操控,詭異的感受
在賽道上,精準的操控,意味著能跑出最佳成績。但到了市售產品上,良好的操控,可以減低車主的駕駛負擔。
一部具備良好操控實力的車款,車輛的動態與駕駛的期待接近,因此,車主不必花費大量精力便能駕馭車輛,精神與體能上的負擔也都能減輕,這是操控性能可以為車主帶來具體的好處。
另一方面,也能帶給車主更多的駕駛樂趣。
前面提到,蒙特內哥羅是個多山的國度,試駕路線特別安排了一段知名的山路,「25髮夾彎」路線。顧名思義,這是一段由25個髮夾彎組成的路線,這段公路的每個彎道都以油漆標示了編號。由於這段道路搭配上壯麗的峽灣景緻,因此曾經為007系電影的取景畫面。
進入「25髮夾彎」時,從衛星導航地圖可以清楚看到這一段路線,是一連串的180度彎道。
每個彎道都有編號。
這段公路,如同秋名山一般,在險峻的山勢上,以有限的空間達成大幅度的垂直落差。與北宜公路不同的是,試駕所行走的這段路線,路面幅度更小,道路鋪面也不算良好。
若要具體描述開著F-Pace的感受,請讓我以這樣的方式呈現。試想,你開著一款鋼炮型的車款,一次又一次試著用更高的速度入彎,通過彎頂點後,便立刻加大油門,快速提升車速來脫離彎道。這樣的駕馭感受與帶來的樂趣,就是F-Pace給人的感覺。
雖然F-Pace身形巨大,但開起來就像是一部性能鋼炮,靈活、路感清晰、轉向精準且容易控制。
雖然開的是身形巨大的F-Pace,但就像是開著一部性能鋼炮,靈活、路感清晰、轉向精準且容易控制。不同的是,沿著路面飛馳時,你的視線離地面距離較高,不像小型鋼炮車款那麼貼著地面的感覺。當遇上路面起伏時,車身的上下晃動也大上許多,但卻不至於造成操控上的困擾。
嗯,有點像是坐得直挺的駕駛姿勢,伸長脖子開著性能鋼炮的感覺,很詭異,但樂趣十足。這樣的坐姿對於中年的我來說,也比較不會疲累。
造型登場,為性能形象加分
捷豹表示,F-Pace的造型原點來自旗下當家性能產品F-Type。
先撇開家族特徵不論。各廠家族造型DNA是美或丑,是消費者各有偏好的主觀項目。但從身形、以及形塑出外貌的各個造型元素來看,F-Pace絕對可以拿高分,並且為F-Pace的性能形象加分。
從身形、以及形塑出外貌的各個造型元素來看,F-Pace絕對可以拿高分,並且為F-Pace的性能形象加分。
先從車側看去。長車頭,巨大的輪拱、前低後高的肩線,無一不是強調性能的造型元素。
長車頭,營造出前中置引擎的配置空間,具備打造良好配重的基礎。前低後高的肩線,搭配向下延伸的車頂線條,彷如一具快速噴出的子彈列車。巨大的輪拱,竟然可以容納得下22寸鋁合金輪轂。捷豹的確是以打造性能座駕的思維來設計F-Pace。
長車頭,巨大的輪拱、前低後高的肩線,無一不是強調性能的造型元素。
特別值得一提的,捷豹在此次活動為F-Pace S車型所配置的為22寸鋁合金輪轂,在官方照片上看起來並沒有讓人有特別的感覺,但是在現場看到這個碩大的輪圈,視覺上的爽度直接破表。
捷豹在此次活動為F-Pace S車型所配置的為22寸鋁合金輪轂,在現場看到這個碩大的輪圈,視覺上的爽度直接破表。
22寸的超大輪圈,驚人的尺寸加上前衛的造型,不管你是不是視覺系的消費者,絕對都會直接下單。至於日後更換22寸輪胎到底要花多少錢?那都不會出現在你的腦海,那是理性判斷的部分。捷豹 F-Pace的絕色外觀,早就讓你把理性思考的機能關閉了。
結論
F-Pace做為品牌首款SUV作品,肩負著搶攻「豪華中型SUV」市場的任務, 捷豹廠方已經宣示,未來SUV車款將佔整個品牌50%的銷售量,SUV的銷量更將達到轎車的三倍以上 (還有其他SUV產品?)。
因此,F-Pace能否獲得成功?的確攸關捷豹品牌擴展的大計能否順利展開。經過這段試駕後,我認為F-Pace的確有足夠的競爭力,能與市場眾多的對手較量。捷豹 F-Pace若想贏得市場,那就直接對決同級別最強的產品保時捷 Macan吧。
每天約有400萬人跟您一樣閱讀U-CAR
微信關注UCARCN,微信關注UCARCN,微信關注UCARCN,高標準專業汽車新聞準時送,您最聰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