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2022年07月12日11:40:18 熱門 1500


當年,是誰幫助年輕的鄧小平邁出了赴法勤工儉學的關鍵一步?鄧小平之女毛毛所著《我的父親鄧小平》和大型文獻電視片《鄧小平》,都滿懷敬意地提到了鄧小平的老師汪雲松。「四川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倡導人公推吳玉章先生,而重慶留法勤工儉學的功臣,當屬重慶商會會長汪雲松先生。」

「當時我就覺得,

希賢這娃娃將來定有出息!」


汪雲松,字德薰,1874年生於一個商人家庭。青年時考選上貢生,入北京國子監深造,由此有機會與京師的皇親國戚交往,不僅獲得了包括乾隆、康熙皇帝御書在內的大量珍貴古玩字畫,而且還與末代皇帝溥儀的哥哥、古樂大師溥雪齋有金蘭之交,曾換帖結拜為兄弟。

1905年,汪雲松攜眷屬到江蘇出任知縣,頗有政績與口碑,不久就保升道台、五常府知府等職。

儘管當時盛行「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之說,但辛亥革命成功後,汪雲松攜眷返回重慶時,除了帶回一些古玩字畫和在吉林十分便宜的皮衣外,再無其他財產。幸虧其父經商尚有不少收入,一家人回渝後的生活才無後顧之憂。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汪雲松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此後,他見重慶城缺醫情況十分嚴重,便與巴縣鄉賢劉煥彩、王鳳鳴等人籌辦起了巴縣醫學堂,後改名重慶官立醫學校、重慶商辦醫學校、重慶存仁醫學校等,並一直擔任董事。這所學校為重慶培養了不少醫學人才。

汪雲松還於1919年與人創辦了大中銀行,親任總經理。該行資本曾達到100萬元,並在成都、武漢、上海等地設有分行。鑒於他的名望與人品,當時被推為重慶總商會會長、重慶市參議會議長。

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和1919年中國的「五四」運動之後,苦苦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中國知識分子興起了頗有規模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旨在學習西方先進思想和技術。在吳玉章的倡導下,成都於1918年率先成立了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

當這批學生途經重慶,在朝天門碼頭意氣風發地登上輪船沿長江出大海向歐洲進發時,時任重慶總商會會長的汪雲松親眼目睹了這一場面,並深受感染。

當年在清朝為官時,他就贊成康、梁的維新主張,還珍藏著康有為手書的橫幅。但維新變法以失敗告終後,他的思想遂傾向革命。轟轟烈烈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又使崇尚實業救國的他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之後,他多方奔走,向工商界人士和社會名流集資數萬元,並經當時的教育局長溫少鶴同意,於1919年8月28日正式成立了重慶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汪雲松親任校長。

汪雲松籌備留法預備學校時,鄧小平的父親鄧紹昌正在重慶。聞知這一消息,思想開明的鄧紹昌立即讓長子(鄧小平)到重慶來讀留法預備學校。於是,同年9月初,預備學校已經開學了,15歲的鄧小平才風塵僕僕從偏僻的四川廣安縣趕了來,作為自費生參加學習。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1920年,留法勤工儉學時的鄧小平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這批學生共有110人,分為公費生和自費生。公費生由學校提供300元旅費,自費生由學校提供100元,自己籌集200元,畢業經考試合格後即可成行。

經過近一年的緊張學習,通過畢業考試、體格檢查和法國駐重慶領事館的口試,有83名學生合格,鄧小平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一名。

正當學生們忙碌地進行著奔赴異國他鄉的準備工作時,從學校籌劃、集資、選址、聘請教員、考試到最後辦理簽證都極盡熱心、親自奔走的汪雲松,把鄧小平找到一邊,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300元送給他,並熱情地勉勵一番。

汪雲松為何給鄧小平如此優待呢?與汪雲松關係一向親密的外侄孫楊鍾岫解開了這個謎:

解放戰爭時期,當劉鄧大軍挺進中原、威震四方時,舅公就帶著幾分自豪地對我說:這個鄧小平原名叫鄧希賢,曾是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里我特別喜歡的兩個學生之一。希賢這娃娃,有兩點我最喜歡:一是穩而靈活,幹啥子事情都很有主見;二是愛國有正義感。當時我就覺得,希賢(鄧小平)這娃娃將來定有出息!」

