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算專家工作站及大健康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平台正式啟動

2022年07月14日16:00:04 熱門 1672

建設創新平台為了讓臨床監測更精準

上海2021年6月25日 /美通社/ -- 腫瘤患者如何精準治療?治療的效果如何進行多次動態監測?如何避免創傷性檢測?這些問題不僅是患者所關心,也是臨床所期待的。如何在這些領域不斷創新,助力人類大健康? 6月23日,慧算專家工作站、大健康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平台在滬揭牌,同時,慧算MRD臨床科研項目正式啟動。

慧算專家工作站及大健康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平台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慧算專家工作站由歐洲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雙院士郭毅可院士與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主任李亦學教授領銜,雲集臨床醫學、分子遺傳學、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眾多專家教授共同參與的技術創新與研發平台。

慧算專家工作站及大健康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平台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創新平台生逢其時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李虹鳴在致辭中說,上海市科協正聚焦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戰略目標,專家工作站和大健康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平台的成立,正逢其時。近年來在全球精準醫療發展趨勢的影響下,我國在精準醫療領域密集地發布了相關的政策,為加速推進行業發展提供了政策的指引,精準醫療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十四五期間隨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服務管理辦法的頒布,醫療大數據領域將會有更多標準和配套政策的發布,精準醫療行業將在政策、技術、市場需求以及資本等多方因素的合力推動下實現快速的發展。依託於上海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工作載體來持續地推進精準化的創新服務的體系建設。

她希望慧算依託專家工作站與大健康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平台,在郭毅可院士、李亦學教授等科研團隊的指導幫助下,按照優勢互補,合作互信、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構建上海精準診療產業,共建共信技術平台的體系,有效地整合和發揮精準醫療行業專家資源和技術的力量,不斷地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在上海精準診療及生物醫療大數據建設中起引領的作用。

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的領導也希望作為發改委首批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範中心和高發腫瘤及遺傳性疾病基因檢測示範中心承擔單位的慧算,能夠承擔大數據研發與應用創新平台的相關業務落地,為產業技術研究合理支撐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助力上海和長三角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專職副主席劉永輝、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創新服務部曹曉靜、浦東中科院院士上海浦東活動中心黨支部書記、副主任奚冬洪、院士服務部部長倪福華、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協會創新服務部郭建平、中科院院士上海浦東活動中心朱佳瑩、上海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吳俊偉、黨支部書記丁志剛、創新服務中心主任王萌等領導對創新平台的發展寄予厚望,希望專家工作站為浦東新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上海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腫瘤檢測與監測期待新技術

郭毅可院士做了遠程的視頻分享。他認為,腫瘤數據複雜,涉及到影像、病理、分子診斷等多組學信息,需要數據整合和高效的處理能力,有效分析腫瘤致病因素和相關因素,有針對性地開展腫瘤研究和防治。在醫學研究領域,大數據可以加強臨床信息與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多學科的融合,發現疾病機制,提高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的療效。他希望通過建立腫瘤大數據臨床研究平台,通過數據共享,預測和評估腫瘤患者基因狀態,為患者個性化治療提供依據,以期幫助到臨床和患者。

李亦學教授希望慧算專家工作站和創新平台要多學科協作,以人工智慧大數據和精準診療為核心,打造領先的技術平台,以更好的服務社會為宗旨。國家倡導的四個面向:「面向國際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全民健康」,也是指導科技發展的方向。努力發展腫瘤個性化診療技術就是面向腫瘤患者,服務患者,服務社會。

現場同時啟動的慧算MRD臨床科研項目,也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強烈興趣。微小殘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 是指腫瘤患者經治療緩解後,體內仍殘留少量癌細胞的狀態,最終可能會引起疾病複發。MRD檢測是指,當患者接受了手術以及輔助治療等根治性治療之後,對患者進行術後或治療後的循環腫瘤DNA (ctDNA) 檢測,基於ctDNA的檢測結果,判定是否存在分子層面上的殘留病灶。而對於ctDNA監測,是通過對患者ctDNA含量的多次動態檢測,評估患者預後及療效預測。基於患者MRD的動態檢測,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更加個性化和更精準的治療,有別於傳統的診療路徑,給患者帶來更好的臨床獲益,有望讓腫瘤患者實現長期生存。目前,動態檢測技術已經應用在腫瘤全程管理中,覆蓋早篩、圍手術期、晚期個性用藥、複發監測等。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實體瘤患者在根治性治療後體內若殘存有分子水平的腫瘤病灶,可能會導致腫瘤複發,從而產生不良預後。但是目前的檢測技術與監測手段在靈敏度與特異性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而動態監測中可選用的維度少、標誌物少。因此,需要有新的技術手段出現,以便早於常規檢測手段(如影像學),為臨床早期干預提供可靠的工具。而無創的液體活檢技術為經治療的腫瘤患者的動態檢測提供了新的思路。

項目啟動儀式後的MRD臨床科研專家討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病腫瘤科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胰腺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理偉教授做了《動態監測MRD臨床研究進展》的專題報告,專家工作站負責人做了《MRD檢測技術研究及產品研發進展》的專題介紹。之後,與會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專家希望慧算專家工作站以MRD臨床科研項目為依託,服務國家戰略,多學科專家協作,臨床專家、分子遺傳學專家,大數據分析專家、聯合相關生物醫藥企業,打造多方面技術升級、促進行業技術規範和創新發展。

慧算專家工作站及大健康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平台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慧算助力腫瘤精準診療的未來

慧算醫療擁有系統完善的完善的科研硬體基礎和結構合理、知識互補的研發技術團隊,構建了專業化的精準診療實驗技術平台、實時更新的精準診療知識解讀體系及優秀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開發了系列基因測序數據分析演算法、基因-疾病-藥物-療效等相關精準診療知識解讀、語義檢索、機器學習等演算法體系,還構建了報告自動化系統、全流程管理系統等,形成了諸多知識產權;慧算在精準診療科研服務行業耕耘數年,業務範圍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有良好的渠道市場和終端資源。慧算專家工作站將要開展的項目是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腫瘤微小殘留病灶MRD和動態監測技術,是通過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DNA檢測來動態監測患者的複發風險。目前MRD存在的主要技術難點,一是準確選取儘可能多檢測位點,這需要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技術的幫助,二是需要更精準的實驗技術、演算法和知識庫相互支撐,這需要我們持續的升級、優化實驗流程,深入分析模型及知識庫。

慧算CEO鄧錫銀介紹,慧算專家工作站將在郭院士和李教授的帶領下,充分發揮專家團隊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演算法、生物信息分析建模的優勢,探索驗證多維度檢測方案,包括基因突變、甲基化、循環腫瘤細胞、影像學等,開發更優化的生物信息分析演算法、個體化檢測方案推薦演算法,建立一個基於多維度特徵的腫瘤負荷預測模型,將更加有效的區分檢測中的背景噪音和弱信號,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MRD未來也可以結合人工智慧,形成精準診療決策諮詢系統,還可以指導新葯研發。

慧算專家工作站及大健康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平台的成立,將為腫瘤精準診療技術的轉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平台,為中國的臨床診療技術的創新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