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一公結束,結果印證了之前的劇透,溫兆倫和方逸倫慘遭淘汰!
客觀而言,這一季的陣容堪稱群星閃耀,實在是有太多「回憶殺」級別的哥哥了。相比之下,方逸倫就顯得有些名不經傳了,「一輪游」也不奇怪。
但溫兆倫的出局,在不少人看來,屬實是意料之外。如果時光倒流30年,溫兆倫極有可能是32位哥哥中的人氣NO.1,當年的一部《義不容情》讓其名聲大噪,甚至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問問70後、80後,很少有人不認識溫兆倫,堪稱時代的記憶之一。
不過在個人看來,溫兆倫的黯然退場乃情理之中,其自身存在三大短板:
1.不當紅太久了
1989年《義不容情》在香港播出,內地則是1992年引進了該劇,該劇成就了黃日華、溫兆倫、劉嘉玲以及周海媚等多位演員,有的人更自此之後平步青雲。但是在平步青雲的人中,不包括溫兆倫,準確而言《義不容情》便是溫兆倫演藝事業的巔峰。
儘管溫兆倫一直在拍戲,可始終沒有一部作品能夠超越《義不容情》,這就導致了其的演藝事業長期處於低位。由於缺少高知名度作品的支撐,實際上溫兆倫早已風光不再了,起碼不當紅20年以上,久而久之不少人都忘了其的存在。
娛樂圈就是這樣,長時間沒有拿出像樣的作品,肯定會被慢慢遺忘。即便還殘存著一些印象,但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也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中的楊鈺瑩,曾經的走紅程度遠在那英之上。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那英是內地歌壇當之無愧的「大姐頭」,遠非楊鈺瑩可比。
包括本季《乘風破浪》的張薔,其專輯大賣之時,那英還處於默默無聞的階段。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張薔同樣不復當年之勇了,現在的咖位要低那英不止一頭。究其原因,要麼是作品跟不上,要麼是太長時間不活躍了,溫兆倫的情況與楊鈺瑩、張薔如出一轍。
2.作品的影響力不夠
可能有人會說了,楊鈺瑩和張薔皆走到了最後,為什麼溫兆倫只能「一輪游」?
道理很簡單,看過並且還記得《義不容情》的人,年紀最小也得是80後。90後和00後的觀眾,大概率壓根兒就不知道《義不容情》為何物,那麼在他們的眼中,溫兆倫就相當於沒有作品。至於溫兆倫的歌曲,連本人這個80後都忘得差不多了,何況是90後和00後了。
加之,誠如前文所說,本季的陣容群星閃耀,任賢齊、陳小春、蘇有朋等眾位哥哥的經典代表作實在太多了。兩相對比之下,不可否認溫兆倫的作品在影響力方面處於絕對的劣勢,達不到全場大合唱的「回憶殺」程度。故而,在已經聚集了多位高齡哥哥的前提下,一定要有人離開的話,溫兆倫無疑是第一人選。
3.沒有話題性
平心而論,很多哥哥的人氣居高不下,實際上依靠的不是業務能力,而是話題性。比如說陳小春、張智霖,兩人跟各自妻子的相處模式,就經常會被大家津津樂道,甚至演變成了一個「梗」。
還有身為最年長哥哥的杜德偉,其年齡和努力也是《披荊斬棘》的熱議話題之一,再比如說潘瑋柏的身材等等。《披荊斬棘》畢竟是綜藝節目,參與其中的哥哥要擁有鮮明的個性,也可以理解為人設,因為這樣才有看點。
很遺憾,以上這些要素,溫兆倫統統都不具備。退一步來說,即便溫兆倫堅持到了二公、三公,也只能是《披荊斬棘》這部大戲中的配角,陪太子讀書而已。長痛不如短痛,現在離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既能多留一些機會給年輕人,也保全了自己的體面。
結語
曾幾何時,很多藝人憑藉一首歌、一部戲可以吃一輩子的「老本兒」,但這種現象將來恐怕會越來越少了。源於藝人的收入過於驚人,使得越來越多頗具才華之人投身其中,隨之而來的便是愈加激烈的競爭,前浪稍不留神就會被拍在沙灘上。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