1920年8月27日下午三時,汪雲松將鄧小平等83名川東子弟送上了「吉慶」輪。

獲得汪雲松幫助的不僅僅是鄧小平。

留法勤工儉學高潮時,由於資金和名額所限,川東一些青年只得直接自費去法國。1919年底,四川江津縣的聶榮臻和十餘名青年每人自籌300元,來到重慶。但他們與法國領事館不熟,於是找到在重慶《商務日報》當編輯的熟人劉穎彬。劉穎彬便找到與法國領事館十分熟悉的汪雲松,委託他為聶榮臻等代辦護照。汪雲松自然熱心應允。幾經奔走,終於使聶榮臻一行於12月19日順利地從朝天門碼頭啟程。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1920年,聶榮臻與留法勤工儉學的部分同學合影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1922年春,擔任雲南省警察廳長的朱德因避禍途經重慶,準備到歐洲尋找共產黨。那天晚上,曾與朱德共事的川軍將領楊森宴請朱德後,決定送朱德一萬元旅費。可經辦人員去銀行辦理時,銀行已經關門。然而,匯票又必須當晚匯出。無奈之際,經辦人員找到了時任大中銀行總經理的汪雲松,汪雲松當下就爽快地把事情辦妥;據汪家一位親戚回憶,20年代初,當陳毅等留法學生被迫回國時,經濟極度困難。汪雲松聞知,又想法籌集了一大筆經費匯去,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小平就最認我這個老師!

1949年11月,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直逼大西南。

面對飛速變化的時局,汪雲松一時有些舉棋不定:儘管自己曾幫助過朱德、鄧小平、陳毅等共產黨人,可也曾聽人說共產黨人六親不認,是不講人情的。況且,這二三十年來,自己與國民黨的軍政要人來往密切,擔任過國民黨市政府的幾屆顧問,又是重慶名噪一時的大資本家,儘管沒幹過什麼壞事,但眼下與國民黨水火不容的共產黨能放過自己嗎?

然而,要跑能跑到什麼地方去呢?跑到成都,解放軍照樣會追過來;跑到台灣,自己已是耄耋之年,國民黨也不會給什麼關照;跑到香港,自己在那裡沒一點根基,又能幹什麼呢?

那段時間,他真有點如坐針氈,便私下裡找到一些與共產黨有所接觸的親友,其中也有自己的外侄孫、思想一向進步的楊鍾岫,從側面探聽共產黨的政策。

多年後,楊鍾岫回憶了當時的場景。那天,汪雲松講了自己的種種擔憂之後,當了多年記者的楊鍾岫安慰他說:「舅公,我看你不必那麼緊張。鄧小平既然是你的學生,到時你完全可以向他說明自己的情況嘛!據我所知,共產黨是把民族資本家當作團結對象的,對於沒有血債的士紳,是講聯合的……」

聽了楊鍾岫等人的安慰,汪雲松放心了一些。可是,11月30日,解放軍要進城了,重慶地下黨組織了城內一些開明紳士到南岸海棠溪去歡迎解放軍,卻沒有邀請汪雲松(或許是考慮他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汪雲松心裡又產生了一些疑慮。

12月8日,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率機關進入重慶城。那幾天,汪雲松天天把楊鍾岫叫到家裡,詢問共產黨的政策。楊鍾岫見狀,總是竭力安慰,並借適當的機會將汪雲松的情況向重慶市軍管會人事處長田伯平和新華社西南分社副社長邵子南作了反映。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鄧小平與劉伯承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幾天後的一個下午,汪雲松在綉壁街的住所前突然來了三名著解放軍軍裝的人,向人打聽汪雲松先生是不是住在這裡。汪雲松在屋裡聽到了,想起近幾天城裡正在抓反動分子,不知是凶是吉,忙叫大兒子汪曰賢出去應付。見到解放軍,汪曰賢謊稱父親有事外出了。

等那三人一走,汪雲松立即出門趕到楊鍾岫家,講了剛才的事,疑慮重重地說:「他們來找我,不知是什麼意思?」楊鍾岫問:「他們的態度怎麼樣?」汪雲松說:「聽曰賢講,他們態度還是很和藹的,並說過兩天還要來,叫我一定在家等著。」楊鍾岫肯定地說:「如果是來抓人,肯定不會這樣的態度。依我看,也許找你是好事。下次他們再來,你無論如何也要親自接待。」

過了一天,這幾個人果然又來了,並帶來了一輛軍用吉普車。見到汪雲松,他們說是鄧小平政委特意安排來請他去的。於是,汪雲松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上了車。

