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已成全民公敵,切身相關的物價變動,最讓人感受到壓力。
紐約市立大學勃魯克學院金融學副教授姚睿說,通膨現在是美國的全民公敵。目前,美國的通膨率已經到達9%以上。
聯準會(Fed)將採取兩種辦法控制通膨:第一種是提高短期利率,據說要把利率提到高於通膨率,今年底升至3.5%;第二種是縮表(QT),即減少貨幣投放量。聯準會將分三個步驟實施:6月先縮表450億元;7月逐漸增加到750億元,最後9月達到950億元。
★減供美元促使消費下降
他說,除了上述措施外,聯準會還會調整美元的數量,試圖使民眾的消費下降。他說,總投入的資金少了,股市、債市和房市的價格肯定下降。最初是有價無市,後來是市場下跌。他說,如果聯準會真的把短期利率提高到通膨率以上,美國經濟就會衰退,但它別無選擇。它只能一方面迅速提高短期利率,另一方面期望市場需求下滑,通膨下降。
姚睿說,過去,聯準會購買財政部的國庫券,到期後不但不收回來,反而是用新錢換舊錢,同時還增加新債券的購買。聯準會通過這個手段,每月向市場增發1000億元。這個購買新債券今年3月已停止。
他說,聯準會有兩個本職工作:一是控制物價;二為保護就業。現在,工資突然提高,人們就面臨選擇:辭職還是工作?許多人已經不習慣上班了。他分析,未來兩年股市將下調,人們也還是要回公司上班。
美國這次突然出現高通膨,與美國長期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有關。他說,美國爆發新冠疫情後,聯準會動用了貨幣政策,把利率從2%降至0%。這實際上又來一回貨幣寬鬆政策。他說,聯準會不僅把短期利率下降至零,也控制長期利率,達到全部控制。他說,2021年上半年,10年國債的利率壓得在1%多一點。
同時,財政部也採取了新的財政政策,直接向美國民眾發錢。濫發貨幣會導致金融產品的價格上漲。過去,貸款利率是2.7%,而通膨率僅有2%,「拿到貸款的成本很低」。因此,人們爭相貸款。
低利率造成股市暴漲,特斯拉等股票漲幅驚人。
★多年低利率未見通膨
低利率影響了金融市場的產品定價。低利率造成債券和股票價格同時上漲,而高科技股票上漲最多。一些高科技企業,如特斯、臉書等,本來不賺錢,但是股價卻很高。同時,許多虛擬貨幣也紛紛出來,除了最早的比特幣,還有以太幣、狗幣等。而且,許多人炒作這些虛擬貨幣,主要原因是沒有持有成本。
他說,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經濟受到影響。聯準會(Fed)首次使用貨幣寬鬆政策(QE),不僅把短期利率下降至零,而且每月還向市場投放千億資金。出乎意料的是,通膨並未出現。於是,聯準會嘗到甜頭,連續使用十多年。看到美國實行零利率,經濟向好,通膨不高,各國紛紛仿效。奧地利甚至發行100年的國債。但是,這種方式不可持續。
從2021年下半年,美國開始出現通膨。到了今年初,通膨率竟然超過8%。聯準會只好連續升息。他說,如果貸款利率為零,實際上就是把未來的錢拿到今天來用,且沒有額外成本。於是,美國股市、房市等連年上漲,這些物品都被高估了。
姚睿說,與以往的通膨不同,美國這次的通膨主要是物流不暢,導致供給不足。人們的需求沒有增加,但是貨物都在國外,運輸出現問題。他說,現在聯邦政府光是發錢。錢沒有用於創新,而是用於市場炒作。
他說,新冠疫情導致美國開支大增。聯邦政府稅收收不上來這麼多錢,只能向外借錢。因為借錢要還利息,因此聯邦政府只能借新錢還舊錢。這就是一個龐氏騙局。如果聯邦政府不發錢了,市場就會垮下來。
聯準會主席鮑爾(左)和財政部長葉倫(右)承認,以為通膨是暫時的是誤判。
★物價循環還會接著漲
物價有個自我循環的過程,逐漸升高。只要一加價,接著就會有一波漲價。例如,如果商品價格上漲,員工就會要求加工資。如果不加工資,他們就不來了。提高工資後,老闆就會提高成品的售價。另外,俄烏戰爭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導致能源價格上漲。由於成本增加,現在進出口商沒有了。
他說,過去20多年,美國的通膨率一直保持在2%左右,與中國提供便宜的日用品有關。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參與世界分工,成為世界工廠。而且,中國將出口賺取的外匯又購入美國國債。他說,由於東南亞的勞動力成本比中國還低,中國過去的成本優勢幾年前就消失了。
