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為何能被成吉思汗相中?

耶律楚材(1190年 —1244年),契丹族。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攻佔燕京時候,聽說他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遂向他詢問治國大計。而耶律楚材因對金朝失去信心,也決心轉投成吉思汗帳下。效力成吉思汗後,耶律楚材採取的各種措施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礎。

契丹人耶律楚材,出身名門望族,良好的家庭環境為他的成長提供了先天的優越性。當時,他家常居燕京,深受漢文化影響,從小就學習漢籍,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父親耶律履教育他讀書知禮,並從《春秋左氏傳》"楚雖有材,實為晉用"典故中為他取名楚材,字晉卿。

耶律楚材3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楊夫人出身書香門第,很有文才,傾盡全部心血培養兒子。在母親的教導下,他博覽群書,苦讀到深夜,還研究天文、地理、法律、曆法、占卜、醫學等多種學說,不但博學多才,還擁有了忠正廉直的優秀品質。

1206年,按金朝制度,耶律楚材可以被賜予官職,但他拒絕了,而是去參加考試,憑本事任職。在應試人員中,只有耶律楚材的表現為優等,被授予掾職。

1214年,金主完顏永濟遷都汴京,耶律楚材作為左司馬員外郎留在了中都燕京,輔佐金國右丞相完顏宗暉,此時,他24歲。

1218年,成吉思汗既定燕地,聽說耶律楚材是個難得的人才,便請來詢問治國之道。

成吉思汗既定燕地,重用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在進諫時,非常注意說話方式和方法,並不像魏徵那樣犯顏直諫。他利用蒙古人對一些奇異的自然現象的迷信,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提出看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 成吉思汗相中了耶律楚材。

由於耶律楚材有出色的輔佐能力,成吉思汗對他日益重視。

1224年春天,成吉思汗征戰中看到一隻怪獸,大為吃驚。耶律楚材乘機勸道:"這是一種瑞獸,叫'角端',本性喜歡惡殺。此時出現,定是上天警示我大軍殺生太多。大汗乃天之長子,當施以愛心,大汗是否順承天意,揮師回國?"成吉思汗聽從了他的建議,派人把守要地,率其餘人返回。

成吉思汗去世後,其三子窩闊台登上汗位。

1233年正月,在汴京征伐金人時,有人建議攻城後實行屠城。耶律楚材急忙上奏:"將士們在外征戰,無非是想得到土地與人民,得地而無民,有什麼用呢?能工巧匠、厚藏富貴之家都在這,一旦殺了,你又有何益?"

窩闊台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只殺了金國皇族完顏氏,城中百姓得以生存。自此後,廢除屠城之法。

耶律楚材還建議在征戰之時讓老百姓遷往山裡耕種,既免於死,又能增加國家收入。他請人製作小旗發給歸降民眾,作為通行標記回鄉,以免被屠,窩闊台都採納了。

蒙古人"馬上得天下,卻不能馬下治天下",除了屠殺沒有好經驗。耶律楚材寫過一篇散文《貧樂庵記》,表明他的願望是想輔佐像堯舜那樣的君主,使百姓受到恩澤,用儒家思想治國安邦

耶律楚材畫像

在元朝,文人地位低下。耶律楚材憑藉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改善知識分子的命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窩闊台汗九年(1237年),耶律楚材上奏:"制器必用良工,守成必用儒臣。儒臣之事業,非積數十年恐未易成。"於是,朝廷規定儒者被俘為奴者,皆可釋放就試,不得隱藏儒生,違者將被治罪。

通過考試,有四千多士子考中。

耶律楚材收到元好問派人送來的《上耶律中書書》,獲悉孔子五十一世孫孔元措的消息,立即進城尋找營救。上奏後經元太宗批准,讓孔元措回鄉修建孔廟、孔林。

在耶律楚材的努力下,燕京等地建立經籍所、編修所,讓儒生從事文化教育活動,並妥善安排相應的生活用品,文明教化開始興盛。

蒙古人在武功得天下以後,按照耶律楚材的提議,逐步收到了"文治"之效。

賢臣遇到明君是幸運,遇到昏君是悲劇。

窩闊台去世後,皇后趁機奪權,打擊排擠異己。耶律楚材的政治抱負無法施展,抑鬱而終,享年55歲。

耶律楚材的雕像

皇后派人查驗他的家產,只有琴、阮十幾張,以及一些金石書畫,可謂清正廉潔。

耶律楚材去世後,蒙古人傷心地痛哭,就像家中親人離去一樣。漢族的文人也為他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