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流轉,濟南老街巷的府都印象

2022年07月13日19:44:23 熱門 1420

歲月流轉,濟南老街巷的府都印象 - 天天要聞

攝影:邵凱

明初,濟南成為山東的省會,省、府、縣三級的各衙門在老濟南城中交錯羅列。歲月流轉,如今這些官署多歷變遷,唯有城中縱橫的那些老街巷如同穿越時空的脈絡。

遊逛濟南老城區,縣西巷這條垂直於泉城路的繁華大街自然不容錯過,古典與時尚相結合的商業建築群,使這條老街煥然一新。縣西巷中的「縣」,指的不是縣一級的行政區劃,而是指古時的歷城縣署,也就是歷城縣衙。雖然這一老建築早已不在,想要找到它的位置卻並非難事。

歲月流轉,濟南老街巷的府都印象 - 天天要聞

攝影:王嘯

在縣西巷東約200米處,有一條與之遙相呼應的老街縣東巷。在縣西巷、縣東巷中北部另有兩條橫穿的小巷,這便是南邊的縣前街和北邊的縣后街了。這四條老街巷因分別位於縣衙的東、西、南、北而得名,四條街合圍的地方也正是過去歷城縣衙所在。據濟南文史專家唐景椿介紹,歷城縣的歷史清晰可查,早在漢景帝4年(公元前153年)就設立歷城縣,屬青州濟南郡。歷城縣衙也可謂命途多舛。

明崇禎巳卯年間,由於清兵攻陷濟南城,歷城縣衙被大火所燒,官兵枕籍風露,只能席地辦公。當時的知縣宋祖法對歷城縣衙進行重修,「作吏舍數十楹如昔制」,試圖恢復原來的樣貌。

清代康熙年間及以後,歷城縣衙又經多次修建,比從前寬敞了許多。道光年間,由於廚師不慎,引發火災,縣衙幾乎再次被燒毀,只得重建。至清代末年,歷城縣衙的東西南北,分別形成了縣東巷、縣西巷、縣署前、縣后街,民國時期縣署的南面改成了縣門前街。這四條街的名字就是因歷城縣衙而命名的。

民國元年,縣署改為縣公署,知縣改為縣知事。國民政府時,縣公署改為縣政府。1937年,歷城治所遷至王舍人庄。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三民主義青年團山東支團部曾駐此,縣衙門前的街巷也更名為青年路。後來,這個原來的歷城縣衙拆除建成了省級機關的宿舍樓群。1980年,縣前街得以複名。

過去,縣西巷是進出德王府和清代山東巡撫署的重要通道,也是清代重要的糧食儲地。縣西巷兩側有很多密如蛛網的蜿蜒小巷,街西側有牛頭巷、財盛巷、米廒門前街、南北倉棚街、珍池街、後宰門街、萬壽宮街;街東側有縣前街、縣后街、東西菜園街、南北菜園街、興隆店街、北察院街。

從這些街巷的名字便可以看出縣西巷曾經的繁華,比如米廒門前街,便是依託縣西巷在清朝時作為糧倉的所在地而起的名字,縣西巷一帶曾經是清代歷城縣的養馬之處,官員往來如此,縣馬園子街也因此得名。

歲月流轉,縣西巷也變了模樣。在道路改造中,兩側許多的小衚衕都被納入其中,尤其是南北鐘樓寺街,已完全併入縣西巷,使縣西巷變寬變長,成為老城區的一條貫通南北的城市次幹道。

西晉時期,濟南郡的首府由東平陵城遷至歷城,老濟南城就是歷代郡、國的行政中心。宋徽宗政和六年,濟南郡改為「濟南府」,首府設於歷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濟南府」也就成了濟南城中最高的行政機構,濟南府署也相應建成。但目前能夠明確位置的濟南府署可追溯到明代。

據史料記載,濟南府署創建於明洪武初年,最初建在運署街(今泉城中學校址),由濟南知府崔亮創建。唐景椿說,當時,這裡並不叫運署街,經考證,這一帶是一個始於漢代的大型冶鐵基地。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三司」中的按察司遷到此地,濟南府署遷出,這條街就叫做按察司街。

清順治年間,原設在府東大街(現皇亭體育館內西北部)的鹽運使署遷到此街,並逐漸與按察司街剝離,這才有了運署街之名。1906年起,這條只有230米的小街上開設了濟南女子中學、濟南最早的公立中學濟南第一中學,鹽運使署也被改建成了濟南濼源中學,昔日的官署之地變成了學府聚集區。