即使承受成本飆漲的壓力,有的行業也很難漲價,須自行設法消化。
美國的物價還將會繼續上漲至2023年。他說,能源和化肥的價格上漲一倍,糧食的價格也會上漲。有的地方的房租上漲更厲害,邁阿密的房租上漲42%,而房東只願意簽一年期的合約。他說,這是世界各國都會面臨的問題。
紐約天驕基金管理公司總裁郭亞夫也表示,這次引發通膨的主要原因比較特別,是產品供應跟不上,致使價格上漲。他說,新冠疫情爆發後,經濟封閉,生產和運輸跟不上。因此,聯準會主席鮑爾和財政部財長葉倫,一直堅持通膨暫時論。他們認為,等到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通膨也自然要回歸正常。
他說,通膨不僅沒有回落,反倒是越走越高。而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由於擔心供應中斷,石油、天然氣、糧食、鎳、鋅等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給炙熱的通膨火上澆油,鮑爾和葉倫後來都承認,之前的通膨暫時論是誤判。
姚睿說,如果聯準會在2021年開始縮表,通膨率就不會這麼高。聯準會現在才動手,已經晚了。即使聯準會把通膨率降低至5%,要到明年才能發揮效益。如果把十年國債利率升至6%,對美國政府和公司都是巨大的負擔。
高通膨高物價衝擊民生,對低收入族群雪上加霜。加州聖塔羅沙市新開減價超市,民眾搶購。
★政府要還債日子難過
姚睿說,鮑爾是前任總統川普任命的,在2021年上半年通膨起來時,他以為自己不能連任,就沒有提高利率,想讓接任者來做。2022年3月,總統拜登仍然提名他連任聯準會主席,他才著手對付通貨膨脹。
這次,聯準會先提高短期利率,第一次提高0.5個百分點,第二次提高0.75個百分點。聯準會的計劃是,到今年底美國短期利率達到3.5%。不過,聯準會曾經放話,要把利率提高到超過通膨率」。姚睿說,美國政府還可以提高供給,緩解供應鏈緊張,但聯準會沒有這個權力。
他說,如果利率持續上漲,股票和房產就會下跌,人們會感覺到資產縮水,自己變窮了,有心理壓力。這是財富效應,會對消費會產生影響。家庭消費由收入和資產決定,即房產和股票。住房漲價對消費產生的積極影響,稱為住房財富效應,而股票升值對消費產生的積極影響,稱為金融財富效應。
利率提高會導致連鎖反應,要到第二年才能看出來。我估計,若是短期利率為3.5%,而長期利率則是3%,美國經濟衰退就來了,姚睿說,現在,10年國債利率是3.5%,如果將短期利率升到8%才能抑制通膨,聯準會就很尷尬。
姚睿說,低收入家庭對通膨最為敏感。他們收入低,而且沒有存款。他舉例說,有的低收入家庭每月只能拿出150元作為油費,但現在油價上去了。過去,這些錢加的有能夠跑一個月,現在只能用半個月。如果工資跟不上,他們失去交通工具,就會失業。
根據經濟學原理,如果提高利率,公司會大批倒閉,失業者增加。目前的失業率是4%。他說,一般貸款要在基礎利率之上再加三個百分點。現在的基礎利率是3%,若要加上實際利率,利率就達到6%。
他說,如果貸款利率達到8%,金融市場將會受到嚴重打擊。例如,利率升至3.25%,股市會下降,比特幣的價格跌至2萬元以下,房地產公司的股價下降了三分之一。現在,市場上有一堆的房子,且在市場上停留時間延長。我估計,房市未來會交易變零,房價下跌。
拜登希望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他說,現在都把責任推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拜登認為,通膨在2021年年中就有了,與我無關。各方都在推卸責任。他估計,聯邦政府未來十年就要還債,日子不會好過。
網路券商SogoTrade公司CEO姚武銓表示,媒體報導,股神巴菲特已經購買了花旗銀行的股票。雖然銀行發放貸款可以獲得收益,但也會面臨較大的風險。例如,貸款利率提高,借款人就面臨較大壓力。一旦失去工作,他們就還不起貸款,銀行收不到還款,呆帳比率就增加,影響銀行的利潤。
他說,雖然出現通膨,但許多行業也無法漲價。例如,蘋果公司對iPhone不能漲價,一旦漲價,人們不一定要換手機。他認為,全世界的供應鏈都斷了,加上俄烏戰爭,世界已經亂套,未來幾年無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