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的「偶像」蔣勛散文精選集上市 書中講述兒時過春節

2022年07月12日02:32:05 熱門 1407
林青霞的「偶像」蔣勛散文精選集上市 書中講述兒時過春節 - 天天要聞

有一位台北的風流人物,他通曉中國文化,也懂西方歷史;他寫得一手好書法,英文法文也不差;他可以鑒賞國畫,也能畫出油畫;他能講聖經故事,也能聊佛法公案……最後,他還可以把其中有意思的精華寫成文字,跟讀者分享。他就是蔣勛

台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說,「蔣勛善於把低眉垂睫的美喚醒,讓我們看見精燦灼人的明眸。善於把沉啞喑滅的美喚醒,讓我們聽到恍如鶯啼翠柳的華麗歌聲。」這就是蔣勛的散文,篇篇佳作,包羅萬象。

從198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至今,他創作已有30餘年。30多年來,蔣勛先生筆耕不輟,他從中華文化之美,寫到西方藝術之美;在巴黎作畫,在淡水河邊禪思;描摹京都的鐘聲,也眷戀台灣的群山……從未停止過將生活中那些揮之不去的畫面付諸筆端。而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蔣勛散文》,貫穿了蔣勛整個創作生涯,將其中最真摯、最溫柔、最私密,也最經典的文章,整理結集。內容飽滿豐盈,為廣大熱愛蔣勛先生作品的讀者帶來一份厚禮。

林青霞的「偶像」蔣勛散文精選集上市 書中講述兒時過春節 - 天天要聞

他的散文「更貼近人的肺腑之言」

蔣勛先生的散文,除卻美學與藝術論集外,其他的並不能以主題來簡單劃分,他對生命與死亡、現實與虛幻、過去與未來,都有著獨到見解,這部《蔣勛散文》所選篇目亦是如此,這些文章絕不能簡單地以「哲理散文」或「生活小品」來分類,按他本人在序中所說,「更貼近人的肺腑之言」。

書中既有講文化之美的篇章,也有他對台灣那些人、那些事的評判與重現,最重要的,是他記錄了自己人生旅途中的風景與歲月。

在名篇《出走》中,他寫了辭去工作,回巴黎租房子畫油畫的經過。他說,自己在固定而重複的生活中,感覺到了太大的寂寞。不再對新事物有好奇,不再有夢想,不再願意試探自己潛在的各種可能。

他不願這樣度過往後的人生。於是他穿著牛仔褲來到了巴黎。選擇巴黎,因為那裡有他25歲沒有做完的夢。年輕時候的夢想是很容易淡忘的,但他慶幸,自己沒有忘。

他在巴黎租的畫室,是當年法國貴族的馬房,原來拴馬,現在供人畫畫。他說這馬房「高大明亮」,在這裡抓緊一切時間創作,與悠閑適意的法國節奏格格不入。但他知道,這是在找回遺失在這個城市某個角落的自己,找回25歲未曾做完的夢,找得很急,彷彿再不去找是很大的遺憾。

讀他的美文,能讓人有勇氣從自己熟悉的環境出走,從日復一日沒有挑戰的生活出走,從別人給你定型的角色出走,走向陌生,也走向更廣闊的新的自我,為自己的幸福活著。

蔣勛,就這樣感動著對自己生命猶有憧憬的夢想者,可以如醉酒的舟子,航向漫天繁星。

林青霞的「偶像」蔣勛散文精選集上市 書中講述兒時過春節 - 天天要聞

古老的中國文化在他筆下鮮活起來

作為張曉風口中彷彿從《世說新語》中走出來的精彩人物,蔣勛熟諳文學、戲劇、哲學、史學、書法、繪畫等各派文藝,他是:畫家、散文家、詩人、小說家、影劇音樂舞蹈的評論家、美學學者。

各式各樣的「美」,對他的浸潤涵養是深厚的。《蔣勛散文》中有數篇蔣勛對美的釋解之作,既專業,又「溫柔」,絕沒寫成官樣論文,冷冰冰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春風化雨般將古典文化之美傳遞給讀者。席慕蓉說:「蔣勛是我們這個時代踏入藝術門檻的最佳引路人。他為我們開啟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窗,更是文化與歷史長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時光終將流逝,然而美的記憶會長存。」

