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近日遭遇極端暴雨,多地降雨量打破歷史紀錄,鄭州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史上最強降雨。
7月18日18時至21日0時,鄭州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累積平均降水量449毫米。多處水庫出現險情。鐵路、公交、民航交通也受到嚴重影響。目前鄭州已經轉移10萬人,市區有12人死亡,全部是在地鐵淹水中遇難,另有5人受傷。
現場直擊:7·20暴雨中的鄭州
鄭州市連日強降雨引發山洪,20日入夜後,市區仍然有汽車被淹沒,垃圾桶等雜物在水中漂浮。
在一處交叉路口,有數十輛公交車困在積水中,消防單位緊急到場,救出近百人,其中有一名手部打鋼釘的老人剛手術完不能碰水,消防員因此把他背到安全地方。
鄭州鳳凰城附近有大巴被困,據報車上有30多名孩童,部分出現發燒。消防隊迅速出動救援,並將病童送醫。
在一所小區幼兒園,150多名小朋友及教師也被困,所幸到深夜全部成功獲救。
當地多個地鐵站出現嚴重積水,5號線海灘寺街站到沙口路站隧道內,一列地鐵車廂傍晚因積水停滯,車廂內積水上漲到齊胸位置,來不及撤離的乘客被困在內,緊抓車廂等待救援。
被困乘客後來從被淹軌道登上隧道便道,排隊撤離。午夜過後,被困隧道內的乘客已經由專車送到集中安置點。
20日白天,鄭州市就已經陷入一片澤國,網路視頻顯示,有市民遭大水沖走。另一段視頻則顯示,有民眾在一處疑似被洪水沖塌的路面聚集圍觀時,路面突然崩塌,民眾墜入深坑。
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洪水甚至淹到門診樓一樓,大批民眾被困。院區全部停電,電梯停運,備用電源也無法使用。但院方表示,近3000名醫護堅守崗位,安撫病人情緒。對於需要供氧的病人,已安排醫護人員一對一使用氣囊,人工供氧。對於大約600多名重症病人,正積極協調向外轉運。
暴雨導致鄭州市內交通中斷,為了防止電動巴士出現高壓電傷及乘客,全市電動巴士20號中午已經停運。
河南境內多趟火車停運或晚點,大量旅客滯留在火車站內,有過境列車被困超過10小時。
20日晚8點多,鄭州機場啟動了大面積航班延誤紅色預警。受到暴雨影響,晚7點左右,鄭州機場通往鄭州市區的地鐵、城際鐵路等已經無法正常運行,滯留機場航站樓的旅客人數超過5000人。當晚,河南省機場集團緊急召開現場協調會,安排各保障單位盡最大努力確保旅客能夠出行,對停留在航站樓的旅客進行後續安置。
駐鄭州的解放軍、武警消防部隊共計兩萬多人全員出動,分布在黃河大堤及常庄水庫等地。
常庄水庫自晚上八點泄洪後,一度出現管涌險情,目前水位開始下降。鄭州二七區郭家嘴水庫出現重大安全隱患,下遊民眾已經轉移。
鄭州之外,河南多地暴雨致險情
在河南經歷的此輪強降雨中,除省會鄭州外,多個地方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在縣級市登封,累計最大降雨量已經達到了409毫米,打破當地記錄,多地積水嚴重,多人被困。在鞏義市,暴雨已造成1人死亡、2人失聯。
在登封市龍頭村,持續強降雨所引發的山洪將村內道路變成了河流,村裡沒能及時轉移的20多人被困在了路旁的加工廠內。救援人員鋪設好繩索後,試圖越過洪水接近被困人員;另有一隊人員攜帶救生艇,試圖沿上游尋找合適的地方渡過對岸。
到當天下午,登封共轉移了1萬1千多人。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登封到21日還會是大到暴雨的天氣,當地各有關部門正在密切關注汛情的發展,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在焦作,沁陽逍遙水庫的水位迅猛上漲,超出警戒水位。在泄洪之後,臨近水庫的東沁陽村段河堤發生了管涌的險情。
搶險隊通過向涌口投擲沙袋、鉛絲籠的方式進行緊急搶險。在2個多小時後,成功封堵住了河堤的管涌,化解潰堤風險。
在洛陽市伊川縣,伊何灘攔水壩出現約20米決口,河堤受損嚴重,攔水壩隨時可能垮塌。應伊川縣人民政府請求,按照中部戰區命令,國家級抗洪搶險應急專業部隊,第83集團軍某工程防化旅緊急出動,星夜馳援執行爆破分洪任務。目前救援仍在繼續。
在鞏義,米河鎮災情最為嚴重,道路、農田完全泡在水中;最大降雨量出現在新中鎮,達到了609.1毫米。全市多處出現房屋圍牆倒塌,造成人員失聯,當地公安、消防等部門正在組織營救。
根據雨情的變化情況,當地政府已經啟動紅色預警,進入防汛應急一級響應。目前,對於排查出來的存在安全隱患的危房、破舊廠房、在建廠房,存在人員的已經全部強制遷出,一共轉移群眾1102戶,3620人。
鞏義市氣象局長被大水沖走後獲救。據澎湃新聞報道,20日夜間,鞏義市多處地埋通信光纜被沖斷,基站基礎下沉、機櫃及塔體被泥石流掩埋,部分基站外電線杆倒地,造成部分區域通信阻斷的情況。氣象局工作人員已經無法上傳實時天氣動態。鞏義市氣象局局長趙建彪20日上午去市政府彙報工作,回來的路上遇到強降雨被水沖走了,直到下午才被群眾救起,所幸身體沒有大礙,當晚已經回到家中。
記者連線:經鄭州西行列車基本停運,南行部分停運
鄭州作為全國鐵路的心臟,也被人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鄭州暴雨成災,境內不少列車晚點停運。21日晨,鳳凰衛視記者霍偉偉搭乘7點從北京西開往鄭州的列車——
我們是搭乘的列車是正點發車的。在北京西站了解的情況是,經過鄭州往西安方向的列車基本上全部停運,而鄭州往南也就是往武漢及廣州方向的列車目前也有多趟停運。
根據北京西站的統計數字,今天預計停運列車超過68列,具體停運信息還需要實時確認。北京西站今早有大量旅客滯留,鐵路方面也提前發出了停運信息,希望旅客不要到火車站。
目前從北京西往鄭州方的列車,只要是能夠出發的都是運行比較正常的。
鄭州東站在昨天晚間積水水位最高一度達到一米多,據了解,今天早上鄭州東站的排水已經基本完成,乘客可以下車。
新聞鏈接
暴雨致京廣線路基下沉
