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入腦!看國防教育課堂如何讓人熱血沸騰

2022年08月22日19:14:29 熱門 1298

來源解放軍報

元月上旬,新鄉市紅旗區人武部部長陳愛國踏著積雪,邁進河南科技學院的校門。他的一堂《讓青春筆尖化作上膛子彈》的國防教育課,引燃學子們參加兵役登記、擔當國防使命的熱情。

校園亮劍源自校場礪刃。陳部長的這一課引來叫好,與去年底參加河南省國防教育優秀教員千人大比武時的幾經打磨密切相關。

雖無硝煙瀰漫,卻也驚心動魄。記者校場觀瀾這場席捲而來的課堂風暴,從教員、教案、教室這3個緯度,記錄國防教育邁向新時代的鏗鏘步履和可喜軌跡。

看國防教育課堂如何掀起思想風暴

——河南省國防教育優秀教員大比武校場觀瀾

■夏宇 谷巍峰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魏聯軍

中原大地2018年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漫天飛雪中,新年度兵役登記宣傳也悄然啟動。

教員之問:你能讓多少人熱血沸騰?

精神高地呼喚國防播火者

一紙激起千層浪。

2017年國慶節剛過,河南省國防教育辦公室下發通知,由該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牽頭,首次組織國防教育優秀教員大比武,要求從省軍區、軍分區機關到人武部領導、鄉鎮街道辦事處基層武裝幹事、高校輔導員廣泛參與,按照縣選拔、市預賽和省決賽3個階段層層遴選。此役,無論形式還是規模,在歷史上均屬罕見。

不料,「英雄帖」發出後,有的單位不見反響,應者寥寥。「軍事訓練大比武天經地義,國防教育有必要大抓大考嗎?」有人牢騷,有人不解。一位縣人武部政委甚至不以為然:「十多年前,咱就是優秀『四會』政治教員,還當不好國防教育教員?」

然而,當他信心滿滿地到某高校試講時,卻遭遇尷尬一幕:台上慷慨激昂,台下「衝浪」正忙。他大談使命、奉獻和責任,學生們卻刷微信、玩手游。

課後,他納悶地問學生:「你們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國防教員?」

一位學生直言不諱:「授課者不應對人刻板說教,應該讓人熱血沸騰!」

教員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省軍區領導坦陳初衷,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但長期以來,國防教育隊伍人才缺乏,專業素養弱化,感染力、滲透力不足。河南省國防教育辦公室對200名在校大學生和黨政機關幹部的問卷調查顯示,對國防教育授課的滿意度不足70%。

精神高地不能沒有「播火者」。周口軍分區副司令員薛振喜是職務最高、年齡最大、熱情最高的參賽選手。他的《「圖」說憂患——對國家安全「熱點」分析與思考》一課,用大量地圖縱論天下大勢,博得滿堂彩。薛副司令員平素最大愛好是研究地圖,公務包里常年放著「三件寶」:地圖冊、放大鏡和紅藍鉛筆。3年來,他為地方黨政機關、大專院校授課30餘次,直接受教育人員12萬人次,擁有不少軍迷粉絲。

老將出馬,寶刀不老;新秀登場,當仁不讓。入伍後因大學生身份被高看一眼、退伍後因加分政策在公務員招考中得以勝出、入職後又因部隊經歷優選到專武幹部隊伍,西平縣嫘祖鎮武裝部幹事朱超凡用自身的心路歷程,講了一堂精彩的徵兵動員課。擔任決賽評委的河南省委宣傳部講師團調研員曾琰珉點評說:「這樣的『兵說兵事』,親和力大,說服力強!」

沒有逼上梁山,哪有賽場折桂?回望兩個多月的征戰之旅,新鄉市鳳泉區人武部政委武升感喟良多:「與其說是一場技能比拼,不如說是一次崗位練兵;與其說是個人角逐,不如說是場集團會戰。」