他對事物的敏銳觀察和體察,讓他能探知到有溫度的美。如書中《屋漏痕》一篇,從牆上的一塊水漬,引出中國書法繪畫都常提到「屋漏痕」的筆觸,從而將中國書法、水墨畫的美緩緩道來——「水墨,水無形,墨有色,有色在無形中消融,無形日積月累,疊積了歲月與年代,竟成紙上一片永久的漬痕。」文中不僅梳理了歷代名師對這種技法的掌握,還將水墨的意境與人的心境結合起來,帶著我們從蜿蜒的書畫痕迹中了悟到人生更闊遠的意蘊。「屋漏痕」暗喻著中國美學追求的意境,古老的中國文化,在蔣勛的筆下醒轉、鮮活起來。

蔣勛的文字,寂靜溫柔,卻也有著充沛的生命力。《蔣勛散文》一書中最受讀者喜愛的,要數《春鶯囀》一篇了。蔣勛的文字彷彿有聲音、有色彩,將古樂曲《春鶯囀》的亮烈美音,與盛唐之春的明媚繁華,奇異地揉和在一起,讀者能從字裡行間,聽到春光、繁花、鳥的啼囀交織連梭成的聲音。

每次讀蔣勛,都能潛移默化地得到藝術的啟蒙、人生的頓悟,或心境的平和。在細碎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知識和安寧,便對得起流淌的光陰。

林青霞的「偶像」蔣勛散文精選集上市 書中講述兒時過春節 - 天天要聞

他認為散文才是文學的基礎和正脈

寫詩、作畫的蔣勛,認為散文才是文學的基礎和正脈,那不僅是文學技巧的展現,更是在情懷、氣度上的典範。他以包容的氣度、關愛的情懷,來看待世間萬物。對於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他也會因萍水相逢之緣,而真心地道一聲珍重。然而於匆匆歲月,於漫漫人生,只這短短的一句珍重,便已足夠。

對散文和人世無盡的敬重和珍惜,讓蔣勛能寫出像《萍水相逢》《石頭記》《無關歲月》這樣令人咀嚼不盡的好散文。不管是寫景、記事還是抒情、懷人,全是以廣博無私的熱情和愛心為動力,寫出了對生活和生命的愛戀與期盼。

一本《蔣勛散文》,讀盡「台北之子」三十年雍雅歲月,看見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學藝術里照見生命的不同可能,與一切有情眾生,領會人生中的捨得與難捨……

林青霞的「偶像」蔣勛散文精選集上市 書中講述兒時過春節 - 天天要聞

【書摘】作者:蔣勛

無關歲月·話春節

時間其實是一條永不停止的長河,無法從其中分割出一個截然的段落。我們把時間劃分成日、月、年,是從自然借來某一種現象,以地球、月球、太陽或季節的循環來假設時間的段落。時間,也便儼然似乎有了起點和終點,有了行進和棲止,有了盛旺和凋零,可以供人感懷傷逝了。

「抽刀斷水水更流」,在歲月的關口,明知道這關口什麼也守不住,卻因為這虛設的關口,彷彿也可以駐足流連片刻,可以掩了門關,任他外面急景凋年,我自與歲月無關啊!

今日的過年是與我童年相差很大了。

在父母的觀念中,過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一九五一年許,我們從大陸遷台,不僅保留了故鄉過年的儀節規矩,也同時增加了不少本地新的習俗,我孩童時代的過年便顯得異常熱鬧忙碌。