K599次列車緊急停車 部分車廂傾斜
圖片來自網路
7月20日,京廣線鄭州市南陽寨至海棠寺區間,因持續暴雨淹沒鐵路,水流衝擊導致路基下沉,危及包頭至廣州K599次列車的正常運行。
20日16時許,行至該區間的K599次列車,在值乘任務的火車司機張志傑果斷停車後防止了事故。當時,張志傑嚴格按照鐵路防洪防汛行車相關規定慢速行駛,發現前方線路水漫鋼軌後果斷停車。鐵路工作人員迅速組織旅客有序疏散,將全部旅客安全轉移。
經查,因持續暴雨淹沒鐵路,水流衝擊導致路基下沉,停在區間的K599次列車機後第3位和第4位車輛發生傾斜。鐵路部門已啟動應急預案,做好旅客服務工作,緊急搶修線路。相關出行信息,請廣大旅客關注12306網站及各大車站公告。
圖片來自網路
鄭州這場暴雨為什麼堪稱是史上最強、世界之最?
20日(周二)下午16-17時,鄭州一個小時雨量達到201.9毫米,打破全國大陸2418個國家級氣象站的單小時雨量紀錄!
中國氣象上規定, 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以上的雨稱為「暴雨」,100~250毫米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
而細分至一小時,16毫米降水量就是暴雨,20毫米以上稱短時強降水。
200毫米想想是什麼概念?就是一小時之內,整片大地都降下了20厘米的水。
然而地面積水還不會是平整均勻的,水往低處流,匯合到地勢稍低的地方,立刻形成齊腰深的水!
這場暴雨,相當於鄭州1小時下了去年1/3的降水量,一天(457.5mm)下了大半年的降水量,放在任何地方都是罕見的大災。
此前全國大陸國家級氣象站的1小時降水量記錄,是2002年7月2日廣東茂名的168.3mm。而整個中國1小時歷史記錄,是台灣澎湖的214.8mm,這都是強颱風才能帶來的降雨。
放眼世界,這也是全球大中城市,小時雨強的最大紀錄。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鄭州常住人口1260萬,其中市轄區人口765.5萬人,在全球來說都是特大城市。
截至7月6日,鄭州市的機動車登記保有量為490萬輛。在這次強暴雨中不少車輛損失慘重。
對於一個大城市而言,這是一個完全、大幅度的破紀錄事件。在這樣罕見極端的降雨下,鄭州不再是「看海模式」的調侃,而是構成了真正的災難。
權威解讀:河南強降水天氣為何持續這麼久
河南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寧總結了此次降水過程的5個特點: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強降水範圍廣、強降水時段集中、具有極端性。
7月17日開始,河南省西部、中西部地區連續四天出現大範圍強降水天氣,並且強降水仍將持續。全省共有4098個雨量站降水量超過50毫米,大於100毫米的有1923個,大於250毫米的有606個。
針對此次強降水天氣的原因,張寧表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大陸高壓分別穩定維持在日本海和我國西北地區,阻擋了上游系統移動,導致西風帶低值系統在華北、黃淮地區長時間維持。受深厚的東風急流及穩定的低渦切變影響,配合河南省太行山區、伏牛山區特殊地形對偏東氣流的強輻合抬升效應,使得強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區穩定少動,造成了河南省長時間降水。
張寧表示,預計此次強降水將持續到21日夜裡,強降水集中區域仍是豫西北和豫中一帶,降水量能夠達到100到250毫米,局部300到400毫米。22日至26日,河南省無明顯大範圍強降水天氣,省內多分散性的雷雨天氣。
新聞鏈接
習近平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習近平指出,近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鄭州等城市發生嚴重內澇,一些河流出現超警水位,個別水庫潰壩,部分鐵路停運、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習近平強調,當前已進入防汛關鍵期,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揮,迅速組織力量防汛救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嚴防次生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要積極協助地方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水利部、交通運輸部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災害隱患巡查排險,加強重要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提高降雨、颱風、山洪、泥石流等預警預報水平,加大交通疏導力度,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救災措施。
習近平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在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的同時,儘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紮實做好受災群眾幫扶救助和衛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災返貧和「大災之後有大疫」。
來源:鳳凰衛視資訊台、鳳凰網、新華社、澎湃新聞
編輯:王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