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光電-台州智能終端用光學組件技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2022年07月12日16:09:15 熱門 1937

(一)項目基本情況

本募投項目用於生產像光學組件、生物識別光學組件和移動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等產品,主要配套高端智能手機和智能穿戴設備等。

1、 成像光學組件

成像光學組件主要是紅外截止濾光片組立件。紅外截止濾光片是通過在光學元器件表面鍍制紅外截止膜層從而實現可見光透過,紅外光截止的效果,使感光晶元能夠模擬人眼的視覺範圍成像。紅外截止濾光片類別主要有:白玻璃紅外截止濾光片、藍玻璃紅外截止濾光片、樹脂紅外截止濾光片、塗布紅外截止濾光片和複合型紅外截止濾光片。

水晶光電-台州智能終端用光學組件技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天天要聞

紅外截止濾光片組立件是紅外截止濾光片產品的延伸,是指將紅外截止濾光片與支架等產品的組裝服務,以便提供下遊客戶更多的選擇。

成像光學組件的下游根據產品應用領域主要分成三大類型:手機攝像頭模組、安防監控系統和車載攝像頭模組。

2、 生物識別光學組件

生物識別光學組件主要包括窄帶濾光片組件、光學屏下指紋濾光片、圖形化鍍膜晶圓等產品,是生物識別類產品的核心部件。其中,窄帶濾光片主要是將干擾紅外成像的可見光及其它紅外光過濾,使成像需要的 850nm 或 940nm 波段光線通過,降低成像信噪比,提高識別精度;圖形化鍍膜主要用於結構光發射端的激光開關保護及薄型化屏下指紋產品晶元圖形化濾光膜應用。

生物識別光學組件交下遊客戶進行模組組裝後,生產出近紅外攝像頭模組,以實現人臉/虹膜(生物)識別及 3D 建模/追蹤等典型功能。通過近紅外帶通濾光片,蘋果/三星等廠家在手機上實現了人臉/虹膜識別功能,而谷歌/oculus 等廠家在平板/可穿戴設備/自動駕駛上實現了 3D 建模/追蹤。

3、 移動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

移動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主要包括智能手機屏幕前蓋板、智能手機電池殼蓋板、智能手錶表蓋和攝像頭光學窗口蓋板,是智能終端產品必不可少的組件之一。其通過將UV轉印GDF工藝(將紋理或數碼圖文轉印到玻璃防爆膜上)、PVD 鍍膜(防止指紋及油污粘附,增強表面耐磨性,使手感溫潤、順滑)、2.5D、3D 加工等技術應用於玻璃或藍寶石保護面板上,賦予智能終端設備更好的功能性和更優的光學特性。

綜上,本項目建成達產後,公司將新增年產 1.2 億套成像光學組件、2.0 億套生物識別光學組件和 1.5 億套移動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的生產能力。

(二)項目可行性及市場前景

1、符合行業發展需要

(1)符合行業發展政策

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的高速增長和配套硬體的快速更新,使得上游的光學光電子行業也獲得了快速發展,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近年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發展政策,旨在推動我國光學光電子產業的快速發展。本募投項目所處行業的主要下游產品智能移動終端用光學組件相關產品也被列為《中國製造 2025》《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的新一代信息產業重點產品之一,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

當前,我國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期。我國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產業已經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光學產業鏈。本募投項目的實施有助於公司進一步發揮示範帶動作用,促進國產化配套及產業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推動我國光學光電子產業進一步發展。

(2)符合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智能終端技術的成熟以及通信技術的推廣,智能觸摸屏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產品成為更多消費者的選擇;同時 AR/VR、車載、無人機、智能家居等新興領域的延伸應用,同步推動了精密光學元器件市場的旺盛需求,也對精密光學元器件的性能、外觀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① 成像光學組件

隨著 5G 網路商用時代來臨,新一輪換機潮已經來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迎來上升;終端用戶對於手機拍照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促進了前、後多攝模組滲透率的提升,由此下遊客戶對公司包括紅外截止濾光片在內的成像光學組件需求將保持高速增長。

② 生物識別光學組件

近年來,由於智能手機行業總體從增量增長轉為存量競爭,光學領域成為智能手機創新的重要方向。下游模組、終端廠家在全球生物識別應用領域高速發展的驅動下,不斷發展 3D 成像、屏下指紋、潛望式攝像頭、VR/AR 等應用場景,

