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就像是一場修行,沒有人不會踩坑,也有沒人能做到盡善美,只要能及時發現改正,就不會對未來的生活造成影響。
然而,最讓人頭疼的還是那些「隱藏坑」。明明看著都是很正常的設計和決定,可入住後才知道自己踩了個大坑。
本期就為大家盤點8個入住後才會發現的坑,真的是一踩一個不吱聲,真想砸了重裝。
一、燃氣灶無底板
定製櫥櫃時,很多人只知道檯面下方要墊一塊木板,也知道要把燃氣灶和水槽的開孔尺寸交給商家。
然而,卻沒有多少人知道燃氣灶下方要加底板,甚至認為沒有底板是一種正常處理方式。
可真正入住進去,你就會發現一旦出現溢鍋或者燃氣灶長時間不清潔,下方就會出現漏油、掉灰的問題。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燃氣灶下方增加一塊底板,最好是軌道抽拉式隔層,方便後期隨時清理。
二、多功能的水槽
現在的水槽功能可以說越來越多了,除了水龍頭之外,還有飛雨瀑布、洗杯器、水溫數顯等功能,看著就很高級。
然而,你若真正跟風購買了,那麼在後期使用時一定會發現「旋轉控溫開關」,簡直就是最逆天的設計。
因為這種開關擰起來本身就費勁,如果手上再沾上一點油,擰的時候還會變得特別滑,遠沒有傳統的水龍頭開關好用。
此外,這種水槽通常還都內置電機,間接性影響了水壓,導致熱水出來的比較慢。
所以,水槽還是越簡單越好,功能越多就越容易出問題,最後白白給商家交了「智商稅」。
三、書桌抽屜擋腿
大多數人在定製書桌或者寫字桌時,都喜歡在桌面下設計2~3抽屜,方便收納一些零散的小物品。
可若忽視了書桌抽屜離地的高度,那麼在後期使用時就會非常憋屈,嚴重影響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所以,一旦決定了給書桌加抽屜,就要把尺寸給考慮好。以一張高度75cm的書桌來說,抽屜離地起碼要達到60cm。
若個子比較高,或者喜歡翹腿工作,那麼離地高度就要留到70cm以上,也就是將抽屜設計在書桌兩邊。
四、衛生間百葉簾
近兩年,百葉簾確實很火,不管安裝在哪個房間,都能為空間增色不少,並且還能營造出光影迷離般的夢幻氛圍感。
可若你給衛生間也安裝上了百葉簾,那麼入住進去後,就會發現每次上廁所就和升旗一樣,那叫一個麻煩。
此外,普通百葉窗帘的私密性還極差,晚上開燈上廁所時,外面還看得一清二楚,就和「裸奔」一樣。
所以,別再給衛生間安裝百葉簾了,直接給窗戶貼上防窺膜,既省心又免去了頻繁開關窗帘的麻煩。
五、金剛網不防蟲
不知道大家都給窗戶安裝了哪種材質的紗窗,我家是因為樓層比較高,以及家裡有小小孩,就選擇了更加安全的金剛網紗窗。
可入住後才知道這種紗窗,除了不擋蟲子之外,其它啥都擋,並且積灰後還特別難以清洗,越想越後悔。
所以,以後裝修千萬不要再選金剛網紗窗了,就算它安全性很高,但僅不防蟲、擋風、擋光這三個問題,就足夠讓人頭疼了,還是選擇高透網紗窗吧。
六、低矮腳床
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就是在購買床時會將重點放在床墊上,而不會刻意注意床架。
然而,市場上大量的床架都是低矮腳結構,一旦不小心買到,就會給生活帶來極大的麻煩。
比如掃地機器人無法進入,掃把無法伸進去。久而久之,床下就會積攢大量的灰塵,嚴重污染了卧室的空氣健康。
所以,買床時除了床墊很重要之外,床腳的高度也要注意,起碼要高於15cm才行。
七、雞肋的榻榻米
榻榻米在裝修設計中一直都是「小戶型神器」,能儲物,能休閑,能睡覺,還能最大化節省活動面積。
然而,若在設計中沒有把方方面面考慮周全,那麼榻榻米就會成為房間里最大的雞肋。
- 收納很麻煩,需要把床墊掀起來才行。
- 內部通風環境差,容易出現發霉受潮問題。
- 缺乏靈活性,後期無法對房間進行二次調整。
- 沒有床頭靠背,舒適性會比較差。
所以,最理想的做法還是用床代替榻榻米,看似少了一些收納空間,實際上和帶收納的高箱床並沒有區別。
八、廚房啞光地磚
說實話,啞光磚確實比高光磚好看,並且特別顯質感,哪怕知道它打理起來比較麻煩,也還是給廚房地面鋪了。
然而,等於我真正入住進去,才發現當初高估了自己的家務能力,以至於腸子都悔青了。
一是因為廚房地面很容易沾上水,稍不注意就會踩出腳印;二是衛生太難打理了,每天不拖個10遍8遍,根本就拖不幹凈。
所以,就算你再喜歡啞光,也不要給廚房和衛生間鋪上。否則,等待你的就是無盡的家務。
寫在最後:
裝修本身就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不踩坑,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盡量避坑的同時,學會適度放下。畢竟房子只是基礎,而生活才是主題,只要空間能滿足需求,或許遺憾也是一種溫暖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