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交通要道隆昌
隆昌市境內置縣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境內置來鳳縣,縣治設在雙鳳驛,武德九年併入富世縣。唐貞觀二年(628年),境內又置隆越縣,屬榮州。公元634年廢縣。
以隆昌為名置縣是從明朝開始的,至今已有439年的歷史。當時,四川巡撫譚倫認為:隆昌境「驛界瀘州、富順、榮昌諸境,四野寥曠」,不利於朝廷統治。譚倫「為弭盜安民計」,上疏皇帝請求「增設縣治,以圖治安」,獲得准許。隆慶元年(1567年)割瀘縣2里、榮昌4里、富順14里置縣,名為隆昌縣。縣名一是政治因素,寓興隆昌盛。二是地理因素,隆昌古時屬昌州地,建縣時縣治設在隆橋驛(今金鵝鎮),所以取名為隆昌縣。
隆昌建縣後,行政區划進行過多次調整。在隆慶元年至清嘉慶六年(1567—1801年)隸屬敘州府。嘉慶年間,清王朝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四川的統治,於府、州、廳、縣之上,增設5道。清嘉慶七年(1802年),隆昌屬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稱下川南道)敘州府。
民國元年廢道制,以府、州、廳、縣直隸省管;民國二年,廢省改道時,隆昌直隸下川南道(次年改名為永寧道);民國十七年,國民政府改組地方行政組織,以縣為基本單位,隆昌直隸四川省政府。民國二十四年,四川省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及西康督察區,隆昌屬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屬瀘縣專區;1952年1月,瀘縣專區改為隆昌專區,專署移駐隆昌縣城,隆昌縣屬隆昌專區;1952年12月20日,隆昌專區改為瀘州專區,專署又遷至瀘州,隆昌屬瀘州專區;1960年7月,瀘州專區撤消,隆昌屬宜賓專區。1968年專區改製為地區,隆昌屬宜賓地區;1978年4月,隆昌劃歸內江地區;1985年6月,內江地區改為內江市,隆昌屬內江市管轄。
2017年,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下發了《關於同意四川省撤銷隆昌縣設立縣級隆昌市的批複》,同意撤銷隆昌縣,設立縣級隆昌市,以原隆昌縣的行政區域為隆昌市的行政區域。隆昌市由四川省直轄,內江市代管,隆昌市是國家正式解凍縣改市的審批後,全國首批、我省第一個獲批的縣級市。
隆昌是老成渝線上的一個必經之地,是成渝高速、成渝鐵路均經過的一個區域,同時也是四川與重慶銜接了一個前頭堡。老成渝高速公路及川雲東路和老成渝鐵路,都由西向東橫穿了整個隆昌,經過了隆昌城區。隆昌面積不大,人口也並不多,但歷來是成都向重慶方向銜接的交通咽喉。千百年來,隆昌幾乎一直是成都東出和重慶西進的一個主要驛站。
直到現在,隆昌依然是成渝之間一個不可忽視的交通銜接點。
雖然近些年來,成渝之間的很多交通線路已經有了北移安岳等地之勢,但整體上而言,隆昌的交通優勢,短時間內還依然存在。
目前隆昌高速公路有三條高速,三條擬建高速公路,你知道是哪些嗎?
隆昌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
1990年,成渝高速公路在經過十餘年的論證之後,終於迎來正式開工。作為四川省首條高速公路,其不僅承載著老百姓便捷出行的夢,更是四川交通破解「蜀道難」這一歷史性難題的嘗試。1995年9月15日,經過5年時間的建設,這一條意義非凡的高速公路正式通車。
隆昌收費站
成渝高速公路起於成都市五桂橋,途經簡陽、資陽、資中、內江、隆昌等市縣,止於桑家坡,全長226公里。全線採用一級公路建設標準,為雙向四車道全立交、全封閉的收費高速公路,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形式。
四川重慶交界的漁箭收費站
成渝高速通車以後,隆昌到成都重慶的時間都縮短到三個小時以內,比坐火車還快一倍的時間,這條高速更是造福了不通火車的瀘州。原來瀘州到成都的客車要早上出發,晚上才能到成都,瀘州車走川雲東路六十公里後上成都,就只需要不到四個小時。
隆昌高速第二條--千禧年前通車的隆納高速
隆納高速公路總投資22.75億元,全長85公里,設計速度100km/h,路基寬度26.5米,雙向四車道,屬國道321線的一段,是國家規劃「兩縱兩橫三條公路」之一的國道主幹線。其北接成(成都)渝(重慶)高速公路,途經隆昌市、瀘縣、龍馬潭區、江陽區和納溪區,南端連接貴州畢節經貴陽至廣西北海、防城的高速公路,最終構成西北、西南地區的出海大通道。兩地車程比原普通公路運輸里程縮短23.5公里。
1996年11月,隆納高速公路隆瀘段破土動工,1999年9月29日,瀘州市第一條高速公路隆納高速公路(隆昌至瀘州段)正式通車,以內江隆昌為起點,以瀘州龍馬潭區胡市為終點,接到瀘州小市進入城區,瀘州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
1997年6月,胡市至納溪段破土動工,2000年11月建成通車,標誌著隆納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隆納高速公路的建成,加速貫通了西部地區南下出海的路網,北接成渝高速公路可直達成都、重慶兩市;南連大納公路,再經貴黃高等級公路與貴陽至南寧高速公路相銜接,直抵廣西北海、防城港。隆納高速公路的建成,對老少邊窮地區的人民致富,加強西南邊陲防務,完善國防公路網路和發揮綜合運輸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隆納高速原來與成渝高速共用一個收費站,後來在隆昌白塔服務區南增加了一個新生收費站,這樣隆昌城南和城東就都有了上高速的進出口。。
