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趣談歷史:古人冬天如何保暖禦寒?

我小時候是在東北農村長大的,即使有棉衣、棉鞋和手套護身,但冬天也得過凍瘡。那麼條件更艱苦的古代人,冬天他們是怎麼禦寒的呢?

古代的保暖衣物

冬天穿棉衣,現在已經是司空見慣,但是,要知道,棉花的大量種植和棉織品在全國範圍內流行起來已經是宋代以後的事情了。

宋代以前,古人穿些什麼來抵擋寒冷呢?

最古老的解決方式:穿獸皮。

獸皮是人類最早使用的禦寒物,漢字里很早就出現了以「裘」為代表的專指獸皮衣服的字。戰國時期有個「雞鳴狗盜」的典故,就與裘衣有關。《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國孟嘗君出使秦國,被秦昭王扣留,孟嘗君手下的一個門客裝狗鑽入秦宮,偷出白狐裘獻給秦昭王的愛妃,結果妃子大喜,她說情後,秦王就將孟嘗君放了。

中國進入農耕社會以後,人口增多,而且以種植業為主,不像游牧民族容易獲取獸皮,人們本能地轉向桑麻原材料。麻布或其它植物纖維是普通百姓最常使用的衣料。為了保暖,人們採用了兩種辦法。

第一種辦法是使衣服加厚,也就是夾層,這個類似於今天所謂的「風衣」,古人叫「裌衣」。「裌衣」有兩層,一層面子,一層里子。蘇軾在《初秋寄子由》中曾寫道「子起尋裌衣,感嘆執我手」。在深秋和初冬時節,裌衣便可以作為禦寒的衣衫。

第二種辦法是在夾層里裝填充物。富貴人家用保暖性能好的絲綿,也就是用繅絲的下腳料絮夾層。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提到,從江陵馬山楚墓一號墓出土的衣服實物中,就有內絮絲綿的綿衣。不過,大部分貧苦百姓則用粗糙的麻、葛來填充。古代有「鞭打蘆花」的故事,說的是,孔子的弟子閔子騫,年幼時,繼母對他頗為苛刻,她給兩個嫡齣兒子用絲綿做棉衣,而給閔子絮的是蘆花。閔子騫與父親駕車外出,由於手凍僵了握不住馬鞭,父親大怒,給了他一鞭子,罵道:「你穿的比兩個弟弟還厚,你怎麼還怕冷!」後見衣服抽破處,蘆絮紛飛,方知冤枉了兒子。

鞭打蘆花的故事

在棉花沒有被使用之前,冬天的防寒衣著的確是個大問題,所以「寒衣」也格外受人重視。「孟姜女哭長城」正是由於孟姜女給千里之外的丈夫送寒衣而發生的故事。在古代,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

古代戍邊多半都是在寒冷的北疆,送寒衣與戍邊有很多聯結的故事。其中有一個美麗的傳奇。唐朝開元年間,唐玄宗命宮人為邊軍制「纊衣」,結果有個士兵在袍中發現一首詩:「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今生已過也,結取後生緣。」士兵將此事告訴了統帥。統帥又進呈玄宗。一通查找,唐玄宗找到了寫詩宮女,說「成全你倆的今世緣」,叫二人成婚。這首詩就是後來被收錄到《本事詩》中的《袍中詩》。

開元宮人《袍中詩》

防寒「神物」棉花,到了宋末元初的時候,才開始大量的進入了老百姓的生活。關於棉花是怎麼來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從國外引進來的;另一種說法,棉花原產地就是中國。

外來說的主要依據就是宋末元初成書的《宋史》中記載:「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清乾隆進士檀萃所撰《滇海虞衡志》說:「宋元間從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

認為原產地是中國的說法,主要證據是在福建崇安出土了距今三千多年的棉織布片。

看來棉花起源說法的矛盾不好解決:出土的棉織布片,通過碳還原的科學實驗,證明是真的,但是,既然棉花是中國原產,為什麼宋元之前沒人穿棉襖?

然而,不管怎麼說,從元代、明朝開始,中國的老百姓冬天比以往好過了,因為都能買得起,穿得上暖和的棉衣了。


古代的禦寒設備

火炕,是中國最古老的取暖方式。北方的民居的卧室都設有火炕,與廚房的爐灶相通,灶坑柴火燃燒產生的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給室內加溫,尤其睡覺時非常暖和。這種取暖方式,直到現在,東北農村依然在使用著。

火炕示意圖

東北農村的火炕

古代的皇宮採暖更為高級了。工匠們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除了火牆,古人在保溫材料上也有研究。古書《三輔黃圖》記載,漢代在未央宮中設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塗牆壁做保溫材料,「取其溫而芬芳也」,有禦寒保暖之效。花椒到底有沒有保溫性能,這個沒有科學鑒定,即使有這效能,那得多少花椒啊?

