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資產拍賣再流拍,說說海鑫的故事

2022年07月05日00:51:06 熱門 1825

鋼鐵蝦:(您距離鋼鐵蝦只差關注

曾屬於山西前首富李兆會的海鑫集團,其五公司總計價值22.19億的應收賬款,6月9日再度流拍。這一次的起拍價為6600萬元,比5月22日第一次競拍時的1.4億元,縮水了一半有餘,然而這個價格依然無人問津,24小時內無一人報名出價。

鋼鐵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資產拍賣再流拍,說說海鑫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阿里拍賣頁面上顯示的拍賣信息,本次拍賣的標的物為海鑫集團五公司(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鋼鐵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線材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國際焦化有限公司)截止2014年11月12日(破產受理日)的843筆應收款項及1項股利。應收款項包含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賬面金額22.19億元,評估價值1.24億元;股利為對海鑫集團某子公司享有的股利、未分配利潤1594.79萬元。

鋼鐵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資產拍賣再流拍,說說海鑫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下一步可能還會再降價,因為我們的目的肯定是得賣出去。」接近海鑫集團管理人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談起今日的流拍時,語氣頗為無奈。

該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海鑫集團的重整計劃其實早在2015年通過了,6年過去了,新集團的業務早已開始正常運營,只不過應收賬款這個收尾的項目一直沒有處置完,本次拍賣其實對集團重整沒有影響。

鋼鐵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資產拍賣再流拍,說說海鑫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海鑫集團五公司享有的對外應收款項及股利

然而短短11年,資產一度達到70億的海鑫鋼鐵,卻走向破產。從2012年開始,鋼鐵市場已經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市場全面轉冷,海鑫鋼鐵自2014年3月開始全面停產,並於2015年9月賣身建龍鋼鐵集團,徹底退出市場。

2014年8月,上海海博鑫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被申請人海鑫鋼鐵無力清償到期貨款2.08億元為由,向該法院申請對海鑫鋼鐵進行重整,海鑫鋼鐵法定代表人為李兆會。

海鑫集團破產9大原因,山西首富就這麼倒下了...

位於山西運城聞喜縣的山西海鑫集團號稱「萬畝鋼廠」,其曾是山西第二大鋼鐵企業,也是山西規模最大的民企。1987年,海鑫集團創始人李海倉以集資的40萬元資金,經過艱苦創業,幾乎是以一年辦一個新廠的速度不斷擴張速度,形成了佔地3.6平方公里的大型鋼鐵集團,逐步建立起一個多元化的「鋼鐵帝國」。

鋼鐵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資產拍賣再流拍,說說海鑫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轉折點起始於2003年1月22日,當時年僅48歲的海鑫集團掌舵人李海倉在自己的集團辦公室遇刺身亡。28天後,李海倉之子——不滿22歲的李兆會被迫從國外中斷學業,回國接管了資產規模逾40億元的海鑫集團。

「李兆會那麼年輕就執掌海鑫集團,完全是他爺爺做的主。」一位當地企業界人士稱。李家兄弟6人,李海倉排名老三,是李海倉的父親李春元一錘定音,理由是「子承父業」,龐大的企業交到了李兆會手上。

然而多年之後,曾經興盛一時的海鑫鋼鐵在李兆會手中從繁盛走向了破產。海鑫鋼鐵曾貢獻聞喜縣過半的財政收入,在遭遇困境後,當地政府曾對其提供援助,但最終難挽其頹勢。

因為兒子和父親有很大的不同,最後管理企業的結局和命運也不一樣。一起解密山西曾經最大的民營企業,海鑫集團倒閉的九大原因,其掌舵者也曾是山西首富。

第一,李兆會太年輕,接班時自稱壓力太大。

李兆會曾在接班時說,「公司是我父親的,不能讓它敗在我手裡。」十年後終於還是敗在了他的手裡。正如李兆會自己說:「現在財富對我來說是種壓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開飯,我一個決策失誤,會砸掉許多人飯碗。這個壓力對我太大了。」

第二,良好的政商關係也在李兆會手裡中斷了。

據在海鑫集團工作多年的人士介紹,集團創始人李海倉精明能幹,眼光長遠,又善於和各種人交往。在世期間,李海倉和當地政界經常來往,把政商關係處理得頭頭是道,為地方政府稅收、就業、政府面子工程出力、出汗、出錢。而接班人李兆會,海外留學背景,含金鑰匙出生,經常看不起地方政府,當地的政府想見他都找不到人。