到了鄧小平的住地,鄧小平久久拉著汪雲松的手問長問短,汪雲松的一顆心怦然落地。鄧小平夫婦請汪雲松吃飯,吃的是大食堂里的大饅頭,但菜卻加了魚肉。

席間,這對分別近30年的師生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各自講起了這30來年的經歷。冬日的屋子裡蕩漾著不盡的暖意。

飯後,鄧小平又派車將老師送回了家中。一到家,汪雲松笑眉舒展,彷彿換了一個人似的。給許多親友講了與鄧小平會面的經過後,他感慨萬分地說:「誰說共產黨不講人情?我現在才曉得,共產黨確是最講人情不忘故舊的,小平就最認我這個老師!」

你為我們國家

培養了兩個副總理


從此,汪雲松對新中國對共產黨充滿了信心。由於鄧小平的關心和親自提名,1950年1月,汪雲松被推選為重慶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不久便擔任了西南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接著又應邀赴北京列席了全國政協會議。

在重慶市檔案館浩繁的檔案中,可以年垤汪雲松在重慶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上一段發言的原始記錄:

我以76歲的老漢來參加,覺得這實在是70多年沒有見到過的。記得幼年時讀過兩句書:『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蔣介石統治時代弄得民不聊生,叫做天下無道。今天毛主席、朱總司令扭轉時局,解放了全中國,從此天下無道變為天下有道了。……還希望各位代表提有關國計民生的提案,一件一件地提交政府,又把大會的決議件件實行了,這樣我們庶人就不再議了。

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會議時,那天懷仁堂舉行宴會,鄧小平把汪雲松介紹給了毛澤東。

大概毛澤東對他早有所聞,當下便笑容滿面地說:汪老對重慶是有貢獻的,創辦了自來水公司,還辦了個汽車運輸公司。宴會上,毛澤東坐在第一桌,第二桌是鄧小平、陳毅和汪雲松等,這樣的安排無疑是考慮到三人之間的交往。

席間,鄧小平半開玩笑說:陳老總我們兩個分一下工,請客由我負責,完了你負責把汪老先生送回住地。陳毅當然滿口答應,宴會一散,便用自己的小車把汪雲松送回了住所。

汪雲松的大孫女汪毓秀回憶:

爺爺回渝後曾談到,政協會議結束在懷仁堂和中央領導人合影時,他拿到照相站隊的號票一看,不由心頭一熱,這號數恰好和他的年齡一樣,便猜測可能是鄧小平的有意安排,於是感嘆:「只有小平才知道我的確切歲數,共產黨做工作真是細緻得很!」

不知此事真如汪雲松的猜測,還是只是一個巧合,但這事足可看出他對共產黨已經是欽佩之至了。

擔任了一系列社會職務之後,汪雲松時常出面參加社會活動。1952年春天,成渝鐵路即將完工時,鄧小平又特意邀請汪雲松坐著鐵路工務車到工地上視察。見到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汪雲松心潮難平。

回想舊中國幾代人未辦到的事情,共產黨一來就很快辦到了,更對共產黨多了幾分敬意。

採訪中,重慶文史館年近古稀的退休幹部陳聯合給筆者談到這樣一件事,這件事曾令汪雲松感動不已。當年,曾任二野敵工部長的楊松青擔任重慶市委統戰部長後,了解到汪雲松和鄧小平的那段歷史,更注意從多方面關照這位曾幫助過共產黨的老人,時常主動登門向汪老徵詢意見,商談有關事宜。

有一天傍晚,楊松青帶著統戰部工作人員陳聯合去汪雲松家,途經群林市場里的拍賣行時,碰巧見到汪雲松的一個家人正拿著從家裡悄悄拿出來的幾幅扇面在賣,才一元錢一把。楊松青知道這是汪老十分珍愛的東西,當下便自己掏出錢來買了兩把。到了汪家,楊松青說:「汪老,你家××把你恁個貴重的扇面拿出去賤賣,正好被我們碰到了。你看,我給你買回兩把。」汪雲松接過扇面,臉上充滿感激之情,連聲說:「你看,你們還是供給制,怎麼好意思讓你來花錢呢?」這雖是一件小事,但汪雲松卻從中看到共產黨團結、關心民主人士是真心實意的。