第三條高速,方便去自貢宜賓的隆漢高速
隆昌—漢源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4年—2030 年)東西方向布局的8橫中的「第6橫線」。
這條高速從成渝高速迎祥樞紐開始向西去自貢方向,過隆昌的龍市和響石兩個鎮。從響石出境,在隆昌縣城北側設有隆橋驛收費站,隆昌城北新區的上高速就不用穿城走隆昌收費站上高速了,在響石還設有一個收費站
這條高速可以很方便的讓隆昌人去自貢宜賓,不再仙貝繞道內江再南下,也是宜賓自貢到重慶的便捷之路。
擬建高速--內江經富順至南溪高速公路
2023年成都舉行的四川省高速公路項目招商推介會上,四川全省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計劃招商36個高速公路項目和6個普通公路項目,S41內江至南溪高速公路位列五區共興路網優化提升13個項目之一,它將成為第二條內江直通宜賓的省內高速公路。
內江經富順至南溪高速公路,簡稱內南高速,高速編號川高速S41。它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4-2030年)》中的18條縱線之一,同時也是《自貢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2020-2025)》的重點建設項目。線路設計為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26米,估算總投資約185億元,建設總工期48個月,截至目前,項目已經進行了項目環境評估公示,項目不久將進行工程設計招標工作。
內江—南溪高速公路是四川省規劃建設的一條南北向快速通道。項目建成後有助於緩解內宜高速公路的車流壓力。加密四川南部高速公路網。並與內江繞城高速、隆漢高速、蓉遵高速、成渝環線高速互通。項目起於南溪區羅龍樞紐互通,經富順、隆昌,止於內江市東興區黃棚垇樞紐互通,全程約82公里。
從規劃圖上看,在隆昌的黃家鎮有一個收費站,隆昌黃家,富順牛佛的可以很方便的上下高速。
成渝高速擴容-新建到隆昌到界市高速公路
成渝高速公路作為四川省首條高速公路,自1995年通車至今,已服務近30年,原有的雙向四車道設計、無應急車道以及部分路段時速僅60公里的設計標準,已無法滿足當前的交通需求。為此,2023年,G85G76 重慶(川渝界)至成都高速公路擴容工程項目(簡稱:成渝擴容項目)正式啟動。
成渝高速擴容項目隆昌段為新建,項目主線路線起自桑家坡(渝川界),接擬改擴建的G85銀昆高速重慶段,新建複線經隆昌市石碾鎮、界市鎮,內江市東興區永興鎮、順河鎮、田家鎮;利用內江城市過境高速公路改擴建至雙才樞紐互通。
成渝高速擴容(隆昌段)途經界市鎮、普潤鎮、石碾鎮,按雙向八車道標準建設,在界市鎮、普潤鎮設置落地互通2處;連接線10公里,途經界市鎮、普潤鎮、金鵝街道,按雙向四車道標準建設,在金鵝街道設置落地互通1處,古湖街道新建隆昌服務區1處。
2023年夏天,隆昌已啟動3個先行動工點,分別是桑家坡樞紐互通,X001跨線橋、石院牆大橋。桑家坡樞紐互通是成渝高速擴容項目隆昌第一個實現實質性開工建設的標段,可為2024年項目全面開工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擬建高速-四川自貢至重慶永川高速公路
四川自貢至重慶永川高速公路,簡稱自永高速,自貢至永川(四川境)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9-2035年)》(2021年調整方案)(徵求意見稿)中新增的全省39條聯絡線之一。
項目起點位於自貢市沿灘區仙市鎮,向東經大安區新店鎮,回龍鎮後進入內江市,經響石鎮、聖燈鎮後,在瀘州市方洞鎮進入重慶市境內,在清升鎮接G8515廣瀘高速,向東利用榮昌繞城高速,經永榮鎮、紅爐鎮,在青峰鎮接重慶繞城高速。其中,四境路線長約55公里,重慶境約41公里(利用榮昌繞城約19 公里),總里程約96公里。 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雙向六車道,路基寬度34米,建設工期36個月 。
自永高速(四川段)雖然早在2022年十月份就取得項目批複,2022年12月份舉行了開工動員大會。但是項目還沒有全線開工。自永高速公路項目用地於2023年6月份啟動集體土地徵收報批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報征新規定,對建設徵用集體土地需進行預徵收,簽訂預徵收補償協議作為組卷報批要件。
自永高速(四川段前期已完成徵收公告公示、勘界確權、調查登記等工作。目前,報征組卷資料已報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審核,待報國土資源部批准。取得國土資源部批複文件後對群眾進行補償,屆時會給群眾留足相應的時限,確保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具體補償工作預計2024年下半年實施,工程建設也將隨之推進,部分節點工程已開工建設。
自貢至永川高速公路(四川境)項目隆昌境內路線長29.52公里,起於黃家鎮何星村,止於石燕橋鎮蒙梓村,途經石燕橋鎮大竹村。
這條高速公路將通過隆昌的南部地區,和已經建成的隆漢高速,隆瀘高速,交叉,建成後,將和已經建成的隆漢高速-成渝高速-隆瀘高速形成圍繞隆昌城區的環形高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