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李姓人口多達9500餘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而作為李氏宗親,你知道李氏的十大先祖都有誰嗎?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李利貞
李利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貞,逃至苦縣將「理」改為「李」,後被尊稱「李姓始祖」。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到上古帝王顓頊之後皋陶後代理徵,字德靈,封為中吳伯,在殷紂王時任理官,因執法如山,忤逆商紂王的旨意,招來殺身之禍,家族面臨株連危險。妻契和氏攜幼子利貞出逃,到伊侯之墟,饑渴交侵,摘路旁樹上李子充饑才得生存,最後到豫東地區的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東)。
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為改姓避難,所以理利貞改姓李利貞,後遷徙定居隴西。從此李氏延續萬代,繁衍發達而成中華第一大姓。
二、老子
老子,耳公字伯陽號聃(音耽)。後世尊稱為老子,是楚國苦縣勵鄉曲仁里人。據傳耳公廿三歲時為守藏史,後見周室衰微,至廿八歲時轉為仕楚國為相,五十六歲辭官歸隱於秦,著《道德經》。至周烈王時達二百餘歲,長生不老。後騎青牛出函谷關,升天后稱太上老君。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明,是正史中指為李姓的第一人。道教始祖老子,古之聖人,博大精能,孔子曾問禮於他,受益不淺(太妣何氏、古氏)生六子:長宗,次室、三宋、四究、五宇、六寶。
三、曇公
曇公字貴遠。(公元前401—前323年,戰國周安王元年庚辰歲~ 周顯王四十六年戊戌歲)壽79歲。先任趙國為柏人侯,後仕秦御史大夫,卒葬於柏人(今河北唐山市西)(太妣竇氏、周氏)生四子:長崇、次辨、三昭、四璣(璣公之子牧公為趙郡房李氏始祖)。
四、崇公
崇公字伯佑。曇公長子(公元前375—前314,戰國周烈王元年丙午歲~周赦王元年丁未歲)壽62歲。仕秦國隴西太守,封南鄭公。為李氏隴西開族始祖。(太妣許氏、朱氏)生二子:長平燕、次平瑤。
五、伯考
伯考公字蓬(公元前217—前169年,戰國秦莊襄王三年甲寅歲~漢文帝十一年壬申歲)壽79歲。官居漢朝隴西、河東二郡太守(太妣巫氏、葉氏)。生二子長尚、次向。(向公開范蔭房始祖,分枝世系。)
六、廣公
廣公字廷禮號誠。尚公之次子。(公元前195—前119戰匈奴,拔劍自殺。漢高祖劉邦十二年丙午歲生)自其曾祖父仲翔公始,籍祖居隴西城紀縣,後徙居陝西鞏昌府秦州。廣公於漢文帝時從軍,歷文、景、武三朝,為西漢名將,號飛將軍。(太妣鄭、劉氏)生三子:長當戶、次椒、三敢。(當戶之遺腹子是名將李陵)
七、敢公
敢公字幼卿。廣公之三子。(公元前149—?。漢景帝中元元年壬歲~?)初官校尉,承將門之雄風,累軍功封關內侯,襲父職為郎中令。(妣楊氏)長禹、次忠(忠為頓丘郡房族始祖)
八、政本公
政本公字尚明(公元65年—公元139年;漢明帝永平八年乙丑歲~漢順帝永和四年己卯歲)壽75歲。官郎中侍御中大夫。(妣崔氏)生二子:長恣、次恪(渤海族始祖)
九、雍公
雍公字攜熙。(公元228年—309年;三國蜀後主劉禪建興六年戊申歲~晉懷帝永嘉三年己巳歲)壽82歲。官晉朝濟北、東莞二郡太守。(妣山、陳氏)生二子:長倫、次柔。(柔公為武陽房始祖:是以後的唐朝皇帝李世民等之遠祖)
十、倫公
倫公。雍公之長子(公元?年—?年)被尊為我丹陽房始族祖。(即今安微東北小丹陽)。(又記:丹陽,後魏所置的—個郡,北齊廢,故今冶在河南項城縣東北。)官為西涼安定太守。(妣秦氏)生子名先才。
李氏歷代十大先祖,
姓李的快來對接一下!
看看你是咱老李家多少世!
轉發收藏,讓更多的李家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