第三,李兆會這個不滿22歲的小夥子具有「留學」背景,雖然執掌海鑫集團卻似乎並不喜歡實業,但是不擅長管理企業,導致企業管理一片混亂。

有當地海鑫集團的工人表示,李兆會成為董事長後,鮮見他到工廠巡視,倒是李海倉的五弟李天虎顯示出企業管理的才幹。在叔侄倆發生矛盾之後,李天虎被趕走,海鑫的局面更加每況愈下。

第四,在這鋼鐵行業由「香餑餑」走向「白菜」的十年里,李兆會遠離鋼鐵主業,頻頻活躍於資本市場。「拋棄鋼鐵玩投資」讓他飽受爭議。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5.9億元的價格,受讓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銀行1.6億股,並在2007年上半年的牛市高點拋售,套現超過10億元。此舉將李兆會推上了當年胡潤百富榜第78位,成為最年輕的山西首富。

在這之後,李兆會先後在資本市場買入山西證券興業證券、銀華基金、中國鋁業、益民商業、魯能泰山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均無法再現當初民生銀行的成功。

第五,親友們忙著自己賺錢歡,而置企業的生死存亡於不顧,海鑫倒閉的命運無可避免。

在停工前的最後一年多,李兆會已經不再信任他的叔叔們,而是安排他的妹妹李兆霞管理海鑫集團。有人士稱,實際上,在海鑫走下坡路期間,很多「親近」的人都在忙著為自己賺錢,沒有人再顧及企業利益,而這種情況在李海倉和李天虎執掌時是不可想像的。

最終海鑫集團倒下了,成為家族企業傳承失敗的一個典型案例。當地不少企業界人士感嘆,如果當初海鑫集團傳給李海倉的兄弟而不是涉世不深的兒子,企業命運也許會被改寫。

第六,除了海鑫鋼鐵家族式管理的原因外,鋼鐵行業經濟環境的惡化也成為加速海鑫集團倒閉的原因。

2014年鋼鐵行業就已經進入寒冬,2015年依舊如此。據中鋼協統計,1月至4月,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下降15.76%,企業遭遇大面積虧損,甚至一些民營鋼企都難以為繼。陷入經營困境的海鑫集團也不例外。

第七,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銀行還要抽貸,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了。

據業內分析師稱海鑫倒下也有銀行抽貸的原因,銀行正因為鋼鐵行業吸收資金過猛,最先開始從鋼鐵貿易商抽貸,後來又對生產商抽貸。

自海鑫集團全面停產後,資金漏洞再難以東挪西補。海鑫債權人超過4000戶,這些債權人一方面是金融機構,包括平安銀行南京分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江蘇銀行上海分行、杭州銀行上海分行等。另一方面是與海鑫有工程合作的大大小小的建築隊、工程公司、供貨商等。面對海鑫兵敗如山倒的債務壓力,銀行不抽貸才怪。

第八, 據從稅務、工商等部門獲取的會計報表等資料顯示,海鑫集團涉嫌造假賬、偷逃稅款以及向關聯公司輸送利益轉移資產。

其中「造假賬」的指控依據來自兩份山西海鑫國際線材有限公司會計報表,各項數據存在巨大差異。以2013年4月為例,海鑫國際線材公司會計報表上的高線平均售價為每噸2934元,而其市場報價為3550元到3620元之間;會計報表上的棒材平均售價為3097元,但其市場報價(大同地區)在3550元-3580元之間。

海鑫的破產現在不能排除人為故意的嫌疑,它長期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銷售產品給自己的關聯公司,涉嫌偷逃稅款,轉移資產,最終難以為繼。這債務問題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第九,負債纍纍成為壓垮海鑫集團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海鑫鋼鐵的真實負債,新華社引用公開數據稱,海鑫鋼鐵現有負債及對外擔保數字約為104.59億元,而整個集團的賬面資產僅100.68億元,這意味著其負債率超過100%。

事實上,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因2014年初一筆30億元的逾期貸款未能及時歸還,「潘多拉的盒子」悄然揭開,海鑫鋼鐵的6座高爐,終於被迫全部熄火。

這個曾擁有9000多名員工、納稅額佔全縣60%的「萬畝鋼廠」,之後凄涼一片,曾經的繁華已經如落花流水一去不復返了,一聲長嘆,留給我們更多的是思考。

後來海鑫集團重整後為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目前具備年產560萬噸鐵、600萬噸鋼、300萬噸熱軋卷板、260萬噸精品建材、160萬噸優特帶鋼的綜合生產能力;主要產品覆蓋高強度建築用鋼、優質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等20多個品種130多種規格;煉鐵、鍊鋼主體設備達到國家大型鋼鐵企業裝備水平,軋鋼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擁有與國鐵相連的鐵路專用線,是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

信息來源:第一財經、阿里拍賣、鳳凰財經綜合中國經營報、華夏時報、新華網等媒體報道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