上世紀50年代,濟南濼源中學改為濟南市第十八中學,唐景椿正是在此求學。他回憶,當時鹽運使署的一些老房子還基本保存著,但大都改為了教研室。每到春季,院中桃花盛開,與古色古香的老房子相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1966年,此街曾一度改為「運輸街」,1980年後又復稱原名。

按察司遷來後,濟南府署遷到了縣西巷東面的開元寺故址,由知府陳修利用原建進行了改建翻新,內有敬事堂,後有琴鶴堂,還有廳、架、閣、庫等建築。濟南府署前的道路,以其為界,東側的稱為府東大街,西側的稱作府西大街。

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清兵攻陷濟南,府署全部焚毀。直到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才由知府蔣焜重修。重修後的府署,基本布局仍照原樣。其建築大門外,對面建一石基、磚身、瓦頂的影壁,上繪傳說中能辯曲直,見人爭鬥,即以角觸不直者的獅豸彩形圖以顯威武。大門外宅門的兩旁,還有不少附屬機構,東面有司獄司、庫房等,西面有監獄、照磨所等。

辛亥革命後,廢濟南府。解放後,這裡曾為山東省警官學院。1962年,被改建為山東省政協駐地。隨後,年久失修的舊房被拆除,辦公樓與配套宿舍樓群拔地而起,改變了過去破舊的面貌,而院前的府東大街、府西大街在歷經多次拓寬改造之後,已成為泉城路的一部分,蹤跡難尋。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山東的省會由青州府移至濟南府,此後,濟南就一直為山東省會。說起省府,濟南人自然就會想起省府前街,這條街因位於「省府」前得名,街的北頭就是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南門。

唐景椿介紹,現在的省府所在地,從南北朝開始就一直是濟南和山東省的高級衙署駐地。辛亥革命後,這裡是省長公署,國民黨統治時期還曾作為山東省民政廳。由於朝代更換,這條街的名字也多有變更:元代時名憲衙街,又名同知巷、澄清里等,可能與當時這裡為掌管監察、司法的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使司有關。明朝,承宣布政史司遷此,這條街改為布政司街。清代這裡仍是掌管民政、財政的山東布政使司所在地,街名也改稱為布政司大街;門前東西向的街巷則被稱為布政司小街。

因這條街所處位置特殊,歷代有許多官吏都在這裡建造府邸,其中,元代著名文學家張養浩的「七聘堂」就曾建在這條街上。張養浩曾做過監察御史,他為官清正,屢抨時政,為當時的權貴所不容。辭官歸隱後,他在大明湖邊建造了一所住宅,白天與三五好友泛舟湖上,飲酒賦詩唱曲,夜裡則秉燭思讀,過著神仙般的悠閑生活。

後來,朝廷因吝他的才學,曾七次下詔徵用,前六次他都不為所動,第七次時,因當時發生災害,張養浩才為救災重返仕途,為百姓服務,最終累死在救災崗位上。後人敬其不阿權貴、不懼高壓的品性,就把他的故宅稱為「七聘堂」。

明代後期至清代康雍乾時期,由於受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街上逐漸繁華起來,成為經營書籍、筆墨、古董、裱褙、印刷、體育用品等的商業街,建國後改為省府前街。

歲月流轉,濟南老街巷的府都印象 - 天天要聞

攝影:李鋒

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清兵攻入濟南時,俘獲德王朱由樞並焚燒其位於珍珠泉的德王府。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山東巡撫周有德在此建巡撫署。雖其面積比明德王府要小了些,但卻是山東最高的權力機構。因清時省巡撫一般要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之銜,所以巡撫和巡撫衙門都稱「撫院」,於是人們便把位於「撫院」前的一片幾十米的地方稱為院前大街,把位於其東、西兩邊的地方稱為院東大街和院西大街。

歲月流轉,濟南老街巷的府都印象 - 天天要聞

攝影:斬雲劍

在清巡撫衙門前,曾有一座用磚砌的高大影壁牆,這堵影壁牆擋住了人們的視線,使巡撫衙門成了一個很神秘的地方。在這影壁牆的後面,是半圓形的圍牆,圍牆東西隔開了一個門,這便是東、西轅門,供巡撫衙門的官員進出。兩個轅門之外的兩條小街,就被稱作東轅門街和西轅門街。

辛亥革命後,這裡開始是督軍和督辦公署,後又成為山東省政府所在地。1937年12月,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見侵華日軍逼近濟南,燒毀大院內除大堂外的所有建築物,棄城南逃。解放後,政府對此進行了多次精心修整,在大門以西建了禮堂,北面四號樓則成了省人大常委會機關。

來源:濟南古城歷史街區

作者:陳巨慧 渠冉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