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98歲離世,為中國隱藏一項黑科技,世界上曾僅有5人會製造

前言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固定資本的發展表明,一般社會知識,已經在多麼大的程度上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後來,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上也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究竟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是多麼重要。在中國所有科學家中,有一位顯得尤為突出,他曾經放棄美國高薪職業,願意回國報效,將一生的成就都貢獻給自己的國家,他是民族的英雄,是中國人民心中最"可愛"的人。

錢學森"一鳴驚人"

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錢學森都是非常著名的科學家,他靠著自己的科學技術聞名海內外。錢學森的一生充滿色彩,既有坎坷的一面,又有波瀾壯闊的一面,更有濃墨重彩的一面。他一生都在堅持著自己信念,即便國外給他開出了天價的條件,即便國內的研究條件異常艱苦,即便他曾遭受美國的威脅,但他依然要回國,依然要報效祖國,他一直堅定地告訴自己,國外不是自己的家,自己在國外學到的知識,自己一定要用來報效自己的祖國。

1911年,錢學森出生在上海,他從小就非常好學,對於科學研究充滿著無窮的喜愛,最終考入從國立交通大學,後來憑藉實力取得清華大學留美學生的名額。在美國上學期間,他刻苦認真,在科學家馮卡門教授的幫助下,錢學森"一鳴驚人",成了一位大學老師,在美國發表了多項論文著作。在那個年代,其實美國人是瞧不起中國人的,但是錢學森竟然可以得到美國人的尊重,可想而知他取得成就究竟有多麼巨大。

錢學森一心只想回國

1949年新中國成立,錢學森抱著自己的妻子,喜極而泣。他一心想著回國,他在美國打了無數次申請,可是上面卻怎麼也不放行,美國方面甚至害怕錢學森偷偷回國,還派人監視他,不僅對他回國的計劃百般阻撓,更是從各個方面打擊錢學森,不管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他們希望錢學森能夠放棄回國的計劃。當下,錢學森的信念一直不允許他自己屈服於美國,申請回國一次失敗,他就申請第二次,第二次不行他就一直申請下去。

後來,美國方面實在沒辦法,找了一個理由將錢學森抓進了監獄。由於錢學森實在是太厲害了,他如果回國的話,會將技術帶入中國,這是美國絕對不想看到的結果。錢學森和美國的抗爭一直都在持續著,後來經過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的談判,錢學森才得以回到祖國。當得知錢學森可以回國的那一刻,錢學森哭了,是喜悅的淚水。回國後,錢學森立刻投入了研究,他貢獻了自己全部的技術實力,他貢獻祖國的力量足以載入史冊,他是偉大的,他值得我們所有人尊重。

研製"超音速風洞"

許多人認為,錢學森這一生貢獻給中國的是核彈、導彈,但是錢學森貢獻的絕不僅僅是這一點,還有一項冷門技術一直不為人知,但這項研究卻非常厲害,這就是——超音速風洞。這項研究雖然很小眾,但是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掌握著這樣的技術,就算放在全世界來看都是數一數二的,在當時全世界上僅有5人會製造。

1936年,錢學森在加州大學實習的時候,他和4個同窗好友一起討論風洞的原理,當時他們也僅僅是在探討階段,並未真正實現創造。其實這是錢學森心中一直的遺憾,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夠成功創造風洞系統。多年之後,國內給予錢學森良好的研究條件,在這個基礎之上,經過錢學森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研製出了超音速風洞,一時間,讓中國的科研實力又更前進了一大步。

有人說,錢學生之於中國是偉大的,是的!他的成就不僅僅在於自己的才學,而在於一顆愛國之心,他時刻秉持著愛國的信念,是祖國曾經培養了自己,而自己終究是要報效祖國的。

結語

就像陸遊在《感遇》中說:"成功由積累,中休猶不可,況本無基址。"

錢學森的成功建立在自己一步步的積累之上,他成功之後並未忘記哺育他的母親,他值得我們永遠尊重。

參考文獻

《資本論》

《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