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北京市衛健委、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發布2021年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種工作方案,宣布以下人群將可以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有接種意願的北京市民將可通過網路、電話、現場預約等多種預約方式,在預防接種門診進行預約接種,免費接種工作定於12月底結束。
隨著秋意越來越濃,流感也在蠢蠢欲動,從北京免費給市民接種流感疫苗的舉措中,我們或許可以覺察出一個信號:流感,可能真的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對付!
相較於普通感冒,流感帶來的高燒、頭痛、嘔吐、乏力等強烈癥狀,往往讓病人倍感折磨,而真正讓人談之色變的,是它能夠引起的各種併發症,嚴重可致死亡!
與此同時,流感傳染性非常強,尤其是以下人群,非常容易中招。
新冠疫情出現以來,人們養成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習慣,在有效防控新冠病毒的同時,也使流感發病率明顯下降。
據衛健委發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我國去年流感發病例數僅為2019 年的三分之一(32.37%)。
2018~2022年度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圖片來源:中國國家流感中心《流感監測周報》)
2018~2022年度北方省份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圖片來源:中國國家流感中心《流感監測周報》)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情況會稍有不同。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李侗曾主任預測:今年的流感發病率仍低於往年,但應該會稍高於去年。
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是由於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調整。相較於去年人們幾乎不外出、不參加社交活動,今年人們的生活趨於正常,防護措施相應降低,可能促進流感發病率的增高。
而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人群對於流感的預存免疫力下降。流感發病率具有波動性,如果連續幾年內流感發病率偏低,人群對於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和警惕性都可能下降,從而可能迎來一次流感爆發。在此期間,人群感染後獲得免疫力,接下來幾年流感的發病率就會降低。
目前,這一預測已初露端倪。根據中國國家流感中心周報,2021年第14~33周,全國報告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251起,高於去年同期(21起),低於前年同期(875起)。
現在已經慢慢進入到流感病毒活躍的季節,而尚未結束的新冠疫情讓情況更加複雜。
相較於以往,如今發燒咳嗽就診時要麻煩得多,由於新冠與流感臨床表現相似:發燒、咳嗽、氣短、乏力、頭痛等,從癥狀上難以鑒別,需要藉助新冠核酸檢測、流感抗原檢測協助診斷。
費時費力不說,最可怕的是老年患者或者合併基礎疾病的患者,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出現新冠流感合併感染,重症率高,治療難度大。
有研究表明,新冠合併流感患者的死亡率是單獨新冠感染的2.27倍!
因此,我們在防控新冠病毒的同時,也千萬要警惕流感,不僅是為了避免就診時的麻煩,更是避免如今更加容易出現的重症風險。
此外,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由於接種流感疫苗後,通常需要兩周到四周的時間產生有效的免疫力,為了保證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9~10月是流感疫苗接種的最佳黃金時期。
當然,如果因為特殊原因錯過最佳接種時間也沒關係,只要流感流行季尚未結束,就仍然有可能感染流感病毒,所以還是可以接種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而之所以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因為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不同,而且,人體接種流感疫苗後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隨時間衰減。因此,為了預防流感,我們每年都要接種針對當年流感病毒株的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