母親對於北方過年的講究十分堅持。一進臘月,各種腌臘風乾的食物,便用炒過的花椒鹽細細抹過,浸泡了醬油,用紅繩穿掛了,一一弔曬在牆頭竹竿上。

用土壇封存發酵的豆腐乳、泡菜、糯米酒釀,一缸一瓮靜靜置於屋檐角落。我時時要走近去,把耳朵俯貼在壇面上,彷彿可以聽到那平靜厚實的穩重大缸下醞釀著美麗動人的聲音。

母親也和鄰居本地婦人們學做了發粿和閩式年糕。

碾磨糯米的石磨現在是不常見到了。那從石磨下汩汩流出的白色米漿,被盛放在洗凈的麵粉袋中,紮成飽滿厚實胖鼓鼓的樣子,每每逗引孩子們禁不住去戳弄它們。水分被擠壓以後凝結的白色的米糕,放在大蒸籠里,底下加上徹夜不熄的熾旺的大火,那香甜的氣味,混雜著炭火的煙氣便日夜瀰漫我們的巷弄。放假無事的孩童,在各處忙碌的大人腳邊鑽竄著,驅之不去。連那因為蒸年糕而時常引發的火警,消防車噹噹趕來的急迫和匆促,也變成心中不可解說的緊張與興奮。

早年台灣普遍經濟狀況並不富裕的情況下,過年的確是一種興奮的刺激,給貧困單調的生活平添了一個高潮。

在忙碌與興奮中,也夾雜著許多不可解的禁忌。孩子們一再被提醒著不準說不吉祥的話。禁忌到了連同音字或一切可能的聯想也被禁止著。單方面地禁止孩子,便不生什麼實際的效果,母親就乾脆用紅紙寫了幾張「童言無忌」,四處張貼在我們所到之處。

母親也十分忌諱在臘月間打破器物,如果不慎失手打碎了盤碗,必要說一句:「歲歲(碎碎)平安。」

這些小時候不十分懂,大了以後有一點厭煩的瑣細的行為,現今回想起來是有不同滋味的。

遠離故土的父母親,在異地暫時安頓好簡陋的居處,稍稍歇息了久經戰亂的恐懼不安,稍稍減低了一點離散、飢餓、流亡的陰影,他們對於過年的慎重,他們許多看來迷信的禁忌,他們對食物刻意豐盛的儲備,今天看來,似乎都隱含著不可言說的辛酸與悲哀。

我孩童時的過年,便對我有著這樣深重的意義,而特別不能忘懷的自然是過年的高潮——除夕之夜了。除夕當天,母親要蒸好幾百個饅頭。數量多到過年以後一兩個月,我們便重複吃著一再蒸過的除夕的饅頭。而據母親說,我們離開故鄉的時候,便是家鄉的鄰里們匯聚了上百個饅頭與白煮雞蛋,送我們一家上路的。

饅頭蒸好,打開籠蓋的一刻,母親特別緊張,她的慎重的表情也往往使頑皮的我們安靜下來,彷彿知道這一刻寄託著她的感謝、懷念,她對幸福圓滿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祝願。

我當時的工作便是拿一枝筷子,蘸了調好的紅顏色,在每一個又胖又圓冒著熱氣的饅頭正中央點一個鮮麗的紅點。

在母親忙著準備年夜飯的時候,父親便裁了紅紙,研了墨,用十分工整的字體在上面寫一行小字:「歷代本門祖宗神位」。

父親把這字條高高貼在白牆上,下面用新買的腳踏縫衣機做桌案,鋪了紅布,置放了幾盤果點,兩台蠟燭,因為連香爐也沒有,便用舊香煙罐裝了米,上面覆了紅紙,端端正正插了三炷香。香煙繚繞,我們都曾經依序跪在小竹凳上,向這簡陋到不能再簡陋的宗族的祖先神祠叩了頭。

在人們的心中,如果還存在著對生命的慎重,對天地的感謝,對萬物的敬愛與珍惜,便一定存在著這香煙繚繞的桌案吧。雖然簡陋到不能再簡陋,在我的記憶中,卻如同華貴莊嚴的神庥俎豆,有我對生命的慎重,有我對此身所有一切的敬與愛,使我此後永遠懂得珍惜,也懂得感謝。

我喜歡中國人的除夕。年事增長,再到除夕,彷彿又回到了那領壓歲錢的歡欣。我至今仍喜歡「壓歲錢」這三個字,那樣粗鄙直接,卻說盡了對歲月的惶恐、珍重,和一點點的撒賴與賄賂。而這些,封存在簇新的紅紙袋中,遞傳到孩童子侄們的手上,那抽象無情的時間也彷彿有了可以寄託的身份,有許多期許,有許多願望。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蔡震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