鑒於幾年來的一系列感受,汪雲松決心要向共產黨表示一點兒心意。汪雲松生活節儉,卻酷愛收藏古玩字畫,只要看中的,他總是不惜重金收買,哪怕這段時間家裡日子過得正緊。天長日久,他專用書房的一排排櫥櫃里,擺滿了他從各處收集來的古玩、字畫、扇面。1953年11月23日,汪雲松致函重慶市政府,準備將自己珍藏多年的一件寶物——清代乾隆御窯古月軒所產的寶石漿胎東方紅天球尊(原名「美人齊」寶石料瓶)作為1954年的元旦獻禮捐贈給黨中央,並希望市政府代為轉送。該天球尊狀似花瓶,長頸巨腹,雙層結構,全高36.1厘米,頸長21.5厘米,腹圍55.5厘米,它凝聚了清御窯能工巧匠們的高度智慧與諸多心血,價值不菲。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汪雲松捐贈的天球尊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老先生的美意豈可辜負,重慶市政府即於當年11月27日致函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請示「是否即需(將該天球尊)呈送中央」。據有關同志回憶:當時,中央有關部門接函後,起初有些為難,因為按照我黨的規矩,不允許給中央送禮。可鄧小平知道了這件事後,立即對有關同志說:別人的禮不能收,汪老先生的這份禮無論如何都要收下。你們要了解汪雲松,不要傷了他的心。

於是中央辦公廳當即將函轉給文化部辦理。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經過一番研究,於12月24日致函重慶市政府:「該瓶寄京途中恐有損壞,可請西南博物館鑒定,並由你府代為接收,並希照一相片,連同鑒定意見一併寄與我局。」

不久,西南博物院派出了古董專家潘必瓊前往鑒定,並寫出了鑒定結論:「此類料器在西南甚為少見,我院亦無此收藏。」做完這些工作,重慶市政府即將鑒定結果和所拍照片、草圖一併函寄中央文化部。

1954年6月,在慰問人民解放軍的熱潮中,全國人民慰問解放軍代表團第三總分團(其中第一分團由重慶市市長曹荻秋等41位重慶各界代表組成)帶著天球尊來到了北京,將這一珍貴的禮物獻給了毛澤東、朱德和他們領導下的人民解放軍。

1957年1月,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訪問亞洲6國後,從昆明乘飛機到了重慶。2月10日傍晚,周恩來等來到市工商聯二樓學習室,會見工商界代表。當介紹到汪雲松時,得知他有過清代知府頭銜時,周恩來笑著問他:「你是候補還是實授?」汪雲松回答:「實授吉林五常府。」周恩來稱讚說:

汪老先生你真不錯嘛,為我們國家培養了兩個副總理(註:指鄧小平和聶榮臻)!

1952年,籌備成立重慶文史研究館時,鄧小平提名讓汪雲松擔任該館副館長(暫未設館長)。1953年6月1日,重慶文史研究館正式成立,不久,汪雲松走馬上任,便盡心儘力地開展工作。文史館員不少是前清舉人、秀才,曾目睹了世紀風雲,熟悉歷史。汪雲松將他們組織起來,先著手編撰重慶市志。儘管他已80高齡,但每次討論稿子都親自主持逐字逐句地修改,定稿後又組織老先生們用毛筆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當兩本《重慶市志略》抄好後,除了館藏一本,另一本送市委辦公廳存檔。接著,應市委書記任白戈之邀,他又組織老先生們整理傳統川劇唱詞,為川劇改革做出了貢獻。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汪雲松畫像

他是鄧小平恩師,培養了兩位開國元勛,晚年如何 ? - 天天要聞


1957年年底,汪雲松被查出罹患胃癌。1958年2月8日,汪雲松與世長辭,享年84歲。中共重慶市委統戰部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由鄧小平的弟弟、當時任重慶市副市長的鄧墾主持並致悼詞。據他的後人回憶,雲松先生患病後,鄧小平曾打電話請他到北京治療,他逝世後鄧小平也曾打來電話表示哀悼。

汪雲松去世不久,他的親屬何佩華和汪平叔便將保存多年的377件古玩字畫整理出來,上交給了國家,由重慶市文化局具體接收。筆者手中拿到了一份抄錄下來的交接清單:「唐邛窯碟1件;宋川東窯香爐1件(帶金);蜀窯瓶1件;康熙御書1件;乾隆緙絲中堂1件;康有為橫幅1件;張大千山水畫卷1件……」這些珍品的價值,已根本無法估量。汪雲松對國家的一片痴情,於此可見一斑。

(來源:文史博覽 )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