予人星火者,必心懷火炬。為提升參賽選手的專業素養,鄭州、新鄉、商丘、開封多地海選式點兵、封閉式集訓,邀請軍隊院校、地方黨校教授講理論精髓、傳授課技巧,請電台電視台節目主持輔導普通話。

業務大比武鳴金收兵,能力大提升剛剛啟程。12位省級優秀教員、10堂精品課程、140名市級優秀教員從千餘名選手中脫穎而出,錘鍊一批國防教育教員隊伍,打造一批優質教案,組建一批優秀講師團、專家庫,使熱愛鑽研國防教育蔚然成風。

教案之問:有沒有一堂課讓你淚流滿面?

強心工程亟需走心課程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能夠擁有世界。」

「永暑礁雷達技師秦任平守礁半年,補給艦捎來家裡的兩封信。妻子的2月家書深情寫道:天天盼你的信,有時間你就多寫幾封,叫我慢慢看、慢慢想……父親的4月來信,拆開的卻是晴空霹靂:妻子已患肝癌去世。」

從海軍南沙某守備部隊副參謀長交流到商丘市睢陽區人武部任部長的常志勇,把身邊戰友堅守島礁的故事講得感天動地、蕩氣迴腸。

省軍區保障局參謀劉岩的父親劉衛國曾是邊境作戰時的某師偵察科長、「獨臂英雄」丁曉兵的直接領導。劉岩圍繞新時代英雄觀,講述父輩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獲得決賽一等獎。他說,當不了英雄,但要流淌英雄的熱血!講者落淚,聽者動容。

相形之下,少數課卻波瀾不驚、反應平平。大比武評委、河南省委黨校教授李國友現場犀利點評:有的選題視角獨到,但像學術文章;有的事例感人,卻像事迹報告會;有的教育對象是青年學子,但部隊政治教育痕迹過濃;有的邏輯縝密,卻更似領導講話。

台上不走心,台下則走神。長期從事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河南師範大學武裝部幹事、輔導員單勇志告訴記者:在信息碎片化的「讀圖時代」,內容依舊為王。有強心工程之譽的國防教育,亟需走心課程。

記者穿行中原大地多個賽場,不乏直抵人心的精品之作,但翻閱80餘份教案,「五多五少」問題仍然值得關註:抽象概括的多,因人施教的少;鼓舞號召的多,觸動思想的少;老生常談的多,新穎鮮活的少;機械化生產的多,手工打磨的少;複製粘貼的「搬運工」多,有思想有品質的「生產商」少。

記者在決賽現場看到,由省委宣傳部、省委黨校、駐軍院校和各師級單位領導組成的評審團,人手一份《精品教案評分細則》,設置5大項、17個小項評分標準,其中,教案內容的分值佔70%。該省軍區領導介紹,這樣細化,目的是立起教案內容要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的鮮明導向。

講台課堂有盡時,塑魂育人無絕期。為把個人智慧變成共同財富,他們將百份優秀教案集結成冊。記者看到,這個「集裝箱」里,既有全球風雲熱點,也有改革強軍焦點;既有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時代戰略,也有國防動員主業主責的使命追求;既有大視野下的國家安全利益,也有生活中的國防話題,選題包羅萬象、涉獵廣泛。參與編審的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鄭州校區龐志敏教授說:「如此豐富的精神盛宴,總有一款讓你淚流滿面!」

國防教育課是往靈魂里熔鑄精神、往思想里滲透價值、往骨髓里注入憂患、往腦海里輸送責任,不能信馬由韁、信口開河。目前,他們正在探索合格教案評審制,國防教育課上講壇進教室之前,要由軍地組織認證;組織課題攻關、編撰針對性教案;建立教案資源庫、實現全省國防教育信息共享。

教室之問:新時代國防教育課桌在哪裡安放?

