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廖丹
4月11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5.5bp至2.76%,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平為2.75%,中美10年期國債利率出現2010年以來首次倒掛。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唐遙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的局面是,美國處於一個快速加息的進程中,而中國市場上,呼籲政策上降准降息的聲音較高。在國內經濟形勢較為複雜,新的下行壓力加大的情形下,中國貨幣政策肯定是以內部需求為主,不會針對匯率有過多的操作。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近期美聯儲鷹派信號不斷,帶動市場加息預期持續增強,美債收益率相應提升,而我國在穩增長壓力下,市場對貨幣政策寬鬆抱有預期,長端利率穩中有降。
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此次中美10年期國債利率倒掛,但之前在短端已出現倒掛。倒掛本身說明,美國聚焦於抗通脹,我們中國尚受經濟壓力影響,貨幣政策節奏有所不同。
中美利差倒掛對人民幣匯率產生怎樣的影響?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中美利差倒掛不一定導致人民幣匯率貶值,國際收支的「經常賬戶」與「金融賬戶」是直接影響人民幣匯率升貶值的主要渠道。
中美利率倒掛是短期現象
唐遙指出,自美聯儲3月議息以來,具有貨幣政策投票權的美聯儲高級官員對通貨膨脹的態度紛紛變得更為強硬,其中立場最為「鷹派」的聖路易斯聯儲銀行主席布拉德甚至認為,今年應該把貨幣政策利率提高到3%以上。
董忠雲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指出,中美10年期利差倒掛反映了兩國經濟和貨幣政策周期差異在不斷擴大。雖然目前人民幣相對平穩,但近期股債均已出現資金外流,隨著出口增速逐步下行,利差倒掛下人民幣貶值壓力預計也將逐步顯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降准降息可行性和必要性仍存,但貨幣寬鬆空間和時間窗口均有限。
不過,目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幣值仍處於較高水平,唐遙告訴記者,在此情形下,人民幣適度貶值,事實上有利於穩定中國出口,不過也要加強引導市場,避免出現恐慌性、非理性的過度貶值。
屈慶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分析,美國利率上升背景下,中美收益率曲線倒掛對我們來說,一定程度上面臨壓力,這種倒掛能夠導致資金外流。但他強調,這種倒掛不會持續太久,最終中國利率仍將高於美國利率。
他解釋,隨著利率倒掛,人民幣面臨貶值,資金隨之外流,這又促進中國利率上升,進而形成正向利差。
招商銀行研究院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劉東亮團隊分析,儘管宏觀環境已有所不同,但本輪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維持倒掛的時間、幅度均應有限,這對限制負面影響的發酵來說是有利的。
該團隊分析,對於美債來說,利率仍有上行空間,但考慮到美國通脹大概率將先升後落,預計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收緊也將呈現「短平快」的節奏,因此,美債長端利率的上行將主要集中於上半年,下半年存在回落可能。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團隊預測,中美利差在未來1-2個月仍有進一步倒掛的可能性。但再往後看,美債方面,隨著加息縮表靴子落地、經濟下行壓力顯現,10年期美債利率或將於二季度末開始進入下行周期,而屆時若國內疫情改善、穩增長政策發力,經濟向好預期下,10年期中債利率仍有回升空間。因此,總體來看,未來1-2個月中美利差可能繼續倒掛,但下半年有望「回正」。
今年財政政策是穩增長主角
中美利差倒掛對人民幣匯率產生怎樣的影響?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近期中美利差急速收縮,但人民幣相對美元處於升值。
首先,「經常賬戶」順差格局不受中美利差的影響。鑒於我國目前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的落實和支撐,出口增速或許有所回落但絕對數值仍處於相對高位,加之全球疫情反覆我國服務貿易逆差仍會持續縮減,則經常賬戶的順差格局將會一定時間內保持。
其次,中美利差倒掛與「金融賬戶」的「直接投資」項和「其他投資」項的關聯性不高。「直接投資」項變動體現了長期性資金的變動,「其他投資」項下的資金流動與中外利差變動的相關性較低,且無明顯規律性。
再次,中美利差倒掛對「金融賬戶」的「證券投資」項資金流出有一定影響,但產生大幅度資本外逃的可能性不大。雖然近年外資持有中國債券不斷上升,但外資持有國債佔比較低,僅約為3%,難以對國內債券市場形成較大衝擊。北向資金流出主要受資本市場恐慌指數的影響,並不必然與中美利差倒掛顯著相關。
綜上,常冉認為,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受中美利差影響相對有限,中美利差倒掛不一定導致人民幣匯率貶值。
但他強調,俄烏局勢動蕩,投資者擔憂國際制裁可能波及中國,其負外溢效應可能對跨境資金流入形成一定程度的壓制,海外貨幣政策不確定性較大,美聯儲可能一次性加息50bp,屆時匯率可能短期承壓。未來一段時期,受國內結售匯、國際地緣政治、海外央行貨幣政策等綜合影響,不排除人民幣匯率在階段性波動中貶值。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團隊表示,退一步而言,即使中美利差倒掛會對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形成階段性貶值壓力,這一壓力也相對有限;必要時,監管層有充分的政策工具進行調控,包括重啟逆周期調節因子、強化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監管等措施。今年只要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控制在5%左右,國內貨幣政策就有充分條件「以我為主」。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進一步向記者表示,財政政策今年是穩增長的主角,疫情下穩市場主體需要財政進一步發力,基建投資也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前置有利於基建投資增速回升。此外,穩增長離不開穩地產,房地產政策調整也是後續的重要發力點。雖然因城施策下,多地已經放鬆地產調控政策,但3月以來居民購房、房企拿地仍然未見明顯改善,預計後續地產調控可能在需求端(居民購房)和供給端(房企融資)進一步放開政策限制。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