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街景-20世紀二三十年代

2022年09月26日07:18:14 熱門 1310

1920年代的哈爾濱火車站,當時的中東鐵路樞紐。始建於1898年,1903年中東鐵路全線通車時更為現名,是中東鐵路歷史建築中新藝術運動風格的代表。站舍由俄國建造師基特維奇設計,站房主體為一層,局部二層和地下室,建築正面分一主兩次三個入口,整體呈非對稱結構。

1960年、1989年哈爾濱火車站經歷兩次擴建改造。最近的一次改造自2015年11月開始,2018年12月,哈牡高鐵開通,再次改造後的哈爾濱火車站投入使用。

哈爾濱街景-20世紀二三十年代 - 天天要聞

1920年代的哈爾濱火車站。

19世紀末以來至二戰,東歐和俄國的很多猶太人,遷居我國哈爾濱等城市,最多時哈爾濱有2.5萬猶太人,成為猶太人在東亞最大的僑居中心。圖為1920年代,中央大街(與西十一道街交口),哈爾濱猶太國民銀行。建於1923年,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今天大樓改為一購物商場。

哈爾濱街景-20世紀二三十年代 - 天天要聞

1923年,哈爾濱猶太國民銀行。

1903年,哈爾濱的猶太人創辦猶太人協會,後改組為哈爾濱猶太宗教公會,在哈爾濱建造了兩座會堂。1909年建成猶太總會堂,1921年在經緯街建成了猶太新會堂,作為猶太人舉辦宗教儀式的重要場所。炮隊街是最大的聚居區。

下圖為1920年代,炮隊街的(今道里區通江街)哈爾濱猶太總會堂,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解1949年後曾作為招待所、旅舍等使用。2013年改造為管弦樂為主的室內音樂廳。

哈爾濱街景-20世紀二三十年代 - 天天要聞

1920年代,哈爾濱猶太總會堂。

下圖為1920年代,哈爾濱經緯街的猶太新會堂。1921年建成,現為哈爾濱猶太歷史文化展覽館。

哈爾濱街景-20世紀二三十年代 - 天天要聞

1920年代,哈爾濱猶太新會堂。

1930年代,哈爾濱中國大街,今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原名「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居住的大街。1928年改稱「中央大街」沿襲至今。1997年,改造為中央大街步行街,成為中國大陸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哈爾濱街景-20世紀二三十年代 - 天天要聞

1930年代,哈爾濱中央大街街景。

1920年代,哈爾濱炮隊街(今通江街)的猶太中學,1918年建成。二樓尖券型窗,窗欞上鑲嵌大衛之盾六角星,圓拱形門廊、塔柱、穹隆等都具有猶太建築風格。1949年後,先後成為哈爾濱市第四十一中學和哈爾濱市朝鮮族第二中學校址。今天為哈爾濱格拉祖諾夫音樂藝術學校。

哈爾濱街景-20世紀二三十年代 - 天天要聞

1920年代,哈爾濱猶太中學。

參考資料:

1.文化之旅 游哈爾濱現遺存的兩座猶太教堂,新浪旅遊,2013年12月18日06:51,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3-12-18/0651238073.shtml

2.維基百科,「中央大街」條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A4%AE%E5%A4%A7%E8%A1%97

3.高虹,尋秘-哈爾濱老建築背後的故事(002)猶太中學,大話哈爾濱,https://www.imharbin.com/post/21135

圖片來源:

《哈爾濱猶太僑民史》,劉爽著,2007.12版。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