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外媒報道:波音公司一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近期,在馬里蘭州帕圖克森特河海軍航空站地面滑躍甲板進行了起飛測試。美國和印度雖然軍火銷售這些年很頻繁,但從這條信息看不出兩者有什麼關係,不過該報道稱這是為印度海軍進行的部分演示。
很顯然,印度海軍現有「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以及還在泡水中的未來版「維克蘭特」號航母都屬於滑躍起飛。該展示主要證明F/A-18可以從航母上滑躍起飛,具備距短起飛能力,也就是可以出口供印度配套航母使用。
以往F/A-18都是這樣彈射起飛,看起來很有力量感。
彈射起飛
這次測試雖然沒有發布圖片,不過美國海軍類似測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進行,當時在陸地建了一塊滑躍甲板(甲板角度在6度-12度內可調)。測試機型包括F-14A「雄貓」戰鬥機、F/A-18A「大黃蜂」戰鬥機、T-2C教練機,以及E-2和S-3等,經測試確認大角度下滑躍起飛對起飛滑距距離有明顯的縮短效應。下圖就是當年測試照片,不可否認,推力強的戰鬥機在滑躍起飛時也佔盡優勢。
F/A-18A「大黃蜂」戰鬥機
當然,關於印度三軍武器裝備的消息總是不絕於耳,不管真假、有沒有實現可能性,反正看著看著就成了娛樂新聞。不過這次好像有點真實意味,印度國內分析人員在社交媒體同樣披露了此次測試,而且波音公司隨後也證實了這一演示項目。
波音公司發言人表示,波音和美國海軍已經在帕圖克森特河海軍航空站測試F/A-18戰鬥機,用以證明它能符合印度海軍要求。這不僅是簡單的一次飛行,波音公司就該機和印度航母兼容性問題進行了大量分析,以及超過150次的飛行模擬測試。結合80年代類似測試,F/A-18戰鬥機完全具備從滑躍甲板起飛能力,所有測試都完成後才會公開細節。
F/A-18戰鬥機
雖然印度在國防軍火合作、交易方面總是精彩紛呈,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對於新型艦載機的需求一直都存在。2016年起,印度海軍顯然對米格-19K戰鬥機很不滿意,一直尋求採購57架新式機型替代。
國產LCA「光輝」戰鬥機本來是最理想選擇,很符合印度總理莫迪提倡的「印度製造」計劃,但是研製進度超期,性能總是達不到實際需求。雖然現在都已進行了上艦測試,但是真到要用時海軍將領也不敢出手,誰知道裝備之後是福是禍。
光輝戰鬥機上艦
國產不行就開始倒向國外,2016年美國將印度指定為「主要國防合作夥伴」,計劃將美印國防貿易和技術共享提升一級。達到盟友或者合作夥伴相當的水平,這才有了印度這些年購買的P-8I、CH-47、AH-64等機型。
不過在艦載機方面,印度在多個國家多款機型之間一直搖擺不斷。作為傳統供應商的俄羅斯,所提供的米格-29K肯定最適合同樣技術製造的航母,不過印度人開始尋求多元化採購。另外包括法國「陣風」戰鬥機,瑞典「鷹獅」戰鬥機,美國F/A-18「超級大黃蜂」也都在備選中,雖然陸基版「陣風」已經到貨,但似乎印度更急著讓具備滑躍起飛能力的「超級大黃蜂」上艦。
印度陣風戰鬥機
其實印度近年一直在擴大其航母艦隊,對應配套更多艦載機是很現實的需求,但是印度人心高氣傲。在「印度製造」背景下甚至開始禁止採購大量國外武器,這就意味著從國外採購武器必須帶點技術轉讓,對於美國來說在四代隱形戰鬥機滿天飛時代。給予印度包括F-16I,F/A-18I這樣的定製授權版還能接受,畢竟老機新賣,弄個好價錢對於現在深陷疫情的經濟有很大幫助,也算缺錢之下最高效的選擇。
F-21戰鬥機(F-16I)效果圖
對於印度來說,新式艦載機引入同時還能獲得技術,在未來自主國防工業建設方面能夠起到更大作用。不過有著俄印此前FGFA項目的前車之鑒(印版T-50戰鬥機),要求俄羅斯全面移交技術(包括「源代碼」),對此俄羅斯肯定不答應。不知道印度是不是著急過頭,光想著有好處拿不想想自己有幾斤幾兩(包括技術引進消化、多國多機型後勤保障),還真想從虎口撥牙好處佔盡。
FGFA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