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病重,對著李敏畫了個圈圈,有何含義?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後,舉國上下頓時籠罩在了巨大的悲慟之中,哭喊聲、哀嚎聲此起彼伏,中國這艘行駛在汪洋上的巨輪一下子失去了舵手和方向。對於毛主席的離世,他的親人更是悲痛萬分。

由於各種原因,在主席彌留之際,身為女兒的李敏也不能時刻陪伴在父親的身邊。李敏最後一次看望父親的時候,他說話比較費力,多說都靠收拾與身邊人交流。因此,看到女兒李敏來看他,他還使出了最大的力氣畫了一個圓圈。

這個圓圈到底代表什麼?毛主席是有什麼特殊的事情要跟女兒李敏交代么?

一、事後明白了父親的意思

關於毛主席這個手勢,李敏當時是一頭霧水,而且她還特意把毛主席身邊的貼身秘書張玉鳳叫來,結果張玉鳳也沒有明白毛主席到底想要說什麼。

自從李敏和丈夫搬離了中南海以後,在那段特殊時期,她與父親見面還得經過各種審批。因此,在毛主席去世的一年前,李敏只去看望過父親兩次。

1975年毛主席過生日的那天,李敏和妹妹李訥一起去看望了父親,當時毛主席的身體情況就不是很好可是,那時候毛主席說話沒有問題,見女兒們來看望自己,他十分高興,還跟她們談笑風生。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李敏都沒能再去看望父親,直到第二年的八月,得知父親病危後,她衝破一起阻攔,再一次進入了中南海,看到了已經連話都說不出來的父親,一時之間心裡難過至極。

也就是那一次,毛主席在李敏的面前畫了一個圓圈,可是她絞盡腦汁也沒想明白是什麼意思。毛主席去世以後,李敏曾經在母親面前說起了那個她一直都不明白的「圓圈」,賀子珍當時就知道毛主席想表達什麼。

賀子珍是中秋那天出生的,所以父親給她取了「桂圓」這樣一個小名,因此當時毛主席應該是在詢問李敏,他母親賀子珍的情況。聽了母親這一番講述,李敏恍然大悟,內心十分不是滋味,失聲痛哭起來,與此同時她看見眼前的母親與她一樣已是滿眼的淚水。

二、毛主席與賀子珍的感情

毛主席和賀子珍相識於戰爭年代,後來賀子珍曾經陪伴在毛主席身邊十年左右,那段時期是革命最艱苦的時期,毛主席期間無數次生病,都是賀子珍悉心照料。特別是在毛主席受到排擠的時候,賀子珍也是寸步不離。

由於各種原因,賀子珍於1937年選擇從延安離開,前往了蘇聯,最終兩個人的感情也因此而告終。賀子珍曾經生下過五六個孩子,由於戰爭等各種原因,最終只有李敏活了下來。

1940年,毛主席考慮遠在他鄉的賀子珍生活十分孤寂,就將年僅4歲的李敏送到了莫斯科陪伴母親,此後他們在蘇聯度過了最為難熬的一段歲月。直到很多年以後,李敏與父親講述起她與母親在蘇聯的那段日子,毛主席對於賀子珍依舊是充滿關懷之情。

後來,李敏和母親回國後不久就被接到了父親身邊生活,而期間賀子珍也從來都沒有和毛主席見過面,他們之間信息的傳遞多數是通過女兒李敏進行的。

期間,毛主席有一次看見李敏躲起來偷偷流淚,詢問後才得知是李敏生了很嚴重的病,為此毛主席也十分難受,還在女兒面前還留下了淚水。

1959年,毛主席在廬山開會的時候,賀子珍也正好在江西老家看望老戰友,隔二十二年二人得以再一次相見,見面時彼此十分感慨。

三、賀子珍來到毛主席紀念堂

賀子珍從蘇聯回國後,就定居在了上海,在廬山與毛主席短暫一別以後,直到毛主席去世,他們兩個人再也沒有見過面。當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傳到賀子珍的耳朵里時,她最開始根本不相信,而是一直在自言自語說「主席的身體不是一直很好么?」

由於身為以及當時局勢等原因,賀子珍根本沒能前往北京參見毛主席的告別儀式,當她從女兒李敏的口中得知,毛主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關係自己,內心充滿了感動之情。

1979年,毛主席去世三周年的時候,賀子珍迎來了她70歲的生日,那時候的她雖然身體情況不是很好,當時心裡一直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去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看一看。

經過組織的批准,當年的9月8日,賀子珍坐在輪椅上,在女兒李敏和女兒孔令華的陪伴下來到了毛主席紀念堂,向毛主席敬獻了花圈。看在躺在水晶棺里的毛主席,賀子珍的內心五味雜陳,因為她與毛主席已經天人兩隔。

為了不讓自己哭出來,賀子珍死死地咬住了毛主席送給她的那塊手帕。她心中縱然有著千言萬語想跟毛主席講述,可是那時候的毛主席再也聽不到了。

結語

關於毛主席去世前的一個手勢,竟然牽扯出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雖然他早已經與賀子珍結束了夫妻關係,但是他們彼此一直牽掛著對方,由此可見那十年的感情在他們心中亦是同樣的重要和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