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開始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是容易偏離真實的歷史。尤其是當要「再創作」的時候,對歷史的偏離就更大。以至於有時候看起來,簡直就是在歪曲歷史,惡意篡改史實!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那些歷史上形象已經固定,但在經過文學及影視創作的「改造」後,反而變成另外一種形象的歷史人物。
紀曉嵐的牛是被吹出來的
我們要說的第一個歷史人物就是紀曉嵐。在《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紀曉嵐一邊智斗大貪官和珅,一邊又非常圓滑,不失姿態地和乾隆相處融洽,和卑躬屈膝的和珅形成鮮明對比。
電視劇中,紀曉嵐和和珅的明爭暗鬥造就了許多經典場面。比如說兩人吃飯時,就「是狼是狗」這一論題的討論,至今應該還有不少人印象深刻。
雖然說影視作品的劇本創作還是比較優秀的,也非常有趣,但客觀來說,其也是非常偏離史實的。在歷史之中,紀曉嵐根本就沒有那麼電視劇中表現得那麼「牛」,能夠在乾隆和和珅面前面不改色,侃侃而談,甚至於,他根本就不配參與這兩人的交談。
真實的紀曉嵐,不僅是個煙鬼,還是個老流氓,特別貪戀女色。
紀曉嵐煙癮大,到哪都帶著煙管子,一個勁猛抽。據說紀曉嵐為了能夠痛快地抽煙,還給自己設計了一個大煙袋,一次能裝三四兩煙,邊走邊抽幾十里路都抽不完這種。也因為紀曉嵐是個老煙鬼,所以其又獲得了一「紀大煙袋」的稱呼。
紀曉嵐的好色也是挺知名的,相傳他「日御數女」、「猶好色不衰」。有一個故事,可以反映一些。當時,乾隆想要修撰《四庫全書》這一巨著,而紀曉嵐是欽點的總纂,妥妥地編寫主力。這麼重要的事情,紀曉嵐自然要打起十二分力氣,日日夜夜忙於此。
因為太過認真,好色的紀曉嵐在很長時間都沒有再親近過女色,結果整個人都變了個樣。眼睛紅得像著火,整張臉也像是被開水燙過,乾隆見此,趕緊賞賜了兩貌美宮女,讓紀曉嵐瀉火去了。
紀曉嵐好色,老婆也娶得多,一生娶了二十多個,甚至還有個比他小了37歲,幾乎跨了兩代的距離。
這樣的紀曉嵐,有才確實是有才,但和電視劇上塑造的形象相比,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乾隆真的是明君?
第二個我們要說的就是乾隆皇帝。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乾隆皇帝和紀曉嵐有說有笑,好像特別平易近人。而在更多的影視劇中,乾隆皇帝總是有一個正面想像,比如說經常微服私巡,體恤百姓;再比如說能人善用,具有治世之才。
但歷史中真實的乾隆,並不算得上明君,而是一個複雜,性格暴虐的皇帝。首先他的確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清朝在他統治時期達到了一個興盛期,但是這不少都來自於前兩代的福澤。
而乾隆本人,則是做了很多錯事。比如說大搞文字獄,閉關鎖國。為後來清朝的大門被洋槍洋炮轟開埋下了伏筆。同時,乾隆本人還是一個喜歡奉承,鋪張浪費的皇帝。正因為他的縱容,和珅才能夠搜刮民脂民膏,變成大貪官,百姓深受其苦。也正因為他的揮霍,大排面三次下江南,導致國庫空虛,在後來變得越來越衰弱。
可見,乾隆距離明君還差得遠。
潘金蓮到底是怎麼樣的女人
我們第三個要說的就是潘金蓮。在《水滸傳》中,潘金蓮雖然是個可憐人,但是卻非常可恨。說她可憐,是因為其原本在大戶人家當婢女當得好好的,卻因為相貌出眾,受到主家的騷擾。潘金蓮不堪受到這樣的侮辱,向主家的老婆告狀,結果卻因此被賣給了武大郎,成為了一個粗矮丑漢的媳婦。
水滸傳中對潘金蓮的形象是這麼描寫的:眉似初春柳葉,常含著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著風情月意。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檀口輕盈,勾搭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而武大郎,想必也不用多說了,形象實在寒酸。一個美女,被迫嫁給了一個矮挫男,客觀來說,確實挺可憐的。
但考慮到潘金蓮後來的行為,那真是不僅可憐,反而是可恨至極了!
武大郎雖然形象不好,但是為人憨厚正直,對潘金蓮那是一個好。但潘金蓮自視極高,一直瞧不上武大郎,動不動就對其打罵苛責,妻子的事情是一點不做。後來,武松看望哥哥,潘金蓮又誘惑武松,惹得武松不快。
勾搭武松不成,潘金蓮又勾搭西門慶。為了和西門慶在一起,還將武大郎毒死,簡直是「最毒婦人心」的最佳代表。後來,武松雖然為武大郎報了仇,但是潘金蓮的臭名聲也遺傳千古,深入人心。
但是,到了今天,卻不時冒出來一些影視劇,開始美化起潘金蓮的形象。把其誘惑西門慶,說成是追逐自己的愛情,打破時代的束縛。這未免有些不尊重施耐庵老師了,想要基於《水滸傳》來洗白潘金蓮,這怎麼可能呢?
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如果基於真實的歷史,潘金蓮又是完全可以洗白的。歷史中的潘金蓮,其實是知州千金,妥妥大戶人家。而武植武大郎,也不是什麼小矮子。相反根據武植墓的記載,其身高一米八,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縣令,放今天就是高富帥。這兩人不僅門當戶當,而且婚後十分和諧,有四個孩子。跟《水滸傳》差了十萬八千里。
所以,潘金蓮也是夠倒霉的,啥事沒幹被罵了千年。武大郎同樣如此,一表人才,成功人士,變成了後人眼中的龜男。
慈禧太后都要洗白?
第四個要說的就是慈禧太后。說起這個歷史人物,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不恨。客觀來說,慈禧太后就是一個妥妥的賣國賊,她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見風使舵,殘害忠良,對侵略者卑躬屈膝,簽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在她掌權的時代,甲午戰敗,戊戌變法失敗,義和團遭到殘殺,北洋軍閥得以崛起,遺害數十年。
可以說,慈禧就是近代史第一罪人。
如果我們真的要洗白她,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感謝她的「努力」,讓清政府更早地結束了它的黑暗統治。
但這樣的一個人,現在卻出現了相當一批電視劇試圖「改善」她的形象,在這些電視劇中,慈禧所做一切都是迫不得已,甚至於她還為了國家做了很多努力。
這不是瞎扯淡嗎?
這又讓我們想起來那句經典的: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藝術創作者們,也是需要有底線的!
結語
現代人在解讀,改編歷史的時候,難免會偏離史實。而關鍵的地方在於,我們如何把握住那個「度」。
那麼,你還知道那些真實歷史形象和改編後的形象相差甚遠的歷史人物呢?歡迎留言討論。
4個「渾身污點」的歷史人物,被影視劇無腦洗白,諷刺了誰?
原本「不討喜」的4個歷史人物,就這樣被影視劇慢慢洗白了?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