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2022年07月12日03:10:02 熱門 1314

在今年3月,美擬定升級針對華為的晶元鏈條進行極限遏制的時候,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就發布了一份題為《限制對華貿易將如何終結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導地位》的研究報告。《報告》預判了如果美國持續加大對中國的商用晶元出口管制力度,美國半導體公司的競爭力將會被削弱,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長期領先地位會受到威脅,對美國半導體產業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甚至遠超「中國製造2025」的預期效果。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半年即將過去,現在的情況對於華為來說,已經到了嚴峻的生存時刻。

在美國的第二輪禁令的影響下,台積電等晶元代工廠在120天的緩衝期過後,就無法繼續為華為生產晶元了。數據顯示,2019年華為為台積電貢獻了361億人民幣的營收,佔到台積電整體營收的14%。而且,華為從第三方獲得高端晶元的通道也受到許可管制,高通、聯發科甚至國內的紫光展銳都不能自由的向華為提供元件。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但是華為的晶元供應遭遇封堵的同時,所帶來的影響則可能是這些半導體供應商的總營收可能將會減少200億美元左右,這其中也涉及到美系供應商。美政策為全球半導體帶來了不好的連鎖效應,美系技術在半導體業界領先地位正成為不容忽視的產業新風險,成為共識

我國的半導體發展趨勢不可能被阻止

中國是晶元進口大國,2013年後,中國進口晶元超過2000億,2019年超過3000億,2020年的預期進口還在3000億以上。而進口最多的就是高端晶元。中國晶元產品佔據全球市場的10.5%。國產晶元在中低端晶元市場的替代在加速。2020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增長100%由中國貢獻。

根據中國半導體工業協會(CSIA)的數據,在過去五年中,在中國運營的半導體公司的報告總收入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除了外國半導體公司在中國的經營,據估計,2018 年中國公司在全球半導體銷售和半導體製造領域僅占 3% 到 4% 的整體份額,其中,中國在無晶圓廠設計方面的進步最為顯著:首先,中國 Fabless 在過去幾年裡凈增,中國半導體協會的報告顯示,我們目前有 1600 多家本地公司,在全球市場中所佔份額總計為 13% ,而在 2010 年,這個數字才為 5% 。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在需求上,中國目前佔全球半導體需求的 23% 。這意味著,美國半導體公司按照目前的規模,僅佔中國終端設備製造商總需求的 14% 。顯然,中國是美國半導體行業的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中國製造 2025」 計劃設定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其目標是到 2025 年使國內供應商滿足我們 70% 的半導體需求。迄今為止,該計劃資金規劃為 1200 億美元。此外,中國還積極尋求海外人才和併購機會。

波士頓諮詢公司3月報告中預言的現象和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在今年3月,發布了一份題為《限制對華貿易將如何終結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導地位》的報告,報告預言了半導體遏制政策帶來的以下後果,隨著事態發展,好像都正在一一應驗:

1、大陸開始大力扶植本地供應鏈的全面發展,甚至包括基礎學科的投入,我們的電子設備製造商將把採購儘可能轉移到既有的國內供應商。

2、即使沒有業界領先的設計工具,大陸的本土替代供應商也在保持競爭力。它們正在想方設法地擴大和提升日益增長的國內晶元代工能力,或者保持與亞洲主要代工夥伴的聯繫。

3、短期內,大陸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將把採購轉向亞洲或歐洲其他地區的現有供應商。這些海外供應商甚至為了某種迎合,減少使用美系技術的設計工具和製造設備,盡量保持與大陸客戶的業務不受限制。而從中期到長期,大陸可能會尋求完全或部分地用國內供應商取代第三國供應商,以實現其半導體自給自足的既定目標。

4、 中國將加速其本土替代品的開發。在某些情況下,中國消費者可以用其他晶元替代美國最先進的處理器。例如,中國公司可以設計自己的專用集成電路,來代替美國的 CPU、GPU 和 FPGA。另一種選擇是開發基於不受美國出口管制的架構的處理器,例如 RISC-V 開源架構。這種高度複雜的半導體產品需要先進的設計工具,而目前只有美國的供應商可以提供這些工具,因此中國必須自行開發一套設計工具,或者從第三方國家尋找能夠設計這些關鍵替代元件的新供應商。

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預言這些後果將直接導致:

影響將在 2~3 年後顯現,3~5 年後美系半導體企業從中國市場獲得的營收將減少 55%,美企業在全球市場份額下降 8%,全球營收減少 16% ,研發投入下降 13%~25% 。

華為加速供應鏈的去美化,非美系供應商收益

日系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華為禁令以來,日企受惠最多。日本企業在半導體材料等領域佔據優勢。華為2019年從日本採購的零部件金額出現大幅度增長,預計2020年的採購額將超過2019年。華為2018年從日本採購的零部件金額為7210億日元,猛增至2015年的近2倍。2019年的採購額進一步擴大,預計突破1萬億日元大關。

而在2018年,華為從美國採購的金額為110億美元,居世界之首,不過根據現在的趨勢,2019年日本成為華為最大零部件採購地已成定局。

韓系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華為表示2019年在韓國的採購額超過111.8億美元,2020年將加大在韓國的投資採購力度。華為在韓國主要採購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的產品,2019年的採購額較2018年的106億美元小幅增加。

