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季度,往往都是海運的傳統旺季。歐美零售商和製造商通常都會提前預定庫存和原材料,為年底的聖誕假期提前做好準備。然而,今年的這個航運傳統旺季,全球航運業卻似乎有些「旺季不旺」。
據悉,由於需求放緩和美國經濟搖擺不定導致運費下滑,那些託運人此前在航運能力緊張、急於補充庫存的情況下籤訂的高價貨運合同,如今正淪為「一張廢紙」。
這是因為當前的航運市場已經出現了即期運價跌破長協價的少見現象。一些貿易商正在與貨代重新談判,以修改它們在疫情導致貨運需求激增的高峰期時所簽訂的長期航運協議,或者乾脆轉而採用即期市場運費來運送貨物。
集裝箱運費的降低對製造商和零售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過去兩年來運輸成本的大幅攀升曾令他們叫苦不迭。這一現象也表明,貨運行業對全球高通脹的「傑出」貢獻終於有所消停。這些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轉變——此前,在2021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全球都面臨著集裝箱航運的嚴重延誤和短缺。
集裝箱運費究竟跌了多少?
根據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FBX指數顯示,截止上周五,FBX集裝箱海運價格平均為6495美元,較去年9月份的歷史高點已重挫了逾41%。

其中,中國/東亞-北美西海岸航線運價已跌至了7409美元;中國/東亞-北美東海岸航線運價也回落至了9882美元。不過,由於歐洲港口的擁堵情況出現加劇,中國/東亞至北歐航線和地中海航運的運價仍位於1萬美元上方,分別報10471美元和12439美元。
除了FBX指數外,以亞美、亞歐和歐美8條主要航線為參考的德魯里世界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WCI)也正出現全線下跌的情況。WCI指數上周進一步跌至了7050.94美元,目前已連續19周下跌。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的海洋貿易航線主管Nathan Strang表示,該公司發現越來越多的貨主正放棄此前簽訂的長協價合同,轉而青睞即期市場上較低的運費。
一位美國大型進口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其最近已將幾個月前簽訂的海運合同費率下調了15%-20%。這位高管預計今年晚些時候運費還會進一步下降。他表示,「形勢正朝著有利於進口商的方向發展。」
根據挪威運輸數據和採購公司Xeneta的數據,從中國運往美國西海岸的貨物的長協價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之間幾乎上漲了兩倍,達到7981美元/標準箱(FEU)。不過,即期運價在今年3月就已開始回落下降,並在6月跌破了長協價。
海運超級循環結束了嗎?
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當前海運超級循環周期可能已經結束,預計下半年運價還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不少貨運專家表示,儘管有著眾多因素正在壓低海運和貨運的運費,但需求疲軟正成為一個普遍現象。
去年受到疫情形勢嚴峻的影響,許多美國貿易商掀起了多次搶購物資潮,各大零售超市也加緊備貨,導致庫存積壓,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如今新訂單的下降。
美國商務部(Commerce Department)的數據顯示,由於美國人減少了對傢具和電視等大件商品的消費,5月份消費品進口額下降了約15億美元。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在上周五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也預計,從8月到11月,美國進口量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在海運需求減弱的同時,美國卡車運輸也出現了運費下降的情況。根據美國在線貨運市場DAT Solutions LLC的數據,今年前6個月,卡車運輸即期價格下降了22%,5月份的價格一度低於長協價,這是兩年來的首次。
不過,德魯里也指出,現貨運價應該不會出現暴跌崩潰,因為空航將會收緊、調整有效供應以減少即期運費的波動。在接下來的一年裡,航運公司將不得不解決目前處於疲軟的即期運價低於合同運價的問題。
事實上,儘管目前集裝箱運費已經大幅回落,但仍然要遠遠高於疫情前的水平。根據在線貨運市場Freightos的數據,7月6日從中國海運一個集裝箱到美國西海岸的現貨價格仍要比2019年7月同期高出4倍多。航運擁堵也導致部分航線的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Carbochem Inc.是一家用於水處理和食品加工的活性炭進口商,該公司總裁Gavin Kahn表示,其6月份從中國向芝加哥運送貨物的費用為每個標準集裝箱16000美元。這一費用比去年最高時的21000美元有所下降,但仍比他在疫情之前支付的費用高出三倍。
他表示,「我們需要尋找可能低於1萬美元的集裝箱運價,這樣可以接近我們疫情前的水平,從而保持競爭力。」
本文源自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