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其實就是「交錢」?網上找對象,坑多路又險

2022年07月01日18:52:19 熱門 1168

互聯網時代,工作忙、交際少、「原子化」生存的「90後」「00後」們,找對象常常依賴各種婚戀交友網路平台。這些「雲媒人」靠譜嗎?半月談記者深入調研發現,網路婚戀交友平台營銷套路深、消費陷阱多、維權困難大,找對象可謂坑多路險。

  網路交友「談感情傷錢」

  廣東佛山市民鄭女士5月在婚戀平台「MarryU」上註冊了會員。很快平台就電話通知她,有心儀她的男生想安排見面,不收任何費用。剛到門店,鄭女士就被帶進一個小房間。「他們輪番給我製造心理壓力,說我年紀大了,條件也普通,再晚就很難找到心儀對象。我說我沒錢,他們就說許多女生都是分期付款,一個月幾百塊,沒幾個月就找到對象了。」

  鄭女士被忽悠得頭腦發熱,繳納了14300元費用。「一分鐘都不到,他們就刷了POS機,接著就列印合同讓簽字,根本來不及反應。」

「交友」其實就是「交錢」?網上找對象,坑多路又險 - 天天要聞

  鄭女士提供其簽署的合同和繳費截圖

  半月談記者加入了一個400多人的婚戀退款群,群內成員在婚戀平台上繳費多的八九萬元,少的也在數千元,有人耗盡所有積蓄,有人錢不夠還被忽悠得用網貸繳費,最終卻「人財兩空」。

  在黑貓投訴平台,半月談記者以關鍵詞搜索,「世紀佳緣」投訴超過4900條,「百合網」投訴超過1900條,「珍愛網」投訴超過2300條,「MarryU」投訴超過750條,「我主良緣」投訴超過1400條。投訴集中在虛假承諾、哄騙式消費、引導消費者使用信用卡或網貸付款、費用高退款難等問題。

  有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互聯網婚戀交友市場規模達到72億元,互聯網婚戀交友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人,婚介相關企業突破2萬家。但如此規模的市場卻魚龍混雜,遍地是坑。

  坑多路險,維權困難

  「這裡都是女追男」「不用加好友直接聊」「想語音就語音,想視頻就視頻」,一款名為「就聊」的交友網站在多個廣告中打出這樣的廣告語。

  半月談記者以男性身份通過「就聊」App註冊後,立即提示多名女性前來搭訕,言語不乏曖昧,當記者回複信息,則會彈出充值頁面。在完成「每日充值」後,多個陌生號會主動要求語音和視頻聊天。視頻聊天159金幣/分鐘,語音聊天79金幣/分鐘,文字信息8金幣/分鐘。

「交友」其實就是「交錢」?網上找對象,坑多路又險 - 天天要聞

  就聊App語音、視頻通話提示充值截圖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多個投訴平台關於「就聊」的投訴都指向「引誘消費」「交友欺詐」「虛假套路」等。「這是一個無底洞,你只有不斷充值刷禮物的份兒,每一個互動都要用錢鋪路。」一位婚介從業人員告訴記者,「聊天賺錢」已發展成灰色產業,也稱「聊托兒」。他們有一套完整的培訓體系和分成機制,「聊天員」任務就是主動搭訕,誘導用戶花錢聊天刷禮物,「交友」其實就是「交錢」。

  線上平台消費坑多路險,線下平台同樣暗招難防。「只要交26600元,半年之內保你結婚。」在廣東東莞上班的袁先生表示,在紅娘的誘導下,他在世紀佳緣線下門店以刷卡和貸款的方式完成繳費,「我刷了10000元,他們表示剩下16600元由世紀佳緣給我貸款,如果沒有介紹滿意的女孩,貸款錢不用還。之後我發現他們是用我的身份證向銀行貸款了。」

「交友」其實就是「交錢」?網上找對象,坑多路又險 - 天天要聞

  袁先生向記者提供的貸款和繳費記錄截圖

  半月談記者查閱多份資料及合同發現,婚介機構許多承諾並沒有載入合同,消費者如果缺乏法律意識,沒有看清合同,沒有保留和收集相關證據,事後維權非常困難。戀愛過程中交友對象惡意詐騙,誘導消費,也很難界定是普通情感糾紛還是違法犯罪行為。部分消費者只能放棄維權,自認倒霉。

  個人信息近乎裸奔,隱私安全頻踩紅線

  婚戀交友平台的價值在於為雙方提供真實可靠的交友信息。近年來,多個平台因違規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被工信部通報。

  半月談記者以想做一款同城交友App為由,與一家從事App定製開發服務的機構取得聯繫。對方工作人員承諾,開發的應用可以對接第三方支付系統,可以進行實名和人臉識別認證。當記者提問可否查看會員的聊天記錄、瀏覽內容時,該名工作人員表示,「當然可以,做完後系統就交給你了,想看什麼看什麼」,對於個人信息收集的邊界問題壓根沒有提及。

「交友」其實就是「交錢」?網上找對象,坑多路又險 - 天天要聞

  李女士向記者提供與世紀佳緣工作人員的聊天截圖

  半月談記者測試一款婚戀App,顯示其收集的個人信息有姓名、年齡、電話、房產信息、車輛信息、靜態或動態的面部特徵,也包括通信記錄和內容、住宿信息、網頁瀏覽記錄、精準定位信息等。這些詳細的信息可完整勾勒出 「用戶畫像」,藉此實現「精準營銷」。

  根據相關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採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廣東協言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律師張偉表示,平台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並以此牟利,會嚴重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和信息安全權等合法權益。

  整治亂象,要自律更要他律

  不正當的經營手段,不僅侵害消費者權益,更讓婚戀交友平台陷入信任危機,最終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如果平台不能慎獨自律,監管者就必須挺身而出,依法用好、用夠、用足法律賦予的市場准入、行政指導、行政監管和行政處罰等許可權。」

  除了消費者要繼續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之外,行政監管和司法必須齊頭並進,消除監管盲區,加強行政處罰,提升違法成本,降低維權成本。劉俊海建議,對全國有影響意義的婚戀網站侵權行為提起公益訴訟,讓消費者零成本維權。

  針對用戶信息安全,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表示,相關企業要依法依規保護用戶個人信息,監管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防止平台打「擦邊球」。消費者要提高權益保護意識和證據保存意識,遇到個人權益受到侵犯的情形,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和法律專業人士求助。

  廣州市青年婚戀服務研究中心負責人胡展鴻認為,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很重要,找對象是尋找生活的伴侶,而不是尋找改善生活的依靠。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容易遇見「最好的」人生伴侶。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