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後,兒子朱棣會造反,為什麼不提前將他殺了?

2022年07月05日04:33:34 熱門 1101

1402年,燕軍殺入應天府,皇宮中莫名其妙燃起一把大火。在這場火災中,建文帝失去了蹤影。有人說,朱允炆被大火燒成了焦炭;有人說,朱允炆改名換姓逃離是非之地。不論建文帝的結局為何,他終究退出了統治階層,江山被他的皇叔朱棣把持在手中。

靠著「清君側」的把戲,朱棣顛覆了侄子的王朝,坐上了龍椅。這一年,距離其父朱元璋駕崩,僅過了四年。

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後,兒子朱棣會造反,為什麼不提前將他殺了? - 天天要聞

洪武帝朱元璋,是史上首個以白身當上九五之尊的皇帝。在此之前「白手起家」的開國之君,基本都有貴族身份,再不濟也會像劉邦一樣,家族是地方豪強。像朱元璋這種,從面朝黃土背朝天混到萬人敬仰的,堪稱絕無僅有。

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甭管老朱的出身有多平凡,他的政治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且看他建國後做出的種種實績,無不是利國利民的治國良策。

晚年的老朱,將餘生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為子孫鋪路上了。為了讓太子朱標、皇太子朱允炆順利地接過江山,老朱窮心竭力,費盡心機,特地將其他皇子支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封地上,防止他們干出爭家產的蠢事。

然而,在老朱歸西後僅四年,他苦心經營的格局便被摧毀,難道他生前沒有預想到朱棣這個危險因素嗎?

聰明如朱元璋,自不可能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從朱棣出生的那天開始,老朱就在這個兒子身上聞到一絲危險的氣息。晚年的朱元璋,曾長期計劃剷除這個野心膨脹的兒子。

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後,兒子朱棣會造反,為什麼不提前將他殺了? - 天天要聞

在朱元璋的幾十個皇子中,哪個皇子的能力最強呢?

毫無疑問,能與朱標相提並論的,唯有燕王朱棣。這兩個兒子一文一武,都是當皇帝的好苗子。然而,老朱為何將太子之位給了朱標,而不是朱棣呢?

選擇繼承人,自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在敲定人選之前,老朱肯定經過了一番縝密的思考。在他的心目中,朱標比朱棣更適合當個守成皇帝,而且朱標也有「皇長子」這一身份。

將朱標立為皇儲,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朱標在群臣中的威望很高,且能壓得住其他皇子。為了讓朱標順利接過江山,朱元璋為他掃清了一切障礙。然而,天不遂人願,誰都沒料到被寄予厚望的朱標竟會英年早逝。朱標一死,皇儲的人選再次成為大難題。

在朱標之下,最適合繼承大統的人選有兩個:

一是皇孫朱允炆;

二是四皇子朱棣。

以能力來看,朱棣顯然要強過朱允炆太多。不過,皇儲的廢立關係到整個國家的穩定,朱元璋不能單憑個人能力來選定繼承人,必須從全局思考。

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後,兒子朱棣會造反,為什麼不提前將他殺了? - 天天要聞

那麼,為何朱棣會敗給毛頭小子朱允炆,在老爹的心中落選呢?

第一,朱棣是四皇子,就算朱標英年早逝,他的上面還有兩個兄長。雖然這二位皇子能力平平,但他們都手握兵權。更何況,秦王和晉王都是朱棣的兄長,若論資排輩根本輪不到朱棣上位。倘若老朱將朱棣選為繼承人,勢必會引發一場「諸王之亂」,屆時秦王、晉王造反,於江山穩定不利。

第二,這是大明王朝第一次選儲君,必須保證傳位的過程穩定,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因為,「第一次」能夠為後來的「無數次」起到指導作用。若「第一次」就搞得血肉模糊,後世的朱皇帝難免會爭相效仿,屆時每次皇權傳續都會引發流血事件,國將不國。

將朱棣排除在外後,就只剩皇長孫朱允炆了。從禮法的角度來看,朱允炆有其他皇子無可替代的優勢。他是太子的兒子,當今聖上的長孫,朱標死後他排在繼承順位的第一名。此外,朱允炆的性格比較寬厚,而且非常孝順,大臣們也都喜歡這個好說話的仁義皇帝。

老朱已經替子孫打完了所有要打的仗,未來的江山不需要「武帝」,而是擅長守成的「文帝」。「守成」是什麼?就是按照老祖宗規劃好的路線走下去,孝順的朱允炆無疑是「守成」的最佳人選。上述思考,朱元璋肯定都想到了。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堪比老狐狸,政治素養相當成熟。在選定了繼承人後,他立即開始肅清擋在朱允炆繼位之路上的阻礙。根據史料的記載,洪武二十年,老朱已經對四皇子朱棣動了殺心。當時,老朱派了一隊姦細,潛伏在燕王府中,監視兒子的一舉一動。