打造永不下課的百家講壇

高校講台成為比武擂台。

洛陽軍分區組織的國防教育教員比武預賽中,把12名選手拉到河南科技大學洛陽理工學院和洛陽市委黨校,3000餘名青年學子和黨政幹部成為大眾評委。

嵩縣縣直武裝部長李金多是畢業於雲南大學中共黨史系的碩士研究生,他這堂課用視頻、動漫等新潮手段圖文並茂地宣講尚武精神,吸粉無數。他感慨地說:「我們的國防課桌只有搬進學子心房裡,國防教育才有分量!」

長期探索高校國防教育新路徑的新鄉市國防教育辦公室,歸納出「三難」:信息社會八面來風,家國情懷培塑難;國防教育面孔嚴肅板正、受眾個性多元多樣,主動接受難;青年一代獨立思維和逆反心理強,情感認同難。新鄉軍分區政委胡偉政說:「表面上看,是佔據現實空間問題,實質是佔領思想陣地大事。」

青年一代的聚焦點在哪裡,國防課桌就應當搬到哪裡。河南國防教育網、《中原國防》電視欄目、軍事網路電視台、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是該省開展國防教育的「五駕馬車」。大比武活動中,他們將遴選出的精品課程陸續刊播,教育覆蓋面達10餘萬人。

才出校場,又進課堂。河南工學院軍事理論教員楊來賓把比武擂台的國防教育課搬到三尺講台,《我的專業能為軍隊打勝仗做什麼?》聽得學子們心潮澎湃。他說:「國防教育只有畢業的學生,沒有下課的老師、放假的課堂。」

該省國防教育辦公室推動國防教育課延伸拓展,進黨政部門理論學習、黨校培訓,進企事業單位業務學習、文化活動,進社區村莊和社會道德講壇、公益知識宣講。決賽一等獎獲得者、開封市蘭考縣人武部政委朱曉峰的《指點汴梁興廢事,以史為鑒固國防》講課,曆數北宋輕武亡國的教訓鏡鑒,呼喚和平時代的尚武精神,撥動不少人的心弦。開封多所高校向他發出邀請,請他前去講課。

國防教育優秀教員大比武活動,激發愛黨愛國愛軍「熱傳遞」效應,帶來良好政治、社會和軍事效應,元旦前夕,該省軍區運用大比武成果,組織軍地各級23個國防教育講師團深入高校、社區宣講,打造永不下課的百家講壇。

商丘市針對國防教育組織隨意化、時間零散化、內容碎片化問題,把教育對象區分為領導幹部、在校學生和普通群眾3個群體,將國防教育課分解到全市6所高等院校、10所黨校和560所中小學,統一編寫配發國防教育教材;從駐軍、軍隊院校和團以上退役軍官中聘請40名國防教育輔導員,運用微課、慕課等形式,開設「國防大講堂」「掌上課堂」「網上教室」,各級推出的1700餘堂國防教育課,使120餘萬人受到教育和熏陶。

高築新時代的「精神長城」

俯仰天地,縱覽古今。有文字記載的華夏5000年歷史長河,瀰漫著綿延不絕的烽火硝煙,回蕩著振聾發聵的千古警言:「國家雖大,忘戰必危!」

滄海桑田,風雷變幻。習主席撥開歷史雲霧,把握時代大勢,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

兵者,國之柱石;民者,國之根基。國防教育是往靈魂里熔鑄精神、往思想里滲透價值、往骨髓里注入憂患、往腦海里輸送責任,這是偉大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底蘊,也是推動國家安全發展的深層動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航中國走向偉大的復興之路。奮進在新征程,我們要清醒看到,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時空領域更加寬廣,內外因素更加複雜。尤其周邊安全環境嚴峻,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高懸在我們的頭頂。

步入新時代,人們的精神高地面臨現實而緊迫的考驗:價值觀念多元多樣多變、思想文化交流交鋒交融、意識形態鬥爭激烈激蕩激變,尤其是鑄魂與蛀魂的較量、固根與毀根的博弈日趨複雜,西方敵對勢力「文化冷戰」和「政治轉基因」工程一刻不曾停歇。那些政黨裂變、國家解體的教訓給人以沉痛警示:越是面對紛繁世界的八面來風,越要築牢愛黨愛國愛軍的精神堤壩,越要打造堅不可摧的鋼筋鐵骨,越要修砌牢不可破的力量圖騰,越要擰緊全民頭腦中的「安全閥門」。