促進了生物識別相關產品的需求增長。蘋果 2017 年推出的 iPhone X 搭載 3D 感應模組,開啟人臉識別新功能;華為 Mate 30 Pro 首次採用前置結構光、後置 ToF的雙 3D 感知方案,智能手機的信息獲取方式從「2D+靜態」向「3D+動態」演化;全面屏滲透率提升使得屏下指紋解鎖成為智能手機發展新趨勢。此外,生物識別在智能家居、金融支付、無人機、車載攝像頭等領域均已打開應用。公司積極抓取光學技術革新機遇,利用 3D 感知等方面的技術和市場儲備能力,重點發展包括窄帶濾光片、光學屏下指紋濾光片、圖形化鍍膜晶圓等在內的生物識別光學組件,以享生物識別市場高速發展的紅利。

③ 移動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

5G 通信、無線充電等技術發展和應用推廣對手機信號傳輸的要求有所提高,且光學元器件產業新興領域的延伸應用對精密薄膜光學面板的性能、外觀防護和視覺效果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5D、3D 玻璃蓋板作為替代金屬蓋板的非金屬材料,以其優秀的信號傳輸能力、舒適的手感、完美貼合能力等特性成為未來智能手機蓋板的優先選擇。而藍寶石因其高硬度的特性被廣泛地應用在手機攝像頭及智能手錶保護蓋板。精密薄膜光學面板生產商通過在玻璃或藍寶石等非金屬材料的表面進行工藝加工實現光學高透過率、耐衝擊、耐磨、防水、防霧、精密紋路、美觀等不同特性。而公司在光學材料和精密光學薄膜技術等領域的完整技術體系能夠為面板表面工藝加工提供成熟的技術支持。

綜上,公司將通過本募投項目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擴大成像光學組件、生物識別光學組件和移動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的生產規模,實現公司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同時提升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下游市場前景廣闊

(1)成像光學組件

① 5G 時代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旺盛,拓展成像光學組件市場規模

近年來,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旺盛的市場需求帶動了上游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隨著 5G 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有望迎來換代需求,同時相關消費類電子產品硬體設備的持續更新換代在直接推動光學攝像頭市場需求的同時,也間接拓展了成像光學組件產品的市場規模。

② 智能手機攝像頭多攝滲透率提升,助推成像光學組件需求擴容

受產品升級推動,智能手機攝像頭多攝已成為主流趨勢。根據科技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的統計數據,2018 年 7 月,全球銷售的智能手機中約 42%配備了至少雙攝像頭,而這一比例在 24 個月前還只有約 3%;多品牌雙攝及以上攝像頭滲透率已達到較高水平,其中華為達到84%,Vivo達到61%,蘋果達到49%;

2019 年 3 月,華為三攝及以上滲透率達到 23%,Vivo 達到 17%。據 Counterpoint預測,三攝及以上攝像頭滲透率在 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將分別達到 15%、35%和 50%。2018 年底至 2019 年面世的旗艦機甚至開始搭載後置四攝攝像頭。此外,前置雙攝在智能手機中也開始應用,例如三星在 2019 年 2 月發布的 GalaxyS10+採用 1,000 萬像素+800 萬像素的前置雙攝模組,華為在 2019 年 9 月發布的Mate30 Pro 採用 3,200 萬像素+ToF 前置雙攝模組,預計未來前置雙攝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隨著用戶對攝像要求的提高,智能手機攝像頭除了數量上的增長外,功能性也不斷擴大,逐步從單一的像素提升發展成大光圈、超廣角、潛望式長焦、ToF、電影鏡頭等特色鏡頭的引入,例如華為 Mate30 Pro 後置四攝對應了 4,000 萬像素電影攝像頭+4,000萬像素超感光攝像頭+8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3D深感攝像頭。由此可見,全球智能手機已全面進入多攝時代,攝像頭數量和功能的不斷升級將帶動公司成像光學組件產品需求的持續增長。

③ 其他應用領域的延伸,豐富成像光學組件需求

除智能手機外,車載攝像頭和安防高清攝像頭是另外兩大主要的成像光學組件下游應用領域。

隨著道路交通安全和汽車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 ADAS 和未來無人駕駛市場的興起,車載攝像頭模組生產商迎來了發展良機,也對車載鏡頭的數量和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間接帶動成像光學組件的市場需求。

由於世界局部地區局勢動蕩以及各種組織機構面對的安全風險日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採用安防監控系統應對城市安全威脅,全球對安防監控鏡頭的需求量逐步擴大。此外,高清化也已成為該行業的共識,安防高清攝像頭的廣泛使用進一步助力成像光學組件的需求提升。

