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角讀後漢書64、宦官禍亂東漢天下

梁氏家族覆滅,宦官集團又得勢了。外戚掌權危害朝廷,宦官上台同樣禍亂朝綱,換湯不換藥。東漢王朝腐敗不堪,日益混亂。

後漢書》記載,單超等五個宦官,因為誅滅梁冀有功,受到漢桓帝特別寵信,同一天被封侯。不久,「五侯」的八名親信宦官,也被封了侯,史稱「宦官十三侯」。從此,朝廷大權歸於宦官。

宦官們掌權以後,首先提拔宗親,安插親信,結黨營私,大肆培植個人勢力。時間不長,宦官們在朝廷和地方上,安插了大批黨羽和親信,形成了龐大的勢力。

宦官及其親屬們,大多數是不學無術之輩,驕橫不法之徒。他們濫施淫威,作威作福,除了專權、貪污、霸道之外,其他什麼都不會,其惡劣行徑,比外戚有過之而無不及。

《後漢書》記載說,宦官們爭相攀比建造豪華住宅,用金銀裝飾,富麗堂皇。他們配備眾多隨從,隨從們都騎著高頭大馬,衣服亮麗,外出時前呼後擁,好不威風!

更讓人嗤之以鼻的是,他們身為太監,卻娶了許多老婆,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招搖過市。因為無法生育,他們就收了大批養子,養子們能夠傳國襲封。

宦官們恃寵專權,欺壓百姓,橫行無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比盜賊還厲害。當時,天下流傳著這樣的話,諷刺「五侯」是「左回天,具獨坐,徐卧虎,唐兩墮。」

大宦官徐璜的侄子徐宣,擔任下邳縣令,他生性殘暴,為非作歹。原汝南太守李暠,是下邳人,已經病故。李暠有個女兒,長得很漂亮,徐宣聽說後,要娶她做妾。

李家不同意,徐宣大怒,派人把李家女兒抓來,任意強暴。玩弄夠了,又把她吊在樹上,用亂箭射死。

徐宣一邊飲酒,一邊聽李女一聲聲的慘叫聲,以此取樂。李女是兩千石高官的後代,徐宣竟敢如此,何況普通百姓呢?

下邳縣隸屬東海郡管轄,東海相黃浮聽說此事以後,勃然大怒,怒髮衝冠,下令把徐宣抓來,當眾處斬。

左右勸阻黃浮說:「徐宣的叔叔徐璜,是皇上身邊的紅人,殺了徐宣,必然要惹禍。」

黃浮怒睜雙目,咬牙切齒說:「我即便明天死了,今天也非殺了這惡賊不可!」

黃浮殺了徐宣,仍不解氣,又把徐宣的妻子兒女抓來,一頓痛打。當天,郡縣鞭炮聲四起,百姓奔走相告,彈冠慶賀。

徐家人自然不肯善罷甘休,立即進京告訴了徐璜,徐璜便向漢桓帝哭訴。漢桓帝把宦官視為與自己一體,誰敢動宦官,就是對皇帝大不敬,於是發怒,下令把黃浮抓到京城,要殺了他。

黃浮並不屈服,當眾痛斥了徐宣的殘暴罪行,據理力爭。大臣們都說徐宣該死,紛紛為黃浮求情。

漢桓帝不得已免去黃浮死罪,但仍然剃去他的頭髮,用鐵圈束著他的脖子,讓他去服苦役,以此來安慰徐璜。

宦官及親屬們橫行不法,惹得天怒人怨,朝中大臣們群起而攻之。一些士大夫們,原先痛恨外戚專權,如今見宦官們更加不堪,於是轉過頭來,與外戚聯合,把矛頭指向宦官。

漢桓帝在內外壓力下,不得不對宦官有所限制。此時單超、徐璜、唐衡已經病死,「五侯」只剩下左倌、具瑗兩人了。

大臣韓演上奏說,左倌和他的哥哥左稱,侵犯吏民,橫行鄉里,請求查辦。漢桓帝准奏,於是左氏兄弟被迫自殺。韓演又上奏具瑗和哥哥具恭的罪行,結果具恭被逮捕,具瑗遭貶官。

「五侯」死了以後,漢桓帝又寵信宦官侯覽、曹節張讓等人,宦官集團依然很有勢力。

漢桓帝以為,宦官們因為生理原因,不會篡位當皇帝,所以最可靠。的確,歷史上覬覦皇位的外戚和大臣很多,而宦官卻沒有當皇帝的可能。

對宦官的這個看法,不僅漢桓帝有,其他皇帝也有,因而宦官專權綿延不絕。

然而,宦官們因為受到閹割,身心遭受巨大創傷,不少人心理變態,仇視社會,性情暴戾,所以,一旦得勢,便盡情放縱,肆無忌憚,為禍朝廷。

東漢末期,宦官作亂十分嚴重,有人稱之為「宦官時代」。

面對宦官當政、朝綱混亂的局面,一些正直的官吏和知識分子聯合起來,對抗宦官勢力,《後漢書》稱之為「朋黨」。

朋黨們本來勢力不小,但漢桓帝站在宦官一邊,對朋党進行壓制,這便有了歷史上第一次「黨錮」。

朋黨與宦官集團之間的鬥爭,曲折複雜,你死我活,形成了東漢末期政治上的一個重要特色。請看下一集,朋黨與宦官殊死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