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後,兒子朱棣會造反,為什麼不提前將他殺了? - 天天要聞

洪武二十六年,老朱終於迎來殺掉朱棣的機會。

在這一年裡,朝鮮國王李成桂向大明進獻了一批寶馬,他派五王子李芳遠帶著馬隊趕赴大明。從朝鮮半島前往南京,走陸路勢必會經過燕地。李芳遠來到北平後,朱棣熱情地接見了這位外國王子,並留他在府上過夜。

兩人酒過三巡,相談甚歡,竟聊了一夜。為什麼這兩位統治者之子有這麼多聊不完的話題?因為他們的處境太像了!李芳遠也是個頗有能力的王子,然而老爹根本沒打算將他立為儲君。這對難兄難弟聊得興起,就差磕頭拜把子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棣便親自將這位異國兄弟送出王府。李芳遠與朱棣依依惜別,臨走前還不忘囑咐馬隊留下幾匹牙口好的駿馬,將原本要送給朱元璋的寶馬贈予投機的朱棣當禮物。

兩人的一言一行,均被探子盡收眼底。這件事傳回朝廷後,朱元璋氣得差點掀桌子。朱元璋決定,將朱棣殺之後快,並剷除所有燕王私黨,徹底拔掉這顆橫在皇孫前面的釘子。

當朱元璋與大臣劉三吾探討這件事時,劉三吾立即表示反對。劉三吾覺得,如今時機尚不成熟。畢竟,二皇子和三皇子都活得好好的,若此時殺掉四皇子,難免會讓他們有所忌憚,屆時狗急跳牆造起反來。朱元璋仔細思量了一番,覺得此言有理。至少在當下,老二、老三、老四相互制衡,倘若有一方垮台,將來朱允炆繼位時更麻煩。

於是,朱元璋收斂了殺心,放了朱棣一馬,等待更好的機會。

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後,兒子朱棣會造反,為什麼不提前將他殺了? - 天天要聞

這一等,就是兩年。

洪武二十八年,二皇子秦王一命嗚呼。值此之際,老朱也覺得死神在向自己招手了,畢竟此時的朱元璋年事已高,很多事已力不從心。

不過,這一時期的朱元璋,心境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此時的他,已不再殺伐果決,而是變得寬厚起來。朱元璋心想,不論如何朱棣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若將其無故誅殺,未免有失人倫。況且,二皇子雖死,仍有三皇子牽制朱棣,至少事情還沒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於是,朱元璋再次收起了殺心。

時間又過了三年,事情突然有些不對頭了。洪武三十一年三月,三皇子晉王竟也一命嗚呼了!這下子,事態變得無法控制了。

喜歡明史的朋友都知道,老朱是在這一年六月駕崩的。也就是說,晉王過世後僅過了三個月,朱元璋便病故了。這時的朱元璋,感覺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兒子的死亡更是讓他心力交瘁。

值此之際,朱元璋早已放棄了殺掉朱棣的想法。因為,此時的他,已不想再嘗到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然而,留朱棣在人間,將來必會給朱允炆帶來麻煩。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該如何取捨呢?

果決了一輩子的老朱,到了生命的盡頭,也沒能做出抉擇。臨終之前,朱元璋不忘對身邊的駙馬梅殷說道:「燕王病矣。」是啊,此時的燕王已逐漸坐大,變得無比危險。朱元璋之所以對女婿傾訴這一想法,是因為他能指望的,只有梅殷了。老朱希望,女婿能盡心儘力輔佐皇孫。

在老朱閉眼之前,他是否後悔沒殺掉朱棣呢?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對駙馬梅殷託孤後沒多久,朱元璋便駕崩了。

至此,洪武傳奇隕落,一代梟雄朱元璋離世。

朱元璋明知道自己死後,兒子朱棣會造反,為什麼不提前將他殺了? - 天天要聞

歷史證明了朱元璋那句「燕王危矣」的預言有多神准。洪武三十二年,老朱屍骨未寒,朱棣就已舉起「清君側」的大旗,氣勢洶洶地殺向南京。

其實,早在朱元璋第一次對朱棣動了殺心時,燕王就已經意識到大事不妙。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朱棣不斷招兵買馬擴充燕王親軍,並召集了僧道衍等能人。可以說,朱元璋第一次沒能殺掉朱棣,就已經失去了殺掉朱棣的機會。

因為,在二皇子秦王死時,朱棣手中就已經有了一支足以與大明主力軍抗衡的王牌之師。在後來發生的靖難之戰中,這支王牌之師向世人展現了朱棣的城府——短短几年之內,朱棣便打造了一支無敵鐵軍。

有時歷史就是這麼令人匪夷所思,如果當時朱元璋能鐵下心來,將朱棣扼殺在搖籃中,大明的歷史定會向另一個方向發展。屆時,寬仁的朱允炆又能夠帶來怎樣的王朝呢?

參考資料:

【《明史》、《靖難之役》】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