華為在韓國的合作夥伴不僅有三星電子、SK海力士、LG顯示器等大企業,也包含許多中小企業,即便華為日前深陷中美貿易糾紛,也與韓國企業建立了信賴關係。作為華為採購零部件的一大重地,作為行業"領頭羊",華為每年向韓國企業採購的內存和快閃記憶體晶元金額高達10萬億韓元(約582億元人民幣)。

三星最近一個季度從中國市場獲得了近20%的收入,而SK海力士更是高達40%。

台系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我國台灣在半導體晶元生產方面,是全球領先的參與者。因此,在特朗普政府正在努力減少中國對台灣半導體的准入之際,它已成為許多美國和中國高科技公司關鍵供應鏈的存在。

從供應鏈來看,台灣地區有不少廠商與華為有關,包括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日月光投控、鴻海集團、南亞科、欣興電子、景碩、旺宏、聯亞、晶技等。

今年1月,有媒體報道,為了應對美有可能採取更高級別的限制,華為要求包括台廠台積電、日月光等供應商將部分產能移至中國大陸。據悉,華為與台灣地區封裝測試廠商積極聯繫,希望相關供應廠商低、中、高端封測產線移往大陸,或擴充產能就地生產,希望作業流程規劃在今年底前完成。

美自己的晶元行業也開始感受到寒意

繼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發聲之後,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在其官網發布最新聲明,請求美國商務部將華為禁令延長120天。SEMI在聲明中表示,出口管制措施最終會損害美國的半導體產業,並在半導體供應鏈中造成巨大的不確定性和破壞,從而最終破壞美國自己半導體領域的良性發展。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認為,美單方面擴大限制,可能導致更多損失,除了侵蝕美國產品的既有客戶基礎,也加劇企業對美技術供應的不信任,更促使其他企業努力取代美國技術。

因此,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在聲明中請求美相關部門,將8月17日前生產的產品,寬限期延長120日,以確保決策具有可預見性和即時性,並為與5G無關的產品提供高靈活性。

SEMI還敦促美政府採取政策,減少意外後果,減少對美技術領導優勢的損害。全球銷售收入是美國在這些技術上進行研發的主要來源,全球收入的損失將導致研發減少,破壞美國的半導體創新,從而損害美自身利益。

華為加大庫存建設,用時間換空間

華為及其供應商正在夜以繼日地加緊備貨,爭取在美國政府新禁令指定的9月15日之前,備貨足夠多的關鍵晶元。

為了趕上美國的最後期限,一些晶元供應商甚至同意運送未經測試或組裝的半成品或晶圓。通常,在製造晶元時,會在晶圓上構建複雜的集成電路,然後對其進行處理以進行封裝和測試。只有到那時,成品晶元才會被運往蘋果,華為和三星等客戶,以便在電子設備中進行最終組裝。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三星電子和SK Hynix等存儲晶元供應商,以及相機鏡頭供應商Largan Precision和Sunny Optical Technology,也正試圖在9月14日截止日期之前,更多地向華為發貨,因為它們的製造工藝都在使用美技術。

9月15日之後台積電將不能為華為生產晶元,而隨著時間的不斷臨近,台積電也是進行了最後的趕工,其正在集中一切力量來生產基於5nm的麒麟芯,以儘可能保證Mate 40系列的使用。

上游晶元產業鏈消息人士直言,華為到年底之前所需要的麒麟處理器晶元數量,不論5nm,7nm 手機晶元或是16nm,28nm例如海思自研的TWS 耳機藍牙晶元,都會在9月中前全部交付,目前的產能推進一切順利,所以不會耽誤既定機型的發布和上市。

這項禁令的範圍和突然性,是美方面對華為最嚴厲的制裁,已經撼動了全球科技行業。

寫在最後

美在打壓我科技企業上,一直是予取予求,但逆全球化的操作,肯定也會極大程度的傷及自己和世界供應體系內的其他地區企業。反對的聲音開始大量出現。

在上周,包括蘋果在內的十多家美國科技巨頭向白宮表示,華為、TikTok所有者Bytedance和微信所有者騰訊等中國公司,都是重要的合作夥伴,正在升級的限制策略會對美國公司造成嚴重影響。

如果不能在iPhone上安裝微信,95%的中國用戶只能選擇放棄iPhone。 而蘋果公司總有15%-20%的銷售額來自大陸。

研究機構預言正在兌現,美半導體領先地位削弱,晶元遏制策略自噬 - 天天要聞

眾多美國科技巨頭,如英特爾和英偉達,其25%-30%的收入來自中國,以及總部位於日內瓦的電子和半導體製造商意法半導體都表示,限制將會使公司業務極大受損。

媒體報道援引美中商會8月11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稱,在商會所有100名成員中,86%的人認為科技地域政策已經開始嚴重影響到公司的營收業務。

最重要的是,在華為中興眾多的國內企業扛住這次極大的困難後,我們的自主產業鏈尤其是晶元行業鏈的發展將利用上這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制衡元素很多,變數也很多。對我們的科技力量來說,美在半導體領域的極限遏制,彷彿像一場涅槃,倒逼我們填補科技行業空白,我們的科技進步外界無法阻擋!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