時移則世異,世異則備變。國防教育最根本的是培塑國民之防,為提振民族凝聚力奠定價值基石。以什麼樣的高度站位國防教育、什麼樣的思維看待國防教育、什麼樣的舉措抓好國防教育,事關我們塑造什麼樣的民族精神、匯聚什麼樣的國家力量、決定什麼樣的前途走向。當此之時,必須牢記習主席的囑託,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大國防觀;我們的視野和觸角要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縱深中去審視,放在維護拓展國家利益的大視角中去思考,放在構築中國夢強軍夢的大藍圖中去謀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置身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時代洪流,國防教育既迎來重大歷史發展機遇,也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帶來的時代考量。當前,國防教育成為國防動員系統新職能新任務,需要主動作為、主業主抓,和地方勠力同心,逐步破解影響制約國防教育創新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推動這一國家和民族的強心工程走深走實。

國之運在於民之心。偉大時代需要偉大精神。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高築起億萬人居安思危、同舟共濟的「精神長城」,激發起全社會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政治熱情,喚起整個民族自強崛起的偉力和雄風,匯聚起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磅礴力量。(胡永生)

(作者系河南省軍區政治委員)

你評我說

評委說☞

河南省委宣傳部講師團調研員曾琰珉:我轉業之前在作戰部隊、省軍區系統工作20多年,轉業後在省委宣傳部講師團也有十幾年,在部隊和地方經歷的各種比武、競賽和宣講活動很多,但參加國防教育教員比武還是第一次。這次比武競賽對於提升國防教育隊伍專業素養,運用國防教育大課堂教化人、熏陶人、培塑人,增強滲透力、傳播力、感染力具有重要意義,是一次邁向新時代的方法創新和實踐探索。

選手說☞

新縣人武部政委張安武:新縣是紅軍縣,山山有忠魂、嶺嶺埋英烈,這片紅色土地本身就是一座國防教育大課堂,我們人武部幹部職工是紅軍傳人。我每次到地方黨政機關和學校講課,紅色基因永遠是主色調、尚武精神永遠是主旋律。特別是省軍區系統轉隸後,國防教育成為人武部主責主業,新一代國防動員人首先要做好人的精神動員。人武部領導大都經歷豐富,視野開闊,積澱厚實,坐主席台的應當帶頭上講台、帶頭營造濃厚的國防教育氛圍。

濮陽縣梁庄鄉武裝部部長劉巧云:我做夢都沒想到,自己一個最基層的鄉鎮武裝部長,能一路走到省里的大擂台,還獲得了優秀國防教員三等獎、優質精品課程獎。以前,總覺得國防教育是上面領導的事、院校專家的事,我們基層幹部只有台下聽,很難上台講。現在感到,我們基層武裝部是向群眾傳播國防知識、增強國防觀念的前沿,搞好徵兵宣傳、組織擁軍優屬的一線。可以說,我們的工作崗位就是國防教育的基層課堂。這一難得的參賽經歷對我啟示非常多:小舞台可以有大作為,小陣地可以演繹大精彩。

學子說☞

河南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大四學生魏銘玥:對我們來講,課堂是最熟悉的地方,老師是最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的對象。但去年10月底洛陽軍分區在我們學校組織的國防教育講課中,那個年輕的鄉鎮武裝部長給我們講了一堂《用尚武精神點燃青春血性》,雖然主題很莊重,但形式很活潑,故事很精彩,大家群情激揚。其實,我們也是伴隨著英雄故事成長的,都有愛國主義情結,就看你怎麼點燃激發它。

走心入腦!看國防教育課堂如何讓人熱血沸騰 - 天天要聞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