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處於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新數字化時代,新的數字化時代帶來了一個新的世界,新的世界也會帶給半導體產業新的機會和挑戰。
最近幾年,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在加碼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因為他們深刻的明白,只有解決了晶元問題,才能掌握未來科技競爭的主動權。
1987年,台積電成立,張忠謀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晶圓代工模式,「我的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
台積電的核心業務,就是晶圓代工。代工是一個很多人看不起的行業,給別人打工嘛 ,不是你的設計,你不就是加工一下嗎?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全球搞晶元代工企業的有很多,但真要做到工藝一流的,全球也就台積電一家。諸如蘋果、華為以及高通等公司都是台積電的大客戶!
國內不少企業,將代工當作低端,認為利潤低,認為不如品牌高大上,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在某一個領域深耕,建立自己的比較優勢,才是企業長久生存的根基。
台積電的生產製造的最主要的目標是在有效的時間內給客戶提供有效的產能。除了產能外,還包括很好的生產周期和很好的良率。
有媒體爆料稱,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5納米新廠,已於7月底上樑,預計一期於 2024年量產,第一期月產能2萬片。
同時有媒體爆料,
台積電近期傳出將展開評估在美投資興建第二座晶圓廠,擬切入3 納米製程,建廠時程約2年後。
台積電在上述技術論壇上宣布3納米家族技術演進規劃,2022-2025年陸續推出N3、N3E、N3P、N3X等製程,後續亦會推出優化後的N3S製程,涵蓋智能手機、物聯網、車用電子、高性能運算等四大平台應用。
這也意味著台積電3納米技術將獨吃2到3年,尤其是人工智慧晶元和高性能運算晶元,為台積電帶來可觀的收入和利潤。
消息人士指出, AMD、蘋果、博通、英特爾、聯發科、英偉達和高通等廠商均已向台積電下達 3nm 晶元訂單 ,但三星的3nm GAA 工藝尚未吸引主要晶元供應商的訂單。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台積電對於赴美建廠的態度這麼積極?
其實很好理解,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是美國籍,加上美國資本擁有台積電的股份,再說了,台積電能有今天,離不開美國早期的扶持。
更為重要的是,美系一眾科技公司對台積電的影響逐漸擴大。從台積電之前發布的財報來看,台積電美國市場實現營業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64%,穩居第一;亞太地區實現營業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2%;中國大陸實現營業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3%,與美國市場營業收入佔比相差51個百分點,差距顯著。
所以之前有網友說台積電失去華為台積電這個大客戶,會影響到台積電的發展,這完全是打胡亂說。
更扯淡的是,之前不少自媒體在互聯網上說什麼台積電不會赴美建廠,因為台積電去了美國,這將導致台積電走上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老路。
對於這些瞎扯的自媒體,春公子在此表示不屑!春公子可以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我們唯有認清對手與自己,才能更好地與對手縮小差距或者說是超越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