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報道大陸漁船所謂「越界」捕魚的消息時有發生,這一次,台灣「海巡隊」又朝大陸漁船發射了震撼彈。
▲圖:「中央社」
台灣「中央社」報道稱,18日,大陸漁船「越界」到馬祖海域,上午10點50分,馬祖「海巡隊」快艇抵達現場。雙方發生衝突。
在南竿瀚林角西北方3.1海里處,大陸漁船向「海巡隊」丟擲石塊,未料,馬祖「海巡隊」發現廣播未能讓對方停船後,竟使用霰彈槍發射震撼彈,致使大陸漁船驚嚇逃離。 震撼彈 雖然是非致命性武器,但爆炸威力仍相當驚人,能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早在2017年,台「海巡隊」曾向廣東省南澳31049號大陸漁船發射彈藥,使用的正是震撼彈。這造成兩名大陸漁民受傷,他們的腿及腳踝部位出現流血情況。
兩岸漁業糾紛由來已久,大陸方面已經多次強調:台灣方面應當尊重兩岸包括港澳地區在內的漁民長期在傳統漁區作業的事實,尊重正常生產作業的大陸漁民的權益,停止無端抓扣大陸漁船的做法。然而台灣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跟蔡英文的錯誤領導密不可分。
從2017年1月14日開始,台灣「海巡署」連續兩天調動軍艦向大陸漁船發射強力水炮進行所謂「威力掃蕩」。而這些聲勢浩大的軍艦,曾經是馬英九時期用來對付日本、保護台灣漁民的;但上台後的蔡英文,不但取消了馬英九保護漁民的這項措施,還要求在沖之鳥海域捕魚的台灣漁船避開日本公務船,引來島內民眾一片「逢日必軟、逢陸必反」的撻伐。
台「海巡署」2015年首次針對大陸「越界」漁船實施強制沒收,並出動挖掘機將一艘沒收的大陸漁船予以摧毀
到了2018年,台灣「海巡署」稱每日約有52艘艦艇航次在航,要「全力防堵大陸漁船『越界』」。
台「海巡署」驅離大陸漁船。(資料圖:台灣《聯合報》)
2018年1月11日,台「海巡隊」在南海岸發現一搜來自大陸福建省龍海市的「閩龍漁0206號」拖網船,並稱該船包括船長在內的8名船員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被查辦,還將面臨10萬元到1000萬(新台幣)的罰款。
同年4月,台當局「海洋巡防總局」澎湖海巡隊在進行「護永專案」任務時,「澎湖艦」在目斗嶼西北15.4海裏海域發現「越界」從事捕撈作業的大陸漁船「莆湄30161號」。「澎湖艦」立即廣播要求停止作業,並吊放小艇、登船檢查。
「莆湄30161號」漁船 圖自澎湖海巡隊
最終,澎湖海巡隊將大陸漁船捕撈的4百公斤漁獲全數拋入海中,並押返以朱姓船老大為首共計9名船員回馬公港裁處。
8月,台當局"海巡署"淡水海巡隊執行海上巡邏勤務,在桃園永安外海約17.7海里處發現1艘大陸鐵殼漁船"越界違規"拖網捕魚,但大陸漁船卻蛇行抗拒登檢,台巡防艇即以優勢警力強勢登船檢查,並將大陸漁民押返台北港調查,船上漁獲約2000公斤全數"依法海拋"。
本文圖 台媒
直至今年3月份,台當局又以「越界」為由扣押了一艘大陸漁船。據台媒報道,此次被扣的漁船在停船接受檢查之前衝撞了台當局的海巡艇,隨後台海巡人員叫囂「要我們開槍是不是啊」進行威脅並強制登船,將大陸漁船控制。
大陸漁船被台海巡艇要求停船(圖源:台媒截圖)
台海巡人員強行登大陸漁船(圖源:台媒截圖)
而比台灣「海巡隊」行為更惡劣的是,綠營往往藉機炒作,試圖造成兩岸民眾間的罅隙。在這方面最「盡心儘力」的當屬綠色報紙《自由時報》,它曾在報道中以「進犯」、「集團化入侵」等詞形容大陸漁船,甚至稱大陸漁船與「土匪」沒兩樣,「他們得逞一晚,台灣漁民三天捕不到魚。」
而針對台灣方面粗暴對待大陸漁民一事,國台辦曾多次指出,「多年以來,大陸方面為兩岸漁民正常作業提供保障,維護良好的作業秩序,保障兩岸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陸方面對台灣的漁民一向以同胞情誼相待,我們在沿海多個地方設立了台灣漁民接待設施,為台灣漁船和漁民提供避風、補給、搶險、救助等相關的幫助。兩岸同胞是骨肉兄弟,將心比心,台灣方面應當停止以粗暴和危險的方式來對待大陸漁民,保證相關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本來,兩岸因漁業糾紛產生的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兩岸協商來解決。即使現在兩岸因台當局片面改變現狀而造成制度性聯繫溝通機制中斷,但還是可以通過民間機構磋商來緩解衝突的。如果台灣有些人存心要把民間糾紛操作成政治議題,讓兩岸原本已沒有了互信基礎的矛盾繼續深入下去,那麼,他們也終將為這些表演給台灣民眾看的維護漁民利益的「政治秀」,付出應有的代價。
(參考資料:海外網、環球網、中國台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