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天堂》是1987年1月,滾石唱片為了台北圓山動物園的搬遷(從台北圓山搬到木柵)傾其旗下所有歌手所製作出來、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作品。
參與合唱的歌手包括:潘越雲、唐曉詩、周華健、齊豫、張艾嘉、陳淑樺、李宗盛、鄭華娟、王新蓮、黃韻玲、紀宏仁、錢懷琪等。
主題歌就是《快樂天堂》。
以下是當年滾石的原版MV,出場順序依次為:張艾嘉、鄭華娟、黃韻玲、王新蓮、齊豫、潘越雲、錢懷琪、紀宏仁、陳淑樺、李宗盛、唐曉詩、周華健。
1986年的台北,圓山動物園搬遷至木柵的消息成為報章的頭條新聞,滾石唱片《快樂天堂》專輯製作人鄭華娟為了配合動物園的遷移,組織了公司旗下藝人,一同錄製華語歌壇里第一張以關愛動物和環保為主題的概念專輯,喚醒人類與動物之間親密不可分的關係。
可惜好事多磨,專輯一拖再拖,風格一次又一次地推翻,長達半年之久的製作過程讓鄭華娟承受很大壓力,直至動物園搬遷完畢專輯還沒完成,難怪在文案中表達了「與動物之間的情感與溝通是一片空白,以至表達文字時缺乏感染力並且生澀的無奈感」。
今天看來,能為動物製作一張概念專輯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舉動,製作人鄭華娟因這張專輯獲得了同輩和媒體的認同是理所當然的事。
1987年1月,專輯正式發行,《快樂天堂》成為了滾石唱片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滾石多次演唱會的點題必唱曲目。
《快樂天堂》由陳復明作曲、呂學海作詞,從動物的小動作開始,延伸至具正面含義的歌詞:「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沒有人應該永遠沮喪」、「更高更遠更需要夢想」等。
簡明、真切、易懂的歌詞配合朗朗上口的旋律,很適合各個年齡層的朋友哼唱,它用童稚、純真的角度去看待周遭的一切,充滿了人文關懷的優美。
歌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了解到動物其實不會傷害人類,同樣「有哭有笑有悲傷」並「擁有同樣的陽光」。
早在1986年的最後一天,台灣就有了最經典的一次跨年晚會。
那一夜是滾石第一次把旗下所有歌手公開亮相,包括周華健、黃韻玲、鄭華娟、王新蓮、齊豫、潘越雲、李宗盛等十幾位歌手參與了演出,上萬人次的觀眾共同度過了難忘的一夜。那一場歌會就叫「快樂天堂」,也是為了紀念滾石成立5周年而舉辦。
二十多年後的2010年,《快樂天堂》被選為「滾石三十」演唱會的主題曲,代表了歌曲在唱片公司從業時期的特殊身份。而「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其實是在描寫動物園的重要角色---大象「阿旺」,這隻高齡八十五歲的動物在2003年過世了。
有溫度有人文關懷的《快樂天堂》
放在這個時候聽倍感溫暖,
疫情肆虐,
但我們永遠不要丟掉內心的力量。
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
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
跟人間一樣的忙碌擾攘/
有哭有笑/
當然也會有悲傷/
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