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5類高發電信網路詐騙案件 刷單返利類約佔發案總數1/3

2022年07月05日03:11:08 熱門 159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 郭超凱)當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形勢嚴峻,已成為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廣、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公安部11日公布五類高發電信網路詐騙案件: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路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5種詐騙類型發案佔比近80%,成為最為突出的5大高發類案。

其中刷單返利類詐騙發案率最高,占發案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涉案金額最大,佔全部涉案資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公安部公布5類高發電信網路詐騙案件 刷單返利類約佔發案總數1/3 - 天天要聞

刷單返利類詐騙 公安部供圖

1、刷單返利類詐騙

刷單返利類詐騙由於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變為當前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詐騙類型,並與其他電信網路詐騙手法相互「融合」,成為電信網路詐騙主要引流方式。

詐騙分子主要犯罪手法為:第一步,前期引流。通過網頁、簡訊、社交軟體、短視頻平台等渠道發布兼職廣告,打著「足不出戶、高額傭金」的旗號,或以色情內容和免費禮物為誘餌,招募「刷單客」「點贊員」「推廣員」,一旦有受害人「上鉤」,即將其拉入「做任務」的聊天群。

第二步,小額返利。加入聊天群後,詐騙分子會讓受害人在群內領取「新手任務」,「任務」主要是提高平台商家、網店的交易量、信譽度,關注相關公眾號、賬號,為短視頻點贊評論刷粉絲等。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務」後,詐騙分子會快速返還小額傭金,用以騙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誘導下載刷單APP。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務並獲利基礎上,詐騙分子通常會安排專人在微信群中散布其獲得高額傭金的截圖,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刷單APP做「進階任務」。隨後,詐騙分子以「充值越多、搶單越多、返利越多」為誘餌,誘騙受害人在刷單APP中墊資充值,實際是將受害人資金轉入其提供的銀行賬戶,而受害人的APP賬戶中顯示的金額僅僅是虛擬數字。

第四步,完成詐騙。當受害人完成任務想要提現時,詐騙分子將設置重重障礙,以「任務未完成」「卡單」「操作異常賬戶被凍結」等各種借口,拒不支付本金和傭金,甚至誘導受害人加大投入,進而騙取更多資金。一旦受害人識破騙局,詐騙分子將切斷一切聯繫。

公安部公布5類高發電信網路詐騙案件 刷單返利類約佔發案總數1/3 - 天天要聞

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 公安部供圖

2、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

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受害人多為具有一定收入、資產的單身群體或熱衷投資、理財、炒股的人群。

詐騙分子主要犯罪手法為:首先,詐騙分子通過多種渠道鎖定受害人並騙取其信任。鎖定受害人的方式包括通過社交軟體尋找受害人並建立聯繫、發布股票外匯等投資理財信息網羅目標人群、通過婚戀交友平台確定婚戀關係騙取信任等。在獲得受害人信任後,詐騙分子採用冒充投資導師、金融理財顧問,或謊稱有特殊資源可獲得高額理財回報等方式,引誘受害人加入「投資」群聊、聽取「投資專家」直播課、接受「股票大神」投資指導。

隨後,詐騙分子將誘導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虛假網站或APP上投資,前期小額投資試水可獲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資金投入後,就會發現無法提現或全部虧損,並被詐騙分子拉黑,且虛假網站、APP無法登錄。

公安部公布5類高發電信網路詐騙案件 刷單返利類約佔發案總數1/3 - 天天要聞

虛假網路貸款類詐騙 公安部供圖

3、虛假網路貸款類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網路媒體、電話、簡訊、社交軟體等發布辦理貸款、信用卡、提額套現等廣告信息,打著「無抵押」「免徵信」「無息低息」「快速放款」「免費提額套現」等幌子,以事先收取手續費、保證金、驗資、交稅等為由,或以檢驗還貸能力、調整利率、降息、提高徵信等為借口,誘騙具有貸款需求或曾辦理貸款業務的受害人轉賬匯款,甚至騙取受害人銀行賬戶和密碼等信息直接轉賬、消費,從而實施詐騙。

公安部公布5類高發電信網路詐騙案件 刷單返利類約佔發案總數1/3 - 天天要聞

冒充客服類詐騙 公安部供圖

4、冒充客服類詐騙

冒充客服類詐騙的受害人群通常為網購用戶,詐騙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竊取、收購買家網購信息及快遞面單信息,以退款、理賠等為由對買家或平台商家實施精準詐騙。

詐騙分子主要犯罪手法為:一是冒充電商平台或者物流快遞企業客服,謊稱受害人網購商品出現問題,以退款、理賠、退稅等為由,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和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對受害人實施詐騙。

二是聲稱誤將受害人升級為VIP會員、授權為代理、辦理商品分期業務等,以不取消上述業務將產生額外扣費為由,誘導受害人支付手續費,從而實施詐騙。

三是以受害人電商平台會員積分、支付寶芝麻信用積分不足為由,讓受害人申請貸款從而提高會員積分,並誘騙受害人將貸款匯入其指定賬戶,從而實施詐騙。

公安部公布5類高發電信網路詐騙案件 刷單返利類約佔發案總數1/3 - 天天要聞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公安部供圖

5、冒充公檢法類詐騙

冒充公檢法類詐騙緊跟社會熱點、不斷迭代升級,造成的損失金額往往較大,廣大群眾深惡痛絕。此類詐騙讓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詐騙分子通過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從而在詐騙過程中準確說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單位、住址、身份證號等,具有極強的迷惑性。

詐騙分子主要犯罪手法為:冒充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名下銀行賬戶、電話卡、社保卡、醫保卡等被冒用,或者身份信息被泄露,或者涉嫌洗錢、非法出入境、快遞包裹藏毒等違法犯罪,以此要求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安全賬戶」配合調查或接受監管,進而實施詐騙。

為增加可信度,一些詐騙分子會向受害人展示虛假公檢法網站上發布的假通緝令等法律文書。為遠程獲取受害人手機上的個人信息,詐騙分子常常要求受害人下載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為使受害人處於完全被操控狀態,詐騙分子還會誘騙受害人到酒店等封閉空間,阻斷所有簡訊、來電等外界聯繫。

公安機關工作中發現,一些詐騙分子還會冒充不同部門的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以領取補助補貼、獎學金,醫保卡、證券、金融賬戶被凍結,出入境證件異常、失效等為由實施詐騙。特別是近期一些詐騙分子以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謠言、販賣假口罩、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等為由進行詐騙,影響惡劣。(完)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