(2)生物識別光學組件

公司生物識別光學組件產品主要依託3D成像等核心技術,應用於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手勢識別、金融支付、3D 建模以及動作追蹤等領域。隨著數碼影像向機器視覺趨勢邁進,更多種類的智能設備應運而生,產品成像應用面不斷拓寬,數字成像時代正朝著圖像分析時代轉變。

根據思瀚產業研究院的資料,全球生物識別技術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由 2010 年的 60.80 億美元增長到 2017 年的 131.90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1.73%,預計到 2021 年將達到 300 億美元左右。其中,指紋識別技術在全球生物識別市場中的佔比最高,2017 年佔比達到 56.70%,人臉識別技術僅次其後,雖僅佔比 16.40%,但發展迅速,2010 年至 2017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29.61%。我國生物識別市場規模亦保持高速增長,2018 年市場規模為170.10 億元,2012 年至 2018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8.97%,預計 2023 年達到 379億元。

① 3D 感知人臉識別的廣泛應用

3D 感知的主流方案共有三種,分別是結構光、ToF 和立體視覺。結構光基於激光散斑原理,通過採集物體的三維數據構建 3D 模型,主要用於近距離 3D人臉識別,已在 iPhone X、華為 Mate20 Pro 等多款機型中應用;ToF 基於反射時間差原理,能夠覆蓋中遠距離,主要用於人臉識別和拍攝效果增強,已在華為Mate30 Pro、OPPO R17 Pro 等多款機型中應用;立體視覺需要測距並配合三角測量,成本高且使用環境受限,暫未廣泛應用。除智能手機前後置攝像頭外,3D感知在金融支付、AR/VR、遊戲、工業製造等領域也均有應用,例如支付寶的「蜻蜓」人臉支付設備成功實現「刷臉」支付。根據產業研究機構 Yole 的預測,全球 3D 感知市場規模預計從 2017 年的 21 億美元增長至 2023 年的 185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44%。

公司在 3D 感知核心光學元器件中的窄帶濾光片、光學屏下指紋濾光片、圖形化鍍膜晶圓等領域均有布局且具有先發優勢,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3D 感知市場的擴容將使得公司相關產品需求不斷提升。

② 屏下指紋的廣泛應用

最常見的指紋識別方案為電容式,但需要單獨設置識別裝置,如正面按壓指紋識別、背面指紋識別、側邊指紋識別,對外觀設計存在一定影響。因此隨著手機全面屏概念的流行以及 OLED 滲透率的提升,有利於屏佔比最大化的屏下指紋技術應運而生,並成為智能手機發展新趨勢之一。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WitsView數據,2017 年全面屏手機滲透率僅為 8.7%,到 2021 年則將達到 92%。屏下指紋解鎖目前主要有光學與超聲波兩種方案,其中光學方案比較成熟,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來探測指紋迴路,並形成可用於識別的指紋圖像,成本低廉,在智能手機市場較為普及。目前已有的屏下指紋機型大部分均採用光學方案,如華為 P30、Vivo V27、OPPO Reno、小米 9 等。

根據國際諮詢公司 HIS Markit 數據預測,2018 年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的出貨量預計超過 9,000 萬顆;2019 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出貨量預計超過 1.75 億顆;至 2021 年預計超過 2.8 億顆,由此推動屏下指紋相關光學元器件市場需求的高速增長。

③ 其他領域的廣泛應用

除了人臉識別以及屏下指紋解鎖外,生物識別技術還廣泛應用於虹膜識別、手勢識別以及 3D 建模、動作追蹤和虛擬顯示領域等。

由於虹膜識別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等優點,該技術已經被一些行業所廣泛使用(如金庫、安防工程等)。韓國三星公司在 2016 年 8 月發售的 Galaxy Note 7中搭載了虹膜識別技術,並獲得了市場的好評,為未來智能手機搭載虹膜識別技術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手勢識別亦將成為智能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的下一個重要應用領域。無論是消費級市場的遊戲、娛樂、交互,還是商業領域的醫療、工業、軍事等,都需要豐富的手部動作來參與,因此手勢識別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對於智能手機而言,隨著手勢識別的廣泛應用,將涵蓋手機自拍、遊戲、瀏覽網頁、購物等在內的眾多應用場景,實現用戶體驗的大幅提升,智能手機也將從觸控屏時代走向手勢識別時代。例如華為 2019 發布的 Mate30 Pro 前置即採用了雙攝方案+手勢識別感測器。近年來,蘋果、微軟、谷歌、索尼、三星等國際巨頭均在加快手勢識別應用領域布局。

生物識別光學組件亦廣泛應用於 3D 建模、動作追蹤和虛擬顯示領域。隨著3D 建模、動作追蹤產品的廣泛應用,以及 AR、VR 終端產品出貨量的快速增加,生物識別光學組件的市場容量也將進一步拓展。

(3)移動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

① 5G 通信、無線充電等技術進步為光學面板行業提供良好前景

金屬面板因質感優良、手感舒適、抗摔性強、散熱顯著等特性是主流智能手機機型的標配。而隨著 5G 通信、無線充電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推廣,智能設備對信號傳輸的要求提高,金屬面板對信號屏蔽的缺陷成為其發展的重大瓶頸,從而致使非金屬材質面板的需求不斷增加。2.5D、3D 玻璃面板以其輕薄、透明潔凈、抗指紋、防眩光、堅硬、耐刮傷、耐候性佳等優點成為未來智能手機面板的新寵。5G 時代到來將推動智能設備的更新換代,從而大幅增加對玻璃蓋板的需求。根據國際權威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 IHS Markit 出具的《觸控面板與蓋板玻璃與 CPI》報告,手機觸控面板正反面蓋板玻璃全球出貨量於 2019 年預計達到 24億片,較 2018 年的 21 億片增長 13.9%。預計這種穩定增長態勢在未來兩年內將繼續保持,2020 年增長 11.4%,2021 年則增長 7.3%。

② 5G 時代的臨近及智能穿戴設備的需求提升藍寶石消費電子市場的應用

藍寶石以其耐劃傷、強度好,安全性能高、防破碎風險低等優勢在消費電子領域主要應用於手機攝像頭的保護蓋板、指紋識別 HOME 鍵蓋板、智能手錶保護蓋板等。5G 時代的臨近迎來手機更新換代的浪潮,進而帶動了藍寶石手機攝像頭保護蓋板的需求增長。同時,智能手錶保護蓋板作為藍寶石在消費電子領域的主要應用,未來前景廣闊。據國際權威金融信息服務供應商 IHS Markit 數據顯示,2018 年智能手錶顯示屏的出貨量為 1.49 億台,同比增長 42%。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 IDC 預估,在 2022 年智能手錶的全球出貨量有望達到 1.904 億台。因此,終端市場的需求將帶動上游藍寶石保護蓋板產業的發展。

3、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根據浙江經緯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出具的《浙江水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終端用光學組件技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光學組件技改項目可研報告》」),本項目達產後年銷售收入預計為 189,200.00 萬元,預計創造年稅後凈利潤 21,353.61 萬元,項目預期效益較好,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為廣大股東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

綜上,公司積極把握 5G 網路、智能手機多攝、生物識別發展的市場機遇,緊跟光學產業前沿技術做好業務布局。本募投項目通過引進先進設備,新擴建智能終端用光學組件產業基地,在擴大公司基礎業務成像光學組件生產規模的同時,依託公司在精密光學冷加工、精密光學薄膜、半導體光學、3D 成像、混合顯示等核心領域的技術沉澱與競爭優勢,重點布局生物識別等感知產業,並橫向延伸產品結構至精密薄膜光學面板領域,實現原有業務與新增業務的高效協同。本募投項目有利於公司升級產品結構,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加強盈利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同時通過引進國外先進設備,進一步提高生產技術以及加工工藝水平。因此,本項目無論是在行業發展需求、市場前景還是在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具有較好的可行性。

(三)項目投資規模

本募投項目預計總投資為 145,921.62 萬元,其中建設投資 134,221.62 萬元,鋪底流動資金 11,700.00 萬元。

(四)產品方案及生產規模

本募投項目用於生產成像光學組件、生物識別光學組件和移動智能終端精密薄膜光學面板,具體生產規模見下表:

水晶光電-台州智能終端用光學組件技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天天要聞

(五)項目實施主體

本項目實施主體為水晶光電

(六)項目選址

本項目建設用地位於台州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具體位於開發大道 2198 號。公司合法擁有該項目選址所在土地的權屬,其《國有土地使用證》編號為椒國用(2016)第 000490 號以及椒國用(2016)第 000491 號。

(七)項目實施進度

本項目建設期為 24 個月。

(八)項目效益分析

根據《光學組件技改項目可研報告》,本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正常年銷售收入189,200.00萬元,稅後利潤21,353.61萬元,稅後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2.15%,稅後投資回收期 5.51 年(含建設期)。

(九)項目備案和環保方面

截至本預案公告之日,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製完畢,立項備案工作已經完成,相關環評正在進行中。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