以花椒做保溫材料

西漢未央宮椒房殿復原圖

古人的室內取暖設備有火爐和火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本詩中,白居易先生道出了兩個禦寒的小秘訣,喝酒和火爐取暖。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圍爐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有條件的用精緻點的銅製火盆,沒條件的用泥盆。其實,泥盆有優點,就是盆里炭火無論怎麼旺,但外邊的盆壁不燙手。這種泥火盆,我小的時候,家家都還有。印象最深的畫面是,東北的老太太們,叼著長煙袋,圍著火盆聊閑磕。

下面這幅畫是宋代錢選的《西湖吟趣圖卷》,畫中小童一邊烤火,一邊抬頭看向主人,很有生活氣息。

《西湖吟趣圖卷》局部

這幅《雍正行樂圖》,雍正皇帝蹺著二郎腿,一隻腳搭在腳爐上,看著書,臉上露著微笑:「這TM的,太舒服!」

《雍正行樂圖》之一

手爐是古代版的暖手寶。手爐,由火盆演變而來,體積小,可以直接捧在手中。手爐內膽多為銅製,放燃炭產生熱氣;而外殼包裹內膽,既能保存內膽的熱量,又能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傳導,將熱量由內膽口沿上的鏤空爐蓋散發出來。我們看古典小說或者看清代人物畫的時候就會發現,手爐出境的次數很多。《紅樓夢》裡面的公子小姐就經常在寒冷的冬天拿著手爐取暖。

古人還發明了暖足瓶,俗稱湯婆子,通常為南瓜形狀,裡面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子里以取暖,其使用方法與現代熱水袋是一樣的。宋代黃庭堅有首詩說,「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

清代銅「湯婆子」

清代《閑情偶寄》的作者李漁,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端技術宅」,他在這本書里專門介紹了自己設計暖椅:在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用來放炭爐,坐在這樣的椅子上,全身都能暖和。

各種爐子,少不了燃料。在室內不冒煙,而且不會一氧化碳中毒,那最好的么燃料就是煤炭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煤炭,並利用煤炭生火做飯、取暖的國家。昨日,我的文章《中國現存最早的木雕作品是在這裡發現的》里介紹過,新樂遺址里已經發掘出煤精製品,說明我國煤炭的使用歷史已經有7200年了。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說明在唐朝,富裕人家中炭的使用非常普遍了。

古代有條件人家多使用人工燒成的木炭取暖,貴族之家用木炭取暖時,還會有許多講究。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寵妃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家,冬天取暖用的炭便非同一般,系用蜂蜜將炭屑捏塑成雙鳳形,燒爐時用精貴的白檀木鋪在爐底,一塵不染。

在宋代,每年冬季給官員發放福利就是發炭,宰相、樞密使每人發200秤,其餘官員從100秤、30秤、20秤、10秤不等。到了明代,則將這種月俸補貼,改為「柴薪銀」,也就是不發實物改發「採暖費」了。

古代皇室則設有專門的「冬季供暖領導小組」,明代叫「惜薪司」,專管宮中所用柴、炭及二十四衙門、山陵等處內官用柴炭的供應;清代後來改成「營造處」,內設「薪庫」,專門負責儲運宮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採購、發放,人員有「炭軍」「煤軍」之分。

在宮裡,炭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身份尊貴的皇后和嬪妃,可以用上等的紅羅炭,燒的時間久,而且沒有煙。位份越低的妃子,分到的炭就越少,而且質量差。可見,古代的妃子如果不得寵還真的是孤單寂寞冷啊!

不過,與皇宮落魄的妃子比起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才是最慘的。一般人家,很難用得起煤炭,所以燃料只能挑選所謂的「硬柴火」的殘骸放入火盆中,也就是木材類的柴火在灶坑裡沒有燒盡的時候扒拉出來放入火盆里。像平原地區,木材也很少,我小時候,家裡經常用的,是高粱茬子(高粱桿割完後留在地里的那部分),此外,還有玉米棒芯,這個燃燒時間長,灰塵小,是比較好的燃材。

時代在進步,現在,冬天房間里有暖氣和空調,穿的有各種各樣的棉衣和羽絨服,還有什麼熱水袋、暖手寶等等,過冬再不用靠抖腿啦!和古人哪怕是皇帝比起來,我們幸福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