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氮化鎵是一種運用在充電器上的新型半導體材料,功率性比硅高約900倍,得益於科技發展帶來的成熟工藝,是擁有易散熱、體積小、損耗小、耐高溫等等特性的充電器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在此之前有很多同功率的充電器,那相同品牌下的同功率不同材料的充電器會有什麼不同呢?接下來就清楚今天的主角,兩款來自vivo旗下的120W充電器,一起來看看與你手中的相比會有什麼驚喜之處。
外觀
思路清晰,先說外裝。
兩款vivo充電器均是採用白色阻燃材質外殼,邊緣圓潤過渡,手感溫潤。
介面配置
介面配置方面,120W氮化鎵充電器為單USB-C介面,120W充電器為單USB-A介面,母口均為白色膠芯。
性能參數
兩款充電器均為固定插腳設計,底部均印有產品規格銘文。
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型號:V12060L0B0-CN
輸出:5V2A,9V2A,11V6A,20V6A,5-20V3.25A
vivo 120W充電器型號:V12060L0D0-CN
輸出:5V2A,9V2A,11V3A,11V5A,20V6A
均由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印有CCC認證標識。
體積重量
120W氮化鎵充電器尺寸約為28.82x60.99x52.39mm,體積約為92.1cm³;120W充電器尺寸約為28.78x66.13x65.6mm,體積約為124.9cm³;但從體積方面就能分辨大小了,這兩款同功率充電器自然是氮化鎵充電器個功率密度更高。
120W氮化鎵充電器重量約為136.4g,120W充電器重量約為166.6g,拿在手上自然是後者更有份量了。
協議測試
使用 POWER-Z KT002測得兩款充電器均支持QC2.0和PD3.0等快充協議,但120W氮化鎵充電器多支持兩項QC4.0、PPS充電協議。
實測PDO報文方面,兩款充電器均支持5V3A、9V3A、12V3A、15V3A和20V3.25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120W氮化鎵充電器多支持5-20V3.25A一組PPS電壓檔位。
充電全程測試
針對vivo 120W充電器與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此次選擇的是為iQOO 9 Pro充電,以下是實測數據。
將兩款充電器為iQOO 9 Pro充電的數據繪製成曲線圖,可以看出兩條曲線幾乎重合。5分鐘時,120W氮化鎵充電器稍快一些,充電42%;10分鐘時,120W氮化鎵充電器稍快一些,充電76%;完全充滿,兩款充電器耗時相同,僅16分鐘。
待機功耗測試
現如今,用戶使用充電器為設備充電結束後,不再從插座拔掉已成為常態。很多讀者都想知道充電器如果一直插在插座上是否浪費電,待機功耗測試環節就是為了解答這個問題。
將兩款充電器在不同輸入電壓下的待機功耗數據製成柱狀圖,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在220V 50Hz的空載功耗為0.079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0.69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414元左右。
110V 60Hz時的空載功耗為0.039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0.34KW·h,若市價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204元左右。
而vivo 120W充電器在220V 50Hz的空載功耗為0.239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2.09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1.254元左右。
110V 60Hz時的空載功耗為0.089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0.77KW·h,若市價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電費約為0.462元左右。
轉換效率測試
充電器本質上是一種轉換設備,過程中會有損耗,以熱量的形式散發出來。我們平時看充電器上面的參數輸出100W或者65W是充電器可以為設備提供的最大輸出功率,但充電器從插座上汲取的功率往往要更大一些,下面是兩款充電器在220V 50Hz和110V 60Hz交流輸入的情況下分別進行了轉換效率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藍色柱狀圖是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220V 50Hz下,將充電器在各個電壓檔位的輸出功率拉滿進行測試:五個檔位測得插線板AC端輸入功率和USB端輸出功率,通過計算,可得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88.44%到91.47%不等。
黃色柱狀圖是vivo 120W充電器。220V 50Hz下,將充電器在各個電壓檔位的輸出功率拉滿進行測試:五個檔位測得插線板AC端輸入功率和USB端輸出功率,通過計算,可得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83.93%到89.79%不等。
再來看110V/60Hz的市電環境下,110V 60Hz下,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88.9%到90.2%不等;vivo 120W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85.12%到88.74%不等。
小結
轉換效率可以反應出充電器的質量,從數據上來看百分比自然是越高越好。從上面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兩款充電器在多個功率輸出時的效率達到了88%左右,部分檔位的輸出效率甚至達到了91%。聯想到充電器的大功率快充面向的是為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充電,對於用戶來講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充電的時候效率高,發熱自然就低了。
紋波測試
由於充電器中採用開關電源,變壓器次級輸出的並非直流電,需要經過整流和電容濾波輸出,也就是充電器輸出會存在紋波。充電頭網採用示波器測試充電器輸出的紋波值,與國家標準進行比對,檢測充電器的輸出質量。紋波越低,充電器的輸出質量就越高。
紋波測試分為空載(柱狀圖中Y軸電流為0A)和重載(柱狀圖中Y軸電流為非0A)兩種。藍色柱狀圖是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空載部分,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為40mVp-p;處於15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為24mVp-p。
黃色柱狀圖是vivo 120W充電器。空載部分,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9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為48mVp-p;處於20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為28mVp-p。
再來看110V/60Hz市電環境下,藍色柱狀圖是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為38mVp-p;處於20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為18mVp-p。
黃色柱狀圖是vivo 120W充電器。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0A和12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高,為38mVp-p;處於20V0A空載狀態時紋波最低,為30mVp-p。
下面是兩款充電器重載狀態下的紋波測試數據。
藍色柱狀圖是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重載部分,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3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高,為104mVp-p;處於15V2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低,為52mVp-p。
黃色柱狀圖是vivo 120W充電器。重載部分,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下,處於9V3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高,為100mVp-p;處於20V3.25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低,為50mVp-p。
再來看110V/60Hz市電下的數據。藍色柱狀圖是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下,處於5V3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高,為82mVp-p;處於15V2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低,為42mVp-p。
黃色柱狀圖是vivo 120W充電器,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下,處於9V2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高,為82mVp-p;處於20V3.25A輸出狀態時紋波最低,為48mVp-p。
小結
紋波數值越低,說明充電器的輸出質量越高。從測試得到的數據來看,兩款充電器的紋波數值都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說明充電器的輸出質量是很不錯的。
充電頭網總結
通過vivo120W氮化鎵充電器與vivo 120W充電器的對比,外觀方面沿用家族式白色亮面設計,採用白色阻燃材質外殼,邊緣圓潤過渡;僅配置的USB介面不同,實測在同樣的測試場景環境下表現也是不盡相同。
性能方面,120W氮化鎵充電器比120W充電器在快充協議上多增加QC4、PPS兩項,可以滿足各種技術流派的快速充電,充電智能調整更安全。在220V50Hz市電下,氮化鎵充電器待機功耗更低;120W充電器轉換效率在88%左右,而120W氮化鎵充電器卻在90%左右;雖然介面配置不同,但實測iQOO 9 Pro電量從0至100%用時一致,並無差別。
以紋波測試展示充電器質量,考慮到國際市電不同,測試220V50Hz和110V60Hz兩種電壓,在空載狀態和重載狀態中,兩者位於不同電壓檔位下,波紋數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領先。
這兩款vivo充電器整體上從外觀到充電性能方面實測差距較小,實際使用下的設備搭配原裝線材充電,所耗費時間相同,但支持PPS協議的氮化鎵充電器輸出質量更好,更加穩定;較大區別在於介面、體積及重量方面,考慮到攜帶以及設備更新換代等等方面,更推薦的是vivo 120W氮化鎵充電器,但契合自己使用習慣的充電器才是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