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3大裸瓶酒,堅決不加1滴香精,100%純釀,卻因太便宜被嫌棄
何謂裸瓶酒?
在有些人眼裡,裸瓶酒就是用廉價酒瓶裝著的酒,100%是差酒;但在筆者看來,大部分裸瓶酒看似包裝廉價,實則都是不加1滴香精的優質純釀,好喝又不貴。
關於裸瓶酒,很多人都對它有很多誤解,覺得這類酒價格那麼便宜,肯定是酒精勾兌的,就算是糧食酒,也是用劣質糧食釀的。
說實話,但凡稍微了解一下純糧酒的成本,都不會以價格判定酒的好壞。
筆者曾對醬香酒的原料成本,做過一個簡單計算:就算選用最好的糧食,一斤價格也才4~5元,按照5斤糧食出1斤酒的規律,一斤酒的原料成本價最低20元,而1瓶酒還不到1斤,所以,一瓶醬香酒的原料成本價是不到20元的。
即使是算上人工、時間以及包裝等成本,一瓶優質醬酒的成本其實不到100元,就算是茅台也不例外,當然,如果換成其它香型的酒,你會發現成本會更低。
看到這,不少人可能已經發現了,決定一瓶酒好壞的原料成本,其實並不高,那為啥近些年白酒一直在提價呢?
很簡單,成本都用到了廣告宣傳與日漸花里胡哨的包裝上了,現在的白酒廣告,哪個不是動輒百萬起步,這錢打哪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還是消費者買單。
當然,在「包裝宣傳大於天」的當下,還是有不少酒廠,堅持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優質酒,從不在包裝和廣告上下功夫,只一心錘鍊酒質,因此,釀出的酒,包裝都比較簡陋,價格也便宜,它們就是老酒友們經常提到的裸瓶酒,即光瓶酒。
而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年因太便宜,常被普通人嫌棄,但行家卻當寶的裸瓶酒,有些說不定你也喝過。
中國3大「裸瓶酒」,堅決不加1滴香精,均是100%的純釀,沒想到竟因為太便宜頻遭嫌棄。
紅星二鍋頭
這款酒,可以說是每個老北京人的「心頭愛」。
它是作為獻禮項目而誕生的一款酒,以高粱大麥等原料釀製而成,在當時生活水平不高的大環境下,此酒一出來便規定,價格不能太高,一定要讓普通人都喝得起。
幾十年來,這款酒的酒質是越來越好了,但價格始終不高,就算是最貴的一瓶估計也超100元。
可惜,如今這款物美價廉的「大眾好酒」,因為太便宜,常被人誤解成勾兌酒,實際上,它是真正的100%純釀,不含1滴香精。
君中元私藏酒
眾所周知,醬香酒的成本,在所有白酒中是最高的,但一般都在百元以下。
有些廠家,為了賺取更多利潤,在釀酒的時候會偷工減料,但這款酒卻不會。
因為釀製它的初衷,便是打造一款老百姓喝得起的優質平價醬酒。
為了能釀出這款酒,其釀製人,曾傳政(茅台榮譽廠長李興發徒弟),選的原料全都是甄選的糯高粱,並採用大麴坤沙工藝釀製而成,總之,不管是原料還是工藝,都和茅台如出一轍。
用高粱等優質糧食釀出的新酒一出來,還會被窖藏6年,長年陳放後的酒,酒體老熟,透亮,酒瓶一開,香味立馬竄入鼻孔,勾得人口舌生津,抿上小小一口,唇舌瞬間被酒的醇、順以及雅等征服,醬香突出,一口下去,暖意十足,滿足感更是攀到頂峰,難怪不少人只喝一次便忘不了。
金門高粱酒
台灣省一共有3大地方名酒,這個金門高粱酒可以說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款。
因為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此酒在鑒別上很難採用我們常用的方法,因為它不採用內地白酒的香型,也不採用白酒的執行標準,想憑藉著這2點來鑒別真假很難。
這款用高粱釀出的地方美酒,酒香雖與清香型的汾酒類似,但大體上又超過清香酒,也不似濃香,甚至與鳳香酒也有著一定相似,有機會一定要嘗嘗。
當然,除了上面這3款, 市面上還有不少裸瓶酒都不錯,比如綿柔尖庄、雙溝大麴、洋河大麴以及牛欄山和老村長等,如果必須選一款喝,你們會選哪一種呢?在你們心裡,哪款酒才算是「裸瓶酒之光」?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不一樣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