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古城小巷子—打鐵巷的故事

關於打鐵巷的鐵匠鋪那可是很久遠的事啦,也無從查證啦。但此巷估計是有幾百年的歷史。根據百年前的地圖來看,與今天整改變化不大。此巷南北走向,全長約100多米;南出口是五馬街,北口緊挨著晏公殿巷,弄堂狹窄,巷內南端水木石公所,寶大商行及居民均位於打鐵巷北端。


打鐵巷南巷子口


打鐵巷口銅像


打鐵巷北口寶大商行原址


打鐵巷民居


打鐵巷北口

上世紀三十年代,溫州經濟繁榮,商家雲集五馬街一帶,大興土木,建造對溫州當時來說算是高樓的建築。當地的泥水匠,木匠,石匠師傅們為了承包比較大的工程,從建築熱潮中分一杯羹,就聯合起來共同出資,合夥成立水木石公所【即今天的建築公司】。並以公所名義買下打鐵巷住宅改建成公所辦公場所。後幾年,又為解決員工子女讀書問題,公所就創立了「永嘉縣私立水木石初級小學」,學校與公所同名,校舍上課場所與公所合用。此學校1953年曾改名打鐵巷小學。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鐵器的大規模應該說是個裡程碑,當年漢帝國就是靠著鐵器的優勢壓倒匈奴人,即靠精良的鐵制武器,一個漢兵可以打三到五個匈奴兵。因此憑藉鐵兵器的優勢,將疆土擴大到很大的範圍。而溫州古時打鐵水平沒有達到龍泉製作寶劍的l水平,但打制民用鐵器還是綽綽有餘。

話說舊行當應屬三個行業最苦:「打鐵、撐船、磨豆腐」。溫州城的打鐵業在清末民初頗為發達。東門外、小南門一帶,均有眾多的打鐵店,店堂內外常常是擺掛著五花八門的鐵制樣品。東門外打鐵鋪的以船用為主,有鐵錨、斧頭、鏈條;而小南門一帶店鋪,以農用為主,如犁耙、鋤頭、鐮刀,柴刀之類的。城內以家用為主,屬於比較精細的活,如菜刀、門環、火鉗,家中常用物件。

據傳當年晏公殿巷傍有一條小巷,很早以前,有家名聞浙南的打小鐵的作坊,祖傳獨特工藝,所制刀具鋒利而耐用,坊間名氣很大,炒菜師傅想要把好刀,都會直接去找他。弄巷也因此得名為「打鐵巷」。

溫州早年對外主要還是靠水路,木材,山貨,土特產外運,還有本地急需的物資進來。甌江各個碼頭上曾是一派繁忙景象:竹篙的鐵篙頭與江底卵石的碰撞聲、船主的吼叫聲、各式各樣的船隻進進出出,急流撲岸的「嘩嘩」聲,岸邊鐵匠鋪子里「叮叮噹噹」的打鐵聲,連同各個店鋪及小商小販的叫賣聲交織在一起,猶如一曲美妙的交響樂……。

這說明溫州當年的經濟發展水平還處於手工業製作為主,而打鐵這個行業雖然說辛苦,但還是比較吃香的行業,很多人為了學技術,需為店主當學徒免費幹活三年。

打鐵是高溫作業,擺脫不了煤煙炭火的「熏陶」。紅爐生火,近火而作,拉風箱,掄鐵鎚,汗流浹背。當鐵件在火爐中變得彤紅時,便由火鉗快速夾至羊角礅上,緊接著師徒兩人幾番鐵鎚上下,一陣子叮噹聲響,那鐵件就漸成模樣兒。當鐵件一旦成型,未待退紅,師傅會將其插入冷水,「哧」的一聲,一縷白煙飄起,淬火完成。淬火也是一項關鍵技術,根據不同材料或不同用途,淬火是放入水中還是油中,淬火時間長短都是很有講究的。

打鋪里師傅是主角,一手握小錘,一手拿鐵鉗,在鍛打過程中,則要憑目測與感覺快速翻動鐵料,徒弟是配角,雙手舉大鎚順著師傅小錘落點,而跟著錘打。但見那鐵鋪里,爐火飛濺,鐵鎚叮噹,聲音聽上去很雜吵,實際上卻是很和諧的節奏聲。

無疑,打鐵算是男人的苦力活,凡吃這碗飯的男人須得集力量、膽量及吃苦精神於一身。那大鎚、小錘掄番起落之際,正是展示男人矯健與力度之時,鍛打鋪出來的年青人,如放在今天那就是健身房中教練身材,黑里透紅,汗珠點點,特別吸引人的眼球。

上世紀五十年代解放初期,政府引導舊城內小散家族式鐵鋪合併成合作社,最後將幾個鐵器合作社合併成地方國營溫州鐵器廠,轉而製造大型機械設備。列如當年的溫州鍋爐廠,溫州礦山機械廠等等。使溫州市的機械製造水平上了一個台階。



百年前地圖中的打鐵巷

如今在老城區,可以說難以見到一、兩家鐵鋪,早年打鐵鋪那種鍛打現場,鋼花亂飛的場面均已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之中啦。