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閉幕 11個板塊、60餘場活動引爆園博園

「五一」假期期間,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聚焦「美美與共、籽籽同心」主題,在北京園博園多個「打卡勝地」解鎖了「新玩法」,新業態、新體驗、新消費,這場彰顯中華民族文化魅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盛會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5月3日,「美美與共,籽籽同心」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完美收官。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北京民族文化周現場人氣持續爆棚,據組委會統計,在為期四天的文化周上,共舉行了60餘場活動,到場遊客達4.5萬人。截止閉幕,前來參觀的遊客仍絡繹不絕。

新業態 | 60餘場活動 形式多樣 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組委會了解到,本屆文化周民族文化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設置了民族電影展映、戲曲展演、民族文化展覽、非遺手作、民族傳統體育互動體驗、民族文創集市等11個活動板塊,包括藝術表演、電影展映、海報展覽、傳統技藝展示、文化交流等60餘場活動,營造了民族大團結的濃厚氛圍,讓各族群眾在遊覽娛樂的同時,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化周期間,陽光劇場輪番上演《我本是高山》、《小馬鞭》、《克拉和瑪依歷險記》、《雪豹和它的朋友們》4部優秀民族題材電影,用光影藝術展現中華兒女同心築夢、並肩追夢、攜手圓夢的奮鬥歷程。丰台區文創中心整合轄區內戲曲社團資源,邀請優秀團隊進行了8場專場戲曲演出,上演了豫劇名段《朝陽溝》《穆桂英挂帥》、評劇《花為媒》、京劇折子戲《武家坡》等經典劇目,展示票友風采。此外,本次活動更加註重場景設計,提升遊客「沉浸感」,在呼和浩特、貴陽、烏魯木齊、閩園、嶺南園5個點位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展示的同時增加打卡蓋章互動環節,打造民族團結和諧友愛的良好氛圍。

除了「傳統項目」,此次活動布局了引領新國潮的時尚消費地標,培育國潮消費新業態,滿足遊客多樣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在銀杏大道的民族文創市集,圍繞消費、藝術、國風、年輕、社交等元素,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

新體驗 | 沉浸式參與 遊玩觀感 吸引遊客4.5萬人

本屆文化周精心設計的可供現場可沉浸式互動參與的民族體育、非遺手作等活動,通過可感可觸的形式搭建了一座拓展民族文化視野、傳遞民族知識的橋樑,使人們在領略民族文化之美的同時,有力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進民族凝聚力。活動吸引到場遊客達4.5萬人。

在瀋陽園廣場,遊客們邂逅傳統武術魅力,解鎖體驗國潮的n種方式。太極養生杖、五禽戲、太極拳等精彩絕倫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輪番登場,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觀看,不時爆發出掌聲叫好聲。不僅如此,現場老師們與觀眾互動,「手把手」現場教授太極拳、八段錦等功法動作要領,讓駐足的觀眾也能沉浸式參與。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丰台區體育局了解到,丰台區武術協會從基層分會、精英表演團、藝術團中選調近90餘名會員,參加文化周活動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展演。演出人員涵括退休職工,社區居民、農民、少數民族、來京務工人員等,既有全運會群眾項目冠軍、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也有傳統武術傳承人等,參演人員年齡在6歲至70餘歲。每場演出安排不同節目穿插組合,同時還安排老師們與現場觀眾互動,讓遊客在觀賞中體驗,在「遊玩觀感」中交流,感受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獨特魅力。

新消費 | 創新「國潮」消費新場景 點燃遊客消費熱情

本屆文化周注重提升市民遊客的消費體驗,將假期人流量轉化為銷量,「以點帶面」點燃消費熱潮,激發消費活力,最直觀的體現便是此次活動上的「國潮」消費新場景——民族創意市集。市集涵蓋民族非遺、國潮文化、青年文化等主題,近40餘家創意項目團隊帶來近千種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還提供包括非遺創作在內的互動性體驗服務,市集被注入更深度的文化內涵,遊客也收穫更充盈的消費體驗。「非遺和傳統文化並不過時,通過高級的東方審美和年輕時尚的設計,同樣能夠煥發全新的活力與生機。」一名「00後」大學生遊客表示。

此外,園博園3號門進行的第四屆丰台汽車消費節也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消費體驗。本屆汽車消費節以創新汽車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引領汽車消費新潮流。現場打造汽車展售區、禮品活動區、養護及車險區和二手車諮詢區,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多元化、一站式的購車環境,讓丰台的車主在「家門口」輕鬆選擇心儀的座駕。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參與活動的汽車企業推出了千元至萬元購車優惠,並附贈工時代金券、加油卡、摺疊雨傘、自行車、隱形車衣、原廠配飾等禮品,還設置了二手車置換諮詢專區,為有置換需求的車主提供專屬服務以及最高萬元置換補貼的優惠政策,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煥新」。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蒲長廷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益

編輯/崔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