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之聲記者王小亮、通訊員張金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這條命是好不容易撿回來的,下定決心必須把酒戒掉!」今年33歲的羅先生(化名)來自貴州,從16歲開始飲酒,漸漸地竟養成了習慣,最近兩三年更是喝得很「凶」,每天都要喝一斤多白酒,他形容自己「酒癮上來了,就剎不住車」。最近半年,更是每晚都處於醉酒的狀態,長期不正常飲食使得體重也從原來的110斤左右迅速下降到90多斤。這一次,他把自己喝進了醫院,在義烏市中心醫院呼吸危重症監護病房裡度過了驚險的14天。

事情還得從半個月前的一場朋友聚餐說起。酒局剛開始不久,羅先生就已一斤白酒下肚,不過,朋友們早就習慣了,嗜酒如命、不醉不歸是羅先生的常態。可這一次,酒局還沒散,羅先生突然暈倒了,在院醒酒期間出現意識混亂、胡言亂語等情況,CT檢查提示肺部有感染,朋友們趕緊將他送到了義烏市中心醫院。
此時,距離羅先生因醉酒暈倒,出現情緒焦躁、出現幻覺行為異常等已經過去了48小時,送至急診時已意識喪失、呼吸困難,醫護人員立即予以氣管插管、上呼吸機輔助呼吸、輸液等積極有效的搶救措施。

血氧飽和度極低、呼吸衰竭、重症肺炎、肝臟衰竭、感染性休克、腎功能不全、長期營養不良、酒精性肝病……多臟器功能衰竭隨時會讓這個年輕的生命划上句號。積極搶救後,羅先生立即被送進了呼吸危重症監護病房,一場與死神的賽跑正式拉開。
「患者的病情每天、每小時,甚至每分鐘、每秒鐘都在發生變化,除了24小時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和各臟器功能外,我們請消化科、感染科等科室進行了MDT會診,制定了呼吸機輔助通氣生命支持治療、有效抗感染治療、保持內環境平衡、營養支持等聯合的綜合治療方案,共同為病人的救治保駕護航」呼吸一科主任、主任醫師吳春玲表示,入科後,患者出現陣發性煩躁不安,應與酒精戒斷綜合征有關,這也給治療帶來了不少困難。

(小科普)酒精戒斷綜合征4個分型:
1、戒斷小發作:一般在停止飲酒6-24小時後出現。
2、輕度戒斷綜合征:表現為震顫,乏力、出汗、反射亢進以及胃腸道癥狀。
3、戒斷大發作:在最後一次飲酒10-72小時後出現,第二天為高峰期,有幻視和幻聽、震顫、嘔吐、出汗、睡眠障礙以及高血壓。
4、戒斷性癲癇:發作在最後一次飲酒後6-48小時出現。「嚴重戒斷癥狀」在最後一次飲酒後3-10天出現。
「剛住院的時候狀態非常差,身上插滿了管子,沒有辦法和我們交流。」由於多臟器功能衰竭,羅先生的家人朋友當時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雖然病情很危重,但其實每天都有在進步一點點,面對每一個人病人,我們絕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一定會竭盡全力救治!」羅先生的主管醫師吳洪表示,呼吸機輔助通氣生命支持治療貫穿全程,也是救治的關鍵所在,需要根據病人的病情變化,隨時調整參數。此外,護士的精心護理也為病人的成功救治加磚添瓦。
一周後,原本幾乎被判了「死刑」的羅先生開始出現跨越式的轉機,成功拔除氣管插管。吳洪表示,從一開始病情十分危重到後來一天天好起來,醫護人員和病人、病人家屬一起,又創造了新的生命奇蹟!「我的內心非常激動,也非常驕傲!危重症病人的成功救治,也再次證明了中心醫院作為國家呼吸與危重症規範化建設達標單位強有力的綜合實力!」
在呼吸危重症監護病房的14天里,羅先生坦言「呼吸很費力的時候,感覺下一秒就挺不過來了,非常感謝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竭盡全力把我救回來,必須為他們醫技、醫德點贊!」「死裡逃生」的羅先生一遍遍說著感謝,也認真回顧了自己過去「混亂」的幾年,更加堅定了要戒酒的決心。
吳春玲提醒,醉酒後由於誤吸導致肺部感染的病人每年都有,但因長期酗酒導致如此嚴重多臟器衰竭的病人仍為少數。她指出,市民朋友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適度、適量飲酒,更要警惕「喝」出來的病。「對於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防止誤吸是『重中之重』,醉酒者一定不能仰卧,要將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醉酒後盡量有人陪伴,及時幫助醉酒者清理嘔吐物。與此同時,也要警惕飲酒後出現雙硫侖樣反應、急性胰腺炎、橫紋肌溶解、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酒精中毒、低血糖症、韋尼克腦病、醉酒後意外等的發生。」
同時,她也提醒,長期嗜酒、酗酒者如要戒酒,要採取循序漸進的辦法,對酒精依賴症患者來說,建議先諮詢醫生,根據個人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科學治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