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三千年的嫡長子繼承製,被歷代王朝重視,為何在清朝行不通?

盛行三千年的嫡長子繼承製,被歷代王朝重視,為何在清朝行不通?

嫡長子繼承製度起源於西周時期,在我國存續了三千年之久,即使經歷過朝代更迭之後依然被歷代王朝所重視,成為立儲的重要依據。

其中,執行得最徹底的當屬明朝,比如說,朱元璋駕崩前將皇位傳給了他的長孫朱允炆。當時他的長子已經去世,雖然他還有其他兒子,但是他還是選擇了自己的長孫。

這可以說是給明朝開了個好頭。雖然朱允炆最後還是被朱棣奪了位,但是之後他們大體上還是遵從了這個制度,所以在明朝歷史上很少能看到兄弟相殘,弒父奪位之事

而清朝就不一樣了,雖然他們十分的重視漢文化,並且打著清承明制的旗號,將明朝的制度照搬了個遍,但是卻沒有學習他們的繼承製度。

根據史料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清朝的十二位皇帝除了道光帝和同治皇帝是嫡長子之外,其餘的都不是。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嫡長子繼承者在清朝行不通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沿襲千年的嫡長子繼承製

嫡長子繼承製,就是由正室所生的第一個孩子來繼承財產以及地位。由於近些年古裝劇很多,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好像歷史上絕大多數皇帝都不是嫡長子。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從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退位為止,我們歷史上共經歷了四百多位皇帝,而這些皇帝中,絕大多數都不太有名,他們有的比較短命,有的比較平庸。

而真正出名的往往會是那些依靠自己能力奪位的非嫡長子,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等,所以這就會給我們造成這樣一個誤解。事實上在歷史中,大部分王朝都在遵循著這個制度。

嫡長子繼承者無疑是古人智慧的體現,他有很多的優勢,古代皇帝一般都會有很多的兒子,比如說朱元璋有26個兒子,康熙有35個兒子,兒子太多就會給繼承帶來很多的麻煩,為了得到這個唯一的位子,勢必就會導致骨肉相殘,這是每個帝王都不想看到的事,所以所幸提前將位子定好,可以減少很多的矛盾。

那為什麼會選擇嫡長子呢?首先,這符合儒家的倫理觀,其次正妻一般出自名門大族,無論是家世、品行還是修養都要比其他的妾室高很多,孩子自然也不會太差。除此之外,長子年齡最大,也最穩重成熟,很適合繼承家業,所以便有了嫡長子繼承製。

不過他同樣也有很多的缺點,比如說如果嫡長子確立得太早,但是他的能力並不能確定,如果他是個有才能的人還好,一旦是個無能的人或者昏庸的人,也不利於國家的鞏固和治理。

而且繼承人確定的太早,也有可能引發父子之間的矛盾,干預的太少,會有人覺得你無能,干預太多,又有人擔心你會篡位。

不過雖然有利有弊,但是這已經算是能選擇的最合適的繼承製度了,所以才會讓各個朝代所重視。不過為什麼清朝是個例外呢?

清朝的繼承製度

事實上,清朝最初的時候也嘗試過嫡長子繼承製,不過卻沒有成功。清太祖努爾哈赤在位期間就一直將他的長子褚英視為自己的繼承人,可惜他自己不爭氣,不僅和兄弟爭權奪位,甚至還想直接篡位,最終被努爾哈赤關了起來

而之後繼位的皇太極同樣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他的嫡長子早夭,之後他也沒有了立太子的想法,直到後來突然駕崩,也沒有留下遺詔,最後竟然是年僅九歲的福臨當上了皇帝

順治帝的長子同樣也是早夭,所以他也沒有立太子,雖然他先後有兩任皇后,但是他卻都不愛,一心只有董鄂妃,甚至還想立董鄂妃的孩子皇四子為太子,但是可惜的是這位皇四子也很短命,所以最後繼位的是皇三子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

因為受之前幾位皇帝的影響,康熙帝深知確定儲君的重要性,所以他便打算學習歷朝歷代的嫡長子繼承製,他很早就立下了太子。為了能夠保證太子成為合格的繼承人,康熙可以說傾注了很多心血,他不僅將太子帶到身邊親自撫養,還找了最有學識的人給他當老師。

但是這位太子卻不太爭氣,不僅驕奢淫逸,脾氣還特別的暴躁,康熙忍無可忍,最終還是把他廢了。不過從康熙廢而復立,立而再廢也能看出他對於這位太子的不舍和失望。自此之後,他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將立儲的制度改為了「立賢不立長」

所以康熙想立嫡子的嘗試也失敗了。不僅如此,還引發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康熙的這次嘗試不僅沒有成功,反而引發了更大的混亂。不過雖然康熙放棄了立嫡制度,但是接下來的幾位皇帝在選擇繼承人上仍然還是傾向於自己的嫡子。

不過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情況再次上演,他們還確立了一項秘密建儲制度。也就是事先寫好兩份聖旨,一份放在自己手中,一封放在乾清宮的匾額後面。兩份聖旨內容相同才可繼位。

之後繼位的是雍正,他的嫡長子在他還沒有繼位時就夭折了,等到他要立太子的時候宮裡最年長的皇子已經是皇四子弘曆了,在加上弘曆自小聰明,深受雍正喜愛,所以他自然就成了太子。

乾隆同樣也想立嫡子為太子,但是可惜的是他的兩個嫡子先後去世,最後只能選擇了皇十五子作為皇帝,為了將他扶為嫡子,乾隆還專門追封了他的生母為孝儀皇后,足以見的他對嫡子的堅持。

結語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清朝也並非不想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只是大多嫡子都早夭,所以才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制度,事實上,他們也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