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台灣省「聯合新聞網」報道稱,將近20年之久沒有採購、裝備大型主戰艦艇的台灣省海軍,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兩棲船塢登陸艦「玉山艦」,於7月6日上午正式離開高雄港,進行首次出海航行測試。
看到這真的很耐人尋味,因為憑藉台灣省過去20年間的船舶製造實力,雖然相比鼎盛時期退步了不少,但是建造一艘萬噸級的兩棲船塢登陸艦還是綽綽有餘的,但是近20年時間過去了一直沒有動靜,這幾年我國提出台灣回歸問題,並且還傳聞將在2025年收復台灣之際,卻很是罕見的建造了這麼一艘位居二線的主戰艦艇。
那麼台灣當局選擇在這個時機,建造這艘萬噸級出頭的玉山號兩棲船塢登陸艦,究竟意欲何為呢?
一、反攻:關於台灣省2025年回歸大陸的消息,雖然並沒有得到官方肯定,一直以來只是民間說法,但是這種說法卻不是沒有依據的。因為過去十年間我國不僅先後裝備了兩艘中大型航母、在建了新一代彈射型航母,幾十艘神盾艦和導彈護衛艦,同時還先後列裝了能夠戰時大規模多角度搶灘登陸作戰的071兩棲船塢登陸艦、075兩棲攻擊艦、726氣墊登陸艇、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船、05式兩棲戰車等一眾兩棲搶灘登陸作戰利器。
同時還先後列裝了包括東風21D、東風26乃至最新的鷹擊21艦載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可以說解放軍當下光是海軍十年征程中,列裝的多型海戰裝備,就足以穩穩的打贏任何一場包括搶灘登陸在內的海戰。
而這些武器裝備差不多會在2024年前後全部列裝到位、並形成戰鬥力,所以傳聞2025年收復的消息也是略有根據的。但是在這個時間節點越來越近之際,台灣當局卻罕見地建造了這麼一艘萬噸級的兩棲船塢登陸艦,如果用來「反攻」的話,是個人都明白,這樣一艘兩棲船塢登陸艦,別說和第一梯隊的神盾艦火評了,就是和同屬性的071系列船塢登陸艦相比,都劣勢不少,所以與其用於反攻,還不如直接用來「投誠」更好。
二、奪島:很早之前,台當局就曾制定過一系列「戰時緊急預案」,其中有一項就是在戰時主動放棄外島、固守本島的戰略方案。而根據這項戰時緊急預案,參與固守本島的台海軍,將要派出包括玉山號這種噸位較大、體型較大的主戰艦艇參與防禦作戰。
但真的很難想像,以玉山號這種滿載排水量不過1萬噸出頭,能夠搭載的直升機和兩棲戰車數量都很有限的主戰艦艇,面對各種反艦導彈和神盾艦攻擊時,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固守?畢竟這種大型的船塢登陸艦,很多都會或多或少採用民船建造技術,那麼在抗打擊和抗沉性上真的不知道能不能頂得住一枚「鷹擊12、18、21」反艦導彈的攻擊?而一旦被擊沉,那麼當初提出的「固守方案」又不知道該如何實現呢?
三、逃跑:其實在一開始看到這樣一艘萬噸級、且體型非常大的兩棲船塢艦,很可能用於戰敗逃跑的想法,個人還是比較認同的。畢竟這種萬噸級的兩棲船塢艦,本身內部空間非常寬闊,用於戰時逃跑時的各種文物、貴重物品和大量人員逃離,,還是非常有優勢的。
而且玉山艦,整個艦體外形不光採用了隱身化設計來降低自身被發現幾率,而且細看這艘萬噸級戰艦還會發現,其外形和很多民用船舶很是相似,所以在戰時混在民用船舶內「渾水摸魚」逃走,還是非常適合的。
但總結來看的話,玉山艦雖然是台軍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主戰艦艇,但真的戰爭來臨那一天,其無論是用來反攻、奪島還是逃跑都根本沒有任何勝算,畢竟從其船台建造組裝之際,就已經逃不了全球任何一顆具有偵查能力的衛星眼睛。所以與其用於反攻、奪島和逃跑,還不如海試完成後,真的戰爭來了,乖乖停靠在某個碼頭,當做獻禮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