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與月季共舞的浪漫時刻。
手機里,北方的花友炫耀著初開的「黃金慶典」;南方的花友則曬出「藍色陰雨」垂落的藍紫色花瀑;
評論區的熱鬧不輸花事——有人分享著對抗黑斑病的秘訣,有人得意於新嫁接的樹月季。
還有人調侃:「五月不曬花,六月徒傷悲!」
好不熱鬧~
最近,發現浙江一姑娘@月亮的背面養了5年的月季,花量大的驚人,層層疊疊地垂落下來,形成一片絢麗的花瀑布。
花朵是一種非常柔和的美,快把人的心都看化了。綠葉點綴其中,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網友們也被這一幕深深的震撼到了,紛紛留言:
——「好美,怎麼做到垂吊成這樣啊?羨慕了!」
——「絕美,美到不真實的感覺!」
——「好喜歡這種溫柔的粉,求月季品種,鏈接甩過來~」
——「美到失語了……」
……
原來,這是@月亮的背面2019年10月底網購的一棵藤櫻霞牙籤苗,地栽於小院的牆根下,歷經了5年的養護,成就了如今的一面大花牆。
如今,正值它的盛花期,從上月的花苞就能看出,今年的花量比去年大了將近1/3,期待了很久它盛開的模樣。
終於,在5月初,它熱情綻放了。
櫻霞的美超乎了姑娘自己的想像,於是忍不住分享到了個人社交平台上,受到了眾多粉絲的關注。
5年的心血養護的櫻霞,憑「超高顏值」小火了一把!
很多網友都留言問,如何將櫻霞養「爆」的,姑娘也不吝做了分享,我細細總結了一番,希望能幫助大家養好月季。
一、6年耕耘,一面藤櫻霞花牆的養成記
垂涎櫻霞許久,終於在2019年10月底入手了,既然養,就從牙籤苗養起,不僅是圖便宜,感覺這樣才更有成就感。
沒想到,這株小小的苗子,竟在五年後給了我一面如夢似幻的花牆。
第1年:紮根與適應
剛買回來的藤櫻霞,根系還很脆弱。我選擇了一個直徑約30厘米的陶盆,用疏鬆透氣的營養土栽種,並在底部墊了一層腐熟的羊糞作為基肥。
10月的天氣已經轉涼,新芽生長緩慢,但我堅持每周澆一次稀釋的水溶肥,幫助它積累養分。
入冬前,我將它移栽到院子靠牆的位置,並在根部周圍覆蓋了一層厚厚的松鱗,防止凍傷。
整個冬天,它幾乎沒有生長。
第2年:初步塑形
春天一到,藤櫻霞開始抽枝。
我按照花友的建議,在離根部15厘米左右的位置挖了一圈淺溝,埋入發酵好的羊糞和骨粉,再覆蓋土壤。
這個做法能讓肥料緩慢釋放,避免燒根,同時引導根系向外擴展。
到了冬天,我進行了第一次修剪:
先粗剪掉細弱枝和病枯枝,再精細調整株型,保留健壯的主枝和側枝。修剪後,我再次在根部周圍埋入有機肥,並用稻草覆蓋保溫。
第3年:爆髮式生長
這一年的春天,藤櫻霞終於開始展現它的潛力。
新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枝條迅速攀爬,覆蓋了整面網格架。我趁著春雨來臨前,在土表撒了一把複合肥,並在一個月內追加了兩次,同時配合噴施磷酸二氫鉀,促進花芽分化。
5月,它開出了第一波花。
雖然花量還不算大,但粉紫色的花朵層層疊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讓我看到了希望。花後,我及時剪去殘花,減少養分消耗,並補充了一次有機肥,幫助它恢復體力。
第4年:花牆初現
經過前三年的積累,藤櫻霞的根系已經非常發達,枝條粗壯有力。
這一年春天,它幾乎是以「野蠻生長」的姿態迅速爬滿了整面牆。
我調整了施肥策略,除了春季的複合肥和磷酸二氫鉀外,在秋季降溫前又追加了一次腐熟的雞糞肥,為來年儲備能量。
開花時,整面牆都被粉紫色的花朵覆蓋,遠遠望去如同一片流動的晚霞。鄰居路過時總會駐足讚歎,甚至有花友專程來拍照取經。
第5年:巔峰綻放
今年,這棵藤櫻霞已經完全成熟。
冬季修剪時,我只需稍微調整株型,去除過密枝,剩下的全是健壯的開花枝。
春天,我照例施肥、噴葯,主要是預防黑斑病和紅蜘蛛,而它則以驚人的花量回報我的付出——數百朵花同時綻放,風吹過時,花瓣如雨紛飛,美得讓人屏息。
經驗之談:
有位資深花友曾告訴我:
「秋天買苗最划算,天氣涼快,苗子不容易脫水,而且入冬前還能長一波根系,第二年春天就能看花。」
我深以為然。藤櫻霞的成功,除了耐心和正確的養護方法,也離不開對時機的把握。
五年時光,從一株牙籤苗到一面震撼的花牆,園藝的樂趣莫過於此——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歲月都會以最美的姿態回贈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