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南都訊 記者曾海城 謝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深圳知名古城——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發生小範圍坍塌,目前景區已臨時關閉,文物專家正評估坍塌情況,南都記者從大鵬新區古城博物館了解到,坍塌部分為城牆1984年重建部分。

坍塌現場。南都記者 曾海城 攝

6月15日下午5時30分左右,南都記者來到大鵬所城,南門右側的一段城牆出現了坍塌情況,有泥土和磚塊滾落在門樓前方,坍塌範圍並不大,現場有工作人員正在對坍塌部分進行遮蔽防護。南門前面拉起了警戒線,景區內大喇叭循環播放著南門暫時封閉的提醒,有應急人員和文物巡查人員在現場處理。

南城門附近一名店家老闆告訴南都記者,下午4點左右看到了城牆坍塌的情況,「當時牆磚和泥土就著雨水滾落下來,但情況不算太嚴重。」據介紹,今天大鵬下了一整天雨,下午有一段時間雨量特別大,「雨水像是傾倒下來的,傘都打不住。」南都記者到達現場時,仍斷續下著大雨。深圳市氣象台6月15日14時46分在大鵬新區等多個區域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而大鵬新區在過去3小時累計雨量已達大暴雨,預計強降雨還將持續1-2小時,深圳市氣象台2024年6月15日18時35分將上述區域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紅色。

大鵬新區17時51分發布公告稱,受連日持續強降雨影響,2024年6月15日16時許,大鵬所城南門城牆發生小範圍坍塌。大鵬新區應急、文體、街道辦事處等部門已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經排查,現場無人員傷亡或被困。坍塌區域周圍已設立安全圍擋,並正組織應急、文物等領域專家對坍塌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目前,大鵬所城景區已臨時關閉,感謝市民遊客的理解與支持。

大鵬新區古城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城牆坍塌部分為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凸出部分,該部分城牆在1984年重建,坍塌後可以看到內部使用的都是現代的磚石。

據了解,大鵬所城歷經600多年風風雨雨、刀槍炮火,仍完好地保留著舊時的古廟、古城樓、古民居、古宅院、古街道、古糧倉等古代建築遺址。不僅擁有近10萬平方米的明清民居建築群,更是推出了各類富有特色的文化體驗館,極具欣賞價值。如今,大鵬所城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旅遊勝地和文化遺產,是國內現存最完好的明清海防衛所遺存之一。

資料圖。

大鵬所城南門是大鵬所城正門,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坐北朝南,面闊25米,進深12米,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通高11米。

南門正面有城牆、馬面、城垛(雉碟)等,現狀城牆由三個顏色形成三個年代層次,最下方青灰色部分為明代初年,中間紅色部分為1984年重修,上面的城垛和門樓為1998年重修。城門前矗立著三塊石碑,分別是「國保碑」、「名村碑」和「中國傳統村落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