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亞熱帶植物,喜強光,耐貧瘠,抗乾旱,不耐寒,黃河以南露地種植,以北需盆栽或溫室越冬。
一
火棘,常綠灌木,高近丈,側枝短,枝梢成刺狀,嫩枝外被銹色短柔毛,老枝暗褐色,無毛;芽小,外被短柔毛。
二
葉片倒卵狀長圓形,葉梢圓鈍或微凹,有時有短尖頭,葉尾楔形,下延連於葉柄,葉緣有鈍鋸齒,齒尖向里彎,近基部全緣,兩面皆無毛;葉柄短,無毛或嫩時有柔毛。
三
花集成復傘房花序,花徑寸余,花梗和總花梗幾乎無毛;花小,梗短,萼筒鍾狀,無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鈍;花瓣白色,近圓形;雄蕊二十枚,花絲短,花藥黃色;花柱五枚,離生,與雄蕊等長,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
果實小而圓,近球形,桔紅色或深紅色。
四
火棘是個好東西,葯食同源。葉根果入葯,性平,味甘酸。葉清熱解毒,外敷治療瘡瘍腫毒;根清熱涼血;果消積止痢,活血止血。
火棘葉可制茶,飲之,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火棘果可鮮食,也可加工成各種飲料。台灣紅果最為出名,紅中透亮,玲瓏如珠,味似蘋果,被譽為「袖珍蘋果」,「微果之王」。
火棘,春看花,冬觀果,亮眼喜人。其適應性超強,即使建築垃圾未清且土壤瘠薄的地方,也照長不誤,綠意盎然,只要勤於修剪,當年栽植的綠籬當年便見成效。
火棘也適宜栽植在坡堤之上,甚至石漠化的山區,只要任其自然發展,火棘枝條一年就可以長三、四尺,兩年就開始著花掛果,迅速起到護坡護堤和治理石漠化的作用。
火棘,樹形優美,四季常青,春有繁花,秋有紅果,果實存留枝頭甚久,美不勝收,園林綠化不可缺少。
庭院裝飾,用以作綠籬,垂直攀升,既能過濾和阻隔灰塵,又能吸收和抵抗二氧化硫,既綠化美化環境,又凈化空氣。
道路綠化,用以帶狀隔離,布置在兩旁或中間,規矩整齊,既醒目,又美觀。
園林建設,用以造景,剪成球形,錯落有致地栽植在草坪之上,點綴在庭園深處,紅彤彤的火棘果在寒冬猶如火把般溫暖,所以它又叫火把果。
甚至在風景區,用火棘作點綴,配植在風景林地,不事修剪,自然生長,野趣誘人。
火棘是觀果植物,從秋到冬,果實愈來愈紅;火棘的果枝作為插花材料,在秋冬兩季配置菊花、臘梅等作成傳統的藝術插花,極受插花愛好者的歡迎。
火棘也是盆栽觀賞植物,尤其在北方更是如此。其主體枝幹自然又富於變化,盆栽則修剪得緊湊有型,枝葉繁茂,四季常綠,既可觀葉觀花,亦可觀果,深受盆景愛好者的青睞。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