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電影鋪子原創:movpuzi)
如今,對於全球而言,LGBT人群已不能被忽視。
他們的權益也好,受到的偏見歧視也罷,都在受到重視。
經過努力,貌似全世界對此已達成共識。
可具體落實到某個國家地區,真的如人所願嗎?
也許,一部紀錄片可以回答這個疑問,那就是——
《同行》
它是個系列紀錄片,第一季豆瓣9.1。
第二季,高分不下,也達到9.1。
也許,有位偶像的迷妹們,看到這樣的評價會按耐不住了。
沒錯,艾倫·佩吉的名字實在是太亮眼了。
《朱諾》、《水果硬糖》、《盜夢空間》......
她在這些片中都有精彩演出,一次次向世人證明她的實力。
但本片中,她的身份可不是演員,而是探索者,LGBT就是她探索的對象。
熟悉艾倫的人可能都知道。
2014年,她就在人權活動THRIVE上公開坦言與一名女友墜入愛河。
當時,想必讓很多粉絲傷透了心。
在人權活動上,她勇敢宣稱與LGBT人群站在一起。
這對她而言,並不是句口號,而是她一直所堅持的。
這些年,她盡心儘力地去為同性戀維權。
又是拍有關題材電影,又是與女友公開面對鏡頭。
雖然,她的行為的確影響了不少人。
但她深切的感受到,每個國家地區都存在著平權問題。
這都是不同的文化歷史演變造成的。
於是,她決定和好友伊恩一起,向觀眾展示世界各地的LGBT文化。
每一集,都會去一個國家,具體去哪兒也是精挑細選。
第一站,他們選定了日本。
眾所周知,當下日本充斥著很多文化類型。
傳統文化、性文化、二次元文化都在社會上共存。
在這種狀態下,LGBT文化可以用奇葩難料來形容。
第一次來到這裡的艾倫,甚至都有點害怕。
所以,調查是從一家最小的gay吧開始。
它坐落在日本最大的同志街區,老闆是位長者。
從他口中得知,這裡過去其實就是個異域。
同性戀們只有在這裡才能表達真實的內心,所以慢慢人就多了。
可所有國家的同志區域幾乎都是這麼形成的,有什麼是日本獨有的呢?
別急,艾倫去的第二家酒吧,島國特色就來了。
這家店主大名鼎鼎,就是以「高速吸引」和「深喉嚨緊縮「兩大絕技著稱的拓也哥。
他常出現在電視綜藝,《康熙》、《屌絲男士》他都參加過。
他在電視上賣力表現,其實是為了推廣他的情趣用品。
特殊聲線還有嘴唇,都是他的謀生工具。
他就向艾倫展示了,以他嘴的形狀為模子的情趣用品。
並告訴他們,光這個產品就已銷售了2萬個。
之後,他們又去了幾家酒吧,都很有特色,有女同,有變裝。
這麼多酒吧下來,艾倫感覺人們對於未來很樂觀。
但這只是在同志街區,日本國民通常怎麼想呢?
於是,艾倫和伊恩來到一個八層樓的漫畫基地。
大家都知道,漫畫在日本很能說明問題。
他們順手拿起本耽美漫畫,裡面露骨的內容,只能靠大笑來緩解尷尬。
為了更深入了解,他們還找到了耽美漫畫的超級粉絲。
粉絲們表達了廣大腐女們的心聲——
有別倫理的關係她們才偏愛,越被禁忌,越是感覺妙不可言。
為了讓艾倫感受一下,她們還一起在包間聽了場有聲BL漫畫。
兩個歪果仁,不得不折服於日本的性文化。
但這些都屬於娛樂,與真實生活無關。
人們身邊的LGBT人群,面對更多的是現實。
雖然他們平時很少面對非議,可還是會被警告指責。
日本終究是傳統保守的,恐同勢力也是無形的。
很多人都選擇形婚,但也有人勇敢出櫃。
關於同性婚姻,恐怕也只有日本的佛教才能真正接受。
而在北美某些國家,比如牙買加,LGBT人士的處境糟糕的讓人難以想像。
時代周刊曾把這裡評為全球最恐同的國家。
大部分人都認為同性戀是不道德的。
他們認為同性戀群體應該尊重牙買加,而不是讓人去尊重他們。
這裡的政治、文化都滲透著一種歧視。
民間百姓甚至可以毫無顧忌地使用暴力對待LGBT人士。
可以想像,這裡的LGBT群體有多慘。
富一點的,可能還有人會來保護。
而窮的,只能去流浪,連親人都不會與其相認。
他們只能遠離,抱團取暖。
可就算這樣,子彈、硫酸、瓦斯還是向他們襲來。
(他們只能用自製炸彈保護自己)
相比牙買加的黑暗,法國真可以算是天堂。
在這裡可以享受裸體沙灘,也可以自由談論關於LGBT的話題。
在這座開放包容的「愛之城」,出櫃變得平常容易。
彩虹旗可以在這裡任意飄揚。
來法國之前,伊恩繼艾倫之後,也順利出櫃。
曾經在巴黎上大學的他,對這裡非常熟悉。
他帶人去了當地最有名的同性區域——瑪萊區。
80年代,那裡就是LGBT的文化中心。
在瑪萊區探訪了一陣後,伊恩發現——
雖然開放自由好像成了法國的代名詞,但其實,它也有自己的問題。
比如LGBT里跨性別者(trans)的權利。
社會活動家和藝術家,都在為此進行呼籲抗爭。
但在一個足夠開放的國家,再想更進一步真的很難。
比如,這裡同性婚姻早已合法化,可人工受孕卻不被允許。
醫院要是做這種手術,可能會面臨罰款。
所以,同性家庭想擁有孩子,都要出國接受人工授精。
這種對生育權的干涉,無疑惹惱了很多人。
但這卻很難有所改變,因為參與政治的LGBT人群少之又少。
事實上,法國的有些政黨還是歡迎他們加入的。
也許只有參與其中,才不會被其左右。
雖然在體制中,為LGBT人士爭取權益的並不多。
但,民間卻有不少支持LGBT的人,比如這位「消除歧視」課程的講師。
他的聽課對象就是被文化偏見包圍的年輕人。
課堂被設計的很有趣,他會給同學看同性接吻的照片,讓他們談感想。
有人能勉強接受,而有人卻只看到惡魔。
這種差別,都是成長環境的不同帶來的。
其實,老師自己以前也是個恐同者、種族主義者。
自從改變自己的想法後,他便開始授課,他堅信年輕人會被改變。
到目前為止,LGBT人群平權可能只是開始。
他們需要的是人人平等的權益,而不是同情。
艾倫女神這次做到了與LGBT人群在一起。
她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儼然已是183。
之後,她和伊恩又去了巴西、美國、烏克蘭等地。
兩季下來,九個地點,每個地方都在根據自己的速度進化著。
也許,拋去國家社會,哪裡都一樣。
這也是全世界LGBT人群可以同行的原因。
他們身上的傷口疤痕,都可能來自同樣的「兇器」。
而受傷的原因,往往都只不過是他們想做個普通人。
這很殘酷,也令人憤怒。
但本片可不是讓你心生憤怒與批判的,它更多的是讓人思考你能為此做點什麼。
片中的人也很少絕望,他們更多以驕傲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不同。
他們會說:「What doesn't kill you only makes you gayer.」
改變,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
但鋪子覺得只要同行,就有見證到達的一天。
(b站可以看)
----------------------------------------------------------------------------------------------------------
電影鋪子原創,微信ID:movpuzi
